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氮 气(N2),氮的原子结构,电子式,结构式:,NN,思考: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N2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用途?,第三、四节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NH3 N2 NO NO2 HNO3 NH4NO3,-3,0,+2,+4,+5,+5,-3,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N2+3H2 2NH3 N2+3Mg Mg3N2 N2+O2 2NO,高温高压,催化剂,点燃,放电,自然固氮,N2 化合态氮,根瘤菌,人工固氮,(1)氧化性:,(2)还原性:,工业合成氨、制硝酸,应用,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P91页】,无,无,红棕,刺激性,难,水,2NO2,2HNO3NO,无,N2O4,蓝色,3NO2H2O,2NOO2 =,2NO2,H0,如何鉴别Br2(气)和NO2? 1、滴入CCl4 溶液 2、滴入AgNO3溶液 3、水,思考:NO和NO2分别用什么方法收集?为什么?,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排空气法集; NO2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r2,Br2,Br2,淀粉碘化钾试纸或溶液,不能用来鉴别二氧化氮和溴蒸气 因为NO2和溴蒸气都具有氧化性,会将I- 氧化成I2 NO2+2KI+H2O=I2+NO+2KOH Br2+2KI=2KBr+I2,把一支充满NO气体的试管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向试管中充入多少O2,试管中才能充满水?,【科学探究】,4NO2 + O2 + 2H2O = 4HNO3 4NO + 3O2 + 2H2O = 4HNO3,1、当V(NO2): V(O2)=4:1时,NO2可完全转化为硝酸 2、当V(NO): V(O2)=4:3时,NO可完全转化为硝酸,总结:NO和O2 、NO2和O2溶于水的计算,思考:若3种混合呢?,(1)硫酸型:S SO2H2SO3H2SO4 化学方程式: SO2 + H2O = H2SO3 2H2SO3 + O2 = 2H2SO4 (2)硝酸型:N NO NO2HNO3 化学方程式: 3NO2 + H2O = 2HNO3 + NO,SO3,酸雨: PH值小于5.6,NH4 OH。,三、氨 【P97页】,无,刺激性,小,极易,1物理性质:_色有_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_,易液化,_溶于水(通常 1 体积水能溶解 700 体积氨气)。 2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NH3H2O,_,水有挥发性) (2)与酸(如浓盐酸、硫酸、硝酸、碳酸)反应:得到相应的铵盐。,(氨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叫氨水,呈碱性,密度小于1 gcm3,氨,NH3H2O,NH4Cl,(NH4)2SO4,NH3HCl=_(两种气体相遇产生白烟,可用于两 者检验,HNO3与HCI相遇有此现象吗?) 2NH3H2SO4=_(硫铵、氮肥);,为什么氨气溶于水制氨水时,要用一倒置的漏斗?请说明原理。,认知无盲区,(3)氨水中有大量的NH3H2O,但在计算其浓度时,溶质仍视为NH3。,(4)铵盐受热都能分解,但不是都产生NH3,如NH4NO3受热分解生成N2O和H2O。,4NH35O2=_(工业制硝酸)。 2NH3+3CuO 3Cu+N2+3H2O 3Cl2+8NH3=N2+6NH4Cl,Al3+3NH3H2O=_实验室制Al(OH)3。,NH3HNO3=_(硝铵、炸药); NH3CH3COOH=_; NH3CO2H2O=_(碳铵)。 (3)还原性。(与氧气反应),催化剂,(4)与某些盐反应。(通入铝盐溶液),NH4NO3,CH3COONH4,NH4HCO3,4NO6H2O,1喷泉实验的形成原理 (1)形成喷泉的原理: 形成喷泉最根本的原因是瓶内外存在压强差。当烧瓶内气体溶于液体或与之反应时,瓶内气体大量减少,压强降低,外界的大气压将液体压入烧瓶内,如此持续,最后液体将充满烧瓶。 (2)常见喷泉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类: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SO2等)与水可形成喷泉。 酸性气体(HCl、SO2、NO2、CO2、H2S等)与NaOH(aq)也能形成喷泉。,四 喷泉实验:,例1、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如图甲为喷泉实验 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 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 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 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A、HCl和H2O B、O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甲,(2)如果用图甲装置产生喷泉成败的关键原因是:,装置必须密闭 仪器必须干燥 气体尽量集满。,(4)比较图甲和图乙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甲是 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图乙是 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填增大或减小)。