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9页
第2页 / 共109页
第3页 / 共109页
第4页 / 共109页
第5页 / 共109页
第6页 / 共109页
第7页 / 共109页
第8页 / 共109页
第9页 / 共109页
第10页 / 共109页
亲,该文档总共10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糖尿病基础知识,Contents,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的20年中快速上升,1.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全国14省市30万人口中国糖尿病调查报告. 中华内科杂志1981;20:678-83. 2. Group NDPaCC.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China 1994. Diabetes Care 1997;20:1664-9 3. 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478-84,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Diabetes 2003 23 million (3%) 2025 46 million (4%),Prediabetes 2003 33 million (4%) 2025 54 million (5%),IDF Diabetes Atlas. www.eatlas.idf.org.,中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增长预测,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迅猛增长 已成为糖尿病第2大国,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2003,1995,2005,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调查,糖尿病学分会 2007.62008.5,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被调查的省、市,不同年龄和性别的DM患病率(20-70y),年龄仍然是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因素,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青中年人群,尤其是男性糖尿病和MS增高非常显著可能原因有肥胖、高TG、FPG的类型是否与脂肪肝有关?,城市的糖尿病患病人群增高明确,农村的糖尿病患病率增长也非常显著,小结,、中国大、中城市和乡镇人群2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达14%。增长迅猛加人口之众势必给国家带来极其沉重的负担。 、中年人群患病率的崛起给糖尿病的并发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雪上加霜。 、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15%,糖尿病前期更快的增长预示今后10年的糖尿病等防治任务更加艰巨。,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防治策略,提高全民的健康防病教育: 在有遗传和肥胖的年轻人群中大力开展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宣 教尤其是男性人群! 重视高TG、脂肪肝、高血压等人群中糖尿病的预防! 预防肥胖要从年轻人抓起! 我们不能阻止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我们必须减少糖尿病的发生!,Contents,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高血糖的症状,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且随机血浆葡萄糖200mg/dl(11.1mmol/L) 或 者 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 126mg/dl(7.0mmol/L) 或 者 OGTT 2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200mg/dl(11.1mmol/L) 注意: 除非显著高血糖伴明显症状,否则应在另一日重复试验 随机是指任何时候,无须考虑与进餐的关系 空腹指无能量摄入至少8小时 随机血糖不能用于诊断 IGT 和 IFG 应激状态(感染、创伤、手术等)后应复查血糖,DIABETES CARE, VOLUME 31, SUPPLEMENT 1, JANUARY 2008,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GR): 指介于正常糖耐量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 包括: 1.空腹葡萄糖调节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 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之间 2.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OGTT2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NGT,7.8,DM,FPG mmol/l,2hr PPG mmol/l,WHO血糖指标图示,糖尿病分型,I、1型糖尿病 II、2型糖尿病(大于95%) III、其他特异型 A. 细胞功能基因缺陷 B. 胰岛素作用的基因异常 C. 胰腺外分泌疾病 D. 内分泌疾病 E. 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的糖尿病 F. 感染 G. 非常见的免疫介导的糖尿病 H. 并有糖尿病的其他遗传综合征 IV、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遗传,环境,胰岛素缺乏,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抗体产生,细胞破坏,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36-1438,1型糖尿病的特征,起病急,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典型病例见于小儿及青少年,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血浆胰岛素水平低 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自身抗体多为阳性,遗传 ( 细胞缺陷),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环境因素 (肥胖、生活方式等),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相对缺乏,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38-1446,2型糖尿病特征,多于成年尤其是45岁以上起病 多数起病缓慢,隐匿 血浆胰岛素相对性降低 胰岛素的效应相对不好 多数无需依赖胰岛素,但在诱 因下可发生酮症。 