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 近代医学与医学模式一、文艺复兴至18世纪的医学二、19世纪的医学【一、二、谈近代医学的发展,它们又可看作生物医学模式形成的基础。在此归纳如下。】生物医学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14世纪后,在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在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产生了近代实验医学,并取得了一系列决定性的进展。16世纪,比利时的医生维萨里以大量人的尸体解剖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的人体解剖学。17世纪,英国的哈维通过动物实验,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理论,奠定了生理学的基础。18世纪,意大利的摩干尼结合病人尸检,提出了疾病的器官定位学说,建立了器官病理学。19世纪,德国的魏尔啸借助于显微镜技术和细胞学说,进一步建立了细胞病理学。法国的巴斯德通过加热实验证实了细菌在食物发酵中的作用,建立了微生物学,使人们对外界致病因素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关于神经生理学、人体代谢过程和高级神经活动等方面的研究也开展起来。基础医学的进步直接推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寻找局部病灶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诊断技术,促进了药物治疗和以消除病灶为目的的外科手术及消毒法、麻醉法等的发展。(见下图)【经概括】维萨里 创立人体解剖学哈维发现血液的 体循环创立了生理学魏尔啸 创立细胞病理学巴斯德 创立微生物学 外科手术的兴起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史教研室提供)上述成果基本上都是围绕人的生物学属性进行的研究,都属于生物科学的范围也就是说医学更多地借鉴和得益于生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由此逐渐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经概括】三、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的历史作用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框架内,人们用观察、实验的方法取代了直观、猜测和思辨,加深了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的科学认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医学科学体系,并且在防治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病及地方病等方面获得了显著效果,取得了第一次卫生革命的胜利。【经概括】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与局限性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是:侧重从生物学的角度,运用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即借助于物理学和化学,在细节上深入考察人体生命和疾病的机制,形成了关于疾病的局部定位思想和特异性病因观念,认为:人体的每一种疾病都具有相应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的形态和(或)理化改变,都有确定的生物和(或)理化的原因,从而能找到相应的治疗手段。 【经概括】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它只注重于人的生物学属性,而忽略了人的社会学属性,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疾病的心理、行为因素和社会因素留下余地;它注重于运用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限制了它从整体上全面地把握人体各方面的关系以及人体与环境的关系。这一局限性决定了它必然要被另一种新的医学模式所取代。 【经概括】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