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对发明和创造的叙述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烧制陶瓷B打磨石器C粮食酿酒D使用火药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B氮气用作保护气C甲烷用作燃料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4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铸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铕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3B铕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63C铕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2D铕元素原子的质量为1525浓硝酸和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4HNO3Zn(NO3)2+2H2O+2X,则X为()ANH3BH2CNODNO26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A减少氧气的消耗B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减少煤的浪费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减少酸雨的形成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8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图中烧杯内画圈部分)是表中的()选项ABCD现象放大图AABBCCDD9近日,首次视察石墨烯企业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它是一种透明的良好导体和最薄、最硬的纳米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白色固体B硬度较大C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10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11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A黄金 B黄铜 C赤铁矿 D12为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宜春市启动“万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 B 石油 C风能 D13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用于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氯精中C、O、N、Cl的质量比为1:1:1:1B高氯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7.5C高氯精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8.1%D.232.5g高氯精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4如图所示实验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实验现象是:比先变红,、不变红由此可得出CO2的相关性质有A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能与水反应C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D15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丁质量比为3:2 D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包括5小题,共30分)16如图是某种加碘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部分:(1)该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2)食用该食盐可补充钙元素;(3)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碘离子17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2)人们对水组成的认识是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开始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去年五月份我省部分地区天气干旱,严重缺水,因地制宜利用水资源迫在眉睫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否为硬水可用,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除去河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可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若你生活在干旱地区,请提出一条节水措施:18宜春市是我国九大天然富硒区之一,其中富硒温泉更是养生圣地请结合硒元素的“身份证”信息填空:19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图:(1)甲装置:仪器a的名称为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2)乙装置: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若生成H2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3)丙装置: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0如图所示,物质“王国”的“小朋友”们手拉手围成一圈做游戏甲、乙是黑色固体,丙、丁是无色气体,甲、丁是单质,乙、丙是氧化物(1)写出能代表甲与丁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甲与乙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2)根据游戏规则,乙可能是(填物质名称),写出能代表乙与丙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包括3小题,共25分)21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要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4)小伟利用B和F装置制取氧气,并通过排出水的量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实验结束后,发现实际测定的数值小于理论值,其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22某兴趣小组围绕“燃烧条件”这一主题开展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实验内容】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两种物质都能燃烧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1所示分开放在一片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分析讨论】(1)进行实验时,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两个棉花球都会燃烧起来 其中蘸水的棉花球燃烧的原因是;(2)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实验看到的现象是,这两个实验的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反思与应用】(3)毕业联欢会上,小明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图2所示),观察到火焰缓缓熄灭,他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析原因是:23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反应中有肥皂泡飘到空中时,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听到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常见铁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能否被磁铁吸引否否能【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实验探究】根据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加以检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取适量黑色固体,加入足量的有气泡产生【实验结论】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五、计算题(本大题共包括1小题,共10分)24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每日须摄入足够量的钙如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1)服用这种补钙药品时需要咀嚼的原因是;(2)根据药品规格,若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3)小婧取出2片药片,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共用去稀盐酸50g,称量烧杯里剩余物质质量为51.56g(钙片中其它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通过计算判断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对发明和创造的叙述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烧制陶瓷B打磨石器C粮食酿酒D使用火药【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打磨石器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使用火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解答】解: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位于第一位,所以正确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位于第二位,所以错误C、二氧化碳占空气体积的0.03%,远少于氮气和氧气,所以错误D、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远少于氮气和氧气,位于第三位,所以错误故选A【点评】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