可伴全身肥胖及体脂分布异常 (腹型肥胖)。 常有家族史,但遗传因素复杂。,1型与2型糖尿病的比较,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254,糖尿病的自然病程,自身免疫,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糖尿病起病,高血糖及相关临床表现,并发症及相关表现,视网膜病变 肾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神经病变,失明 肾功能衰竭 心肌梗死 卒中 截肢,(死亡),致残,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221,图31-1,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晚期),Contents,高血糖,酮症酸中毒,高糖高渗 性昏迷,乳酸性 酸中毒,急性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作用下,胰岛素严重不足,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最终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DKA是常见的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38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各种急性感染:以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感染为最常见。 不合理的治疗:未使用降糖药物、中断降糖药物、药物剂量不足、药物抗药性的产生等 饮食失调 应激状况,如外伤、手术、妊娠或分娩时、精神刺激等。 并发或合并严重疾病,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388,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 (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tate ,HHS),本症特征为严重高血糖、脱水和血浆渗透压增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意识障碍或昏迷 HHS意识障碍与血浆渗透压增高明显相关,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400,糖尿病低血糖症,低血糖症状,肾上腺素能性 神经低血糖性 其他 震颤 头昏眼花 饥饿 流汗 意识模糊 虚弱 焦虑 疲倦 视物模糊 恶心 语言困难 暖和 注意力不集中 心悸 困倦 颤抖 ,神经低血糖症状性和自主性 行为性 虚弱 头痛 战栗 好争辩 头昏眼花 攻击性 注意力差 易激惹 饥饿 淘气 流汗 恶心 意识模糊 梦魇 视物模糊/复视 说话含糊不清 ,成人急性低血糖症状分类 儿童急性低血糖症状分类,Joslin,糖尿病学,P695-696,低血糖症 ADA 定义,重度低血糖:需要他人救助,发生时可能缺失PG的测定,但神经症状的恢复有赖于血糖水平的纠正 有症状的低血糖: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且血糖3.9mmol/L 无症状低血糖:无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但血糖3.9mmol/L 可疑症状性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没有检测血糖 相对低血糖:出现典型的低血糖症状,但血糖高于3.9mmol/L,ADA, Defining and Reporting Hypoglycemia in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5,28(5):1245-1249,急性低血糖症的治疗,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人民军医出版社.P1528-29,急性低血糖症治疗的注意事项,最理想的是给与葡萄糖片或含有葡萄糖的饮料 胰升糖素不如注射葡萄糖溶液迅速;反复短期应用可能会失效;磺脲类药物引起的低血糖不宜用;对空腹过久或酒精导致的低血糖可能无效 磺脲类药物引起的低血糖症应该观察较长的时间 血糖纠正后神志仍未恢复者,可能有脑水肿或脑血管病变,以及乙醇中毒,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421 Joslin,糖尿病学,P703,低血糖症的预防,重点在于普及糖尿病教育 戒烟戒酒,保持每日基本的摄食量和活动量 外出时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品,以便自救 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 对老年人应放松血糖控制的标准 检测肝肾功能 必要时监测夜间血糖,胡绍文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257,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 糖尿病胃肠动力紊乱 糖尿病皮肤病变 ,Contents,理想的血糖控制标准,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良好的血糖控制指标通常包括糖化血红蛋白、 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6.5 % 空腹血糖 4.4-6.1 mmol/L 餐后血糖 4.4-8.0 mmol/L,Contents,糖尿病治疗五架马车,糖尿病的饮食方案,每日总热量的估计 ( 身高-110)30(中等体力劳动水平)= 三大营养物质分配 碳水化合物 55-65% 蛋白质 15% 脂肪 20-30% 三餐分配 1/5、2/5、2/5,糖尿病的运动方案,每次运动20-30分钟较好 频率为每周3-4次为宜 选择有氧运动 运动的副作用: 低血糖:胰岛素吸收加快/葡萄糖利用加快 高血糖:交感神经兴奋 诱发酮症:胰岛素缺乏的患者易出现脂肪分解增加和酮体生成。 。,Contents,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Sheehan MT.et al. Clinical Medicine 1(3): 189-200,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能力比较,口服降糖药分类,磺脲类促泌剂,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Kobayashi M. Diabetes Obes Metab 1999; 1 (Suppl 1):S32S40.,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位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