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技术条件分析 一、技术进步及其类型 二、技术进步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三、区域科技条件评价的内容 四、应用实例分析生产力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第二节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一、技术扩散内涵分析 二、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分析,第二篇,2,第一节 技术条件分析 一、技术进步及其类型 1、技术进步(变化) 技术本身的变革 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2、技术进步类型(希克斯分类) (1)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 (2)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 (3)中性技术进步,3,比较技术革新前后的K 与L变化?,4,3、技术进步的测算 (1)索洛余值法(中性技术进步情形) 在总产出增长中扣除资本、劳动所产生的总产出增长之后,即为技术进步贡献(a) 余值法中技术进步是广义的(软、硬技术),5,如何求式中的各参数呢?常用多元回归方法,6,改进后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肯德里克模型) 其中,A为综合要素生产率;Q/K为资本产出率;Q/L为劳动生产率。案例见P115,意义:首先,分析在总产出增长率中,各生产力要素的贡献率;其次,若分阶段分析,则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变化规律;第三,改进后的模型,可分析区域增长的模式及区域发展的投入策略。特别要注意、的变化值。,案例分析 福州市房地产业对城市经济贡献的定量分析(优秀毕业论文) 03级学生曾祥辉,指导老师符小洪,7,福州市1990-2003年GDP的增长趋势图,福州市1990-2003年房地产投资变化趋势图,福州市1990-2003年房地产从业人员变化趋势图,8,模型中,R =0.846,调整后的R2 =0.819, F=30.323,F0.01=13.81,明显地 ,FF0.01,也就是说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9%的水平下显著成 立。t检验值依次为1.019,6.649,0.571。t分布临界值为t0.005(11)=3.106, t0.005(11)=1.796。其中解释变量HI显著性程度均高于0.01,也就是在99.95%极高的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常数项的显著程度仅为0.25,房地产从业人员L的显著程度相当低,显著性检验并不高,这是和处于发展期的福州市房地产业基本相符的 .,检验模型并说明,9,其次,对综合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引入肯德里克模型,福州市1990-2003年综合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图,10,关于+值的讨论 1)由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是基于等规模条件(+=1)下建立的,而我们的模型中+=0.863+0.114=0.977,结果小于1,这也就意味着福州市的房地产市场处于一种相对的饱和状态,即对房地产业投入的资本越多,得到的成本收益就越小(阶段性的);,2)对模型中的系数进行弹性分析。Ln HI前的系数为0.863,即福州国内生产总值对福州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863。当房地产投资增长l%时,将带动福州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63%。Ln L前的系数为0.114,即福州国内生产总值对福州房地产从业人员的弹性系数为 0.114。当房地产从业人员增加l%时,将带动福州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114%,可见,其效果是比较小,这也印证了房地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说法,11,3)进一步分析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为此,我们又引入一个新的系数,可以称其为“拉动效率”,它是GDP对该变量弹性系数与该变量在GDP中所占份额的比值,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 为“拉动效率”, 表示在此区间内GDP对某一变量i的弹性系数; 表示某一变量i在此区间内占据GDP的平均百分比。 这样可以排除弹性系数大小中不同变量份额因素的影响。如果Ql,这表明某一变量在这一阶段对GDP的拉动作用是积极的,超过了自身在GDP中所占据的份额,是高效率的。如果ql,则表示这种拉动作用是消极的,少于变量自身占据GDP的份额,是低效率的。,12,4、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学解疑) (1)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2)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 (3)可推动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 (4)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广阔出路,讨论分析:技术进步与区域就业的是否为正向关系?,13,二、区域科技条件评价(自学解疑) (一)科技人力资源 1、科技人力资源 (1)鉴别科技人力资源的方式(职业与资格) (2)科技人力资源的评价指标 科技人员总量 科技活动人员 研发(R&D)人员 科技人力资源培养 (以上每一项均要分析总量、区域、部门、行业的差异),14,图4.2 部分国家或组织从事R&D的人员及科学家与工程师,15,图4.3 部分国家的R&D的人员按执行部门分布,16,(二)研究与发展经费 1、R&D经费总量 经费变化趋势(增长速度表示) 区域间比较 投入强度(用R&D经费占GDP的比重表示),2、R&D经费分布 科技活动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 行业构成(制造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和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等三大行业) 执行部门(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国有大中型企业),17,图4.4 部分国家的R&D经费总量的增长速度(1996-2000),4.5 部分国家的R&D总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1996-2000),18,图4.6 世界R&D经费支出的区域差异,19,图4.7 部分国家与地区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20,图4.10 部分国家企业R&D经费按活动类型的分布,21,图4.11 部分国家企业R&D经费执行部门的分布,22,3、R&D经费来源 政府投入(相对稳定、集中、重要的来源) 企业自筹(强化企业融资能力) 国外投资 其他主体投入,图4.12 部分国家政府R&D资金占GDP的比重(2000),23,(三)科技活动产出 1、科技论文,反映区域科技实力及水平。 论文数量 论文的学科分布 论文的国际影响 2、专利,反映区域发明创造活动及其产出、知识产权的拥有量、科技创新能力、技术发展水平及在技术与经济竞争中的地位。 专利的行业分布 有效发明专利状况 专利在国际上申请 3、科技成果,体现科技事业的发展状况和科技开发与创新活动的能力 应用技术成果(最强与最直接的体现) 基础理论成果 软科学成果,24,(四)高技术产业 1、高技术产业分类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备业 医约制造业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2、高技术产业的评价指标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比重 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益(该产业部门增加值率表示) 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该产业部门的R&D经费支出占相应产业增加收入值的比值表示),此外,新产品销售收入及其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可以衡量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创新情况,还可反映行业产品创新的周期、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等特点。,总的来说,近几年来,我国的科技条件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但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还有较大的差距。,25,图4.13 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趋势%,26,图4.15 部分国家各高技术产业部门增加值率比较%,图4.14 部分国家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比较%,27,图4.16 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的R&D经费强度比较%,图4.17部分国家各高技术产业部门的R&D经费强度比较%,28,第二节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一、技术扩散内涵分析 1、技术扩散的概念,见P126 技术发明、创新、扩散等三阶段(熊彼特,1934) 新技术扩散由供方、受方、传递渠道等组成(地理学观点) 技术扩散是一种选择过程(梅卡夫,美国学者),2、技术扩散的形式与途径 空间梯度式、跳跃式、双向式扩散 R.M.Gedam归纳的15种技术扩散途径(自学,见P127),29,二、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 (一)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 1、技术引进侧重国家层面,而技术转移则侧重地区层面(没有本质区别) 2、技术引进的优势(自学,见P129) 3、技术引进的类型,30,4、技术引进与转移的方式或途径 无偿转让 有偿转让(贸易式转让) 5、技术引进的障碍分析 需求障碍、资本障碍、自然资源障碍、劳动就业障碍、技术人力资源障碍、规模障碍、基础设施障碍、文化障碍、时序障碍,课堂讨论:在你的家乡,是否需要引进某种技术?请分析引进该技术的障碍因素?,31,(二)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 1、技术选择的标准 高产出标准论(资本周转率标准论)适合资本较匮乏的国家或区域,如改革开放初期的我国; 社会极限生产标准论适合国际收支赤字困扰,面临经济发展的国家或区域,如上世纪的拉美地区; 积累标准论高(扩大投资率标准论)适合经济总量较小的国家或区域,如解放初期我国; 时间系列标准论要求对技术选择持动态观点,即不同时期,选择不同标准的技术。,2、衡量技术引进的目标 经济效益; 技术进步关联性或推广可能性(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三)关于我国技术引进的方式、来源(自学,见P133),32,作业题 1、绘图说明技术进步的三种类型? 2、下表是广州市房地产业1985-2002年的增长情况,请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技术进步、资本、劳动力的贡献率及资本的拉动效率。,1)填空 LN(GDP)=6.888+0.459LN(HI)+0.290LN(L) (14.605) (3.991) (1.535) R =0.972,调整后的R2 =0.969, F=256.049,F0.01 =6.36, 明显地,F F0.01 ,也就是说模型的线性关系 (数字)水平下显著成立。t检验值依次为(14.605) (3.991) (1.535) 。t分布临界值为t0.05(15)=2.947, t0.06(15)=1.753。其中常数项和解释变量HI 显著性程度均高于0.01,也就是在 和 (数字)极高的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房地产从业人员L的显著程度仅为0.1,显著性检验并不高。说明了在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推动主因是 而不是 ;原因是 。 2)就提供的模型分析其技术进步、资本、劳动力的贡献率及资本的拉动效率。,33,34,资本拉动效率公式:,附说明:房地产行业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故劳动力的拉动效率不显著。,35,作业指导:,LN(GDP)=6.888+0.459LN(HI)+0.290LN(L) (14.605) (3.991) (1.535) R =0.972,调整后的R2 =0.969, F=256.049, F0.01 =6.36, 明显地,F F0.01 ,也就是说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9的水平下显著成立。t检验值依次为(14.605) (3.991) (1.535) 。t分布临界值为t0.05 (15)=2.947, t0.06(15)=1.753。其中常数项和解释变量HI 显著性程度均高于0.01,也就是在99.95与99.94%的极高的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房地产从业人员L的显著程度仅为0.1,显著性检验并不高。推动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主因是资本而不是劳动力.这是和中国的情况所符合的。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明显过剩。房地产从业人员的增加或者减少对经济增长来说并没有太大促进作用 1)技术进步贡献率=19.52%-0.459*28.8%-0.290*21.17%=0.16%(含义为:广州市GDP年均增长率19.52%中仅有0.16%是由综合技术进步所贡献的,相当低.) 2)资本的弹性系数=0.459,资本占GDP之比的平均值=10.7881%, 这样其拉动效率=0.459/0.107881=4.255(含义为: 当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l时,将带动广州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459;而且资本拉动效率1,进一步表明资本投入效果较显著) 3)劳动的弹性系数=0.290, (含义为: 当房地产从业人员增加l时,将带动广州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29,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