,D,减小,增大,(3 )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图乙所示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产生喷泉的是( ) A、Cu与稀硫酸 B、NaHCO3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 D、NH4HCO3与稀盐酸,甲,1.纯HNO3是 色、易 ,有 气味的液体,(1)、物理性质,2. 与水任意比互溶.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呈白雾状;,常用浓硝酸质量分数为69.,挥发,刺激性,无,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五、硝酸【P102页】,(2)硝酸的化学性质,除酸性外:“三大特性” 易挥发 不稳定性 强氧化性,1、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硝酸的浓度越大,越容易分解,【问题】,久置的浓HNO3为何常显黄色?,浓HNO3通常保存在 中且置于冷暗处,瓶塞不能用,棕色试剂瓶,橡胶塞,2、酸的通性,与指示剂作用,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H2,常温下与不活泼金属反应(除Pt、Au外)。,与碱和碱性氧化物反应:与CuO、FeO的反应(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与盐反应:与Na2CO3、Na2SO3 的反应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稀硝酸与石蕊试液变红,不褪色, 浓硝酸与石蕊试液变红,后褪色。,3、强氧化性,3FeO+ 10HNO3(稀)= 3Fe(NO3)3+NO+5H2O,【P99页】 六、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法 、装置图(如右图): 反应原理: 装置类型:固体+固体气体与制 (填化学式) 收集: 。 干燥:用 干燥,不能用 干燥。,2 NH4Cl+Ca(OH)2 CaCl2+2NH3+2H2O,O2,向下排空气法,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和物),浓硫酸、P2O5、无水氯化钙,A。棉花的作用为防止气体对流,提高收集氨气的速率和纯度。 B氨气是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氨气。 C制取干燥氨气也不能用CaCl2作干燥剂,原因是CaCl2和NH3化合生成CaCl28NH3。,(6)尾气处理 在导管口放一团用 浸湿的棉花团吸收多余的氨气。 用水或稀硫酸吸收多余的 氨气(注意防倒吸,如右图) 该装置可以防倒吸的原因:,水或稀硫酸,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杯中的水沿漏斗上升,但由于漏斗容积比较大,当液面沿漏斗上升时,烧杯中液面在下降,当烧杯中液低于漏斗时,漏斗中的水掉下,从而防止了水的倒吸。,即:烧杯中的水,有少量进入漏斗中,一上一下,反复循环。,实验室快速制NH3:,(1)加热浓氨水法,(2)浓氨水加生石灰苛性钠法,CaO与水反应放热使NH3H2O分解产生NH3,练习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C,七铵盐【P98页】 (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受热分解: 现象: 与碱反应:,NH4HCO3 NH3 + H2O + CO2,NH4Cl NH3+ HCl,固体由试管底部转移至试管上部,Ca(OH)2 + 2NH4Cl CaCl2 + 2NH3 + 2H2O,(4)铵盐受热都能分解,但不是都产生NH3,如NH4NO3受热分解生成N2O和H2O。 2NH4NO3 = 2N2+O2+4H2O,八、 NH4+的检验: 取少量样品,与 混合于试管中, 。 将 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试纸变蓝色,则有NH4+ (或者将蘸有 的玻璃棒靠近管口,有白烟产生,则有NH4+),碱,加热,湿润的红色,浓盐酸,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Ag(NH3)2OH,强调:要写3个方程式!,认知无盲区 (1)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O,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即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2)硝酸能溶解除Au、Pt以外的所有金属,金属与硝酸反应时硝酸的作用是强氧化性和酸性。,(3)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需用玻璃塞而不用橡胶塞。,(5)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这是因为浓硝酸把其表面氧化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铝槽车装运浓硝酸。,1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 铜跟浓硝酸反应; 铜跟稀硝酸反应; 铜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 试评价哪种方案为最佳方案?,答案:途径效果最佳,补充:金属与硝酸反应计算题的思维模型 1.思维模型的构建,2.计算中的守恒思想的应用 (1)原子守恒法 (2)得失电子守恒法 (3)离子方程式计算法,n(HNO3)=硝酸盐中NO3-的物质的量+还原产物中被还原的N量,金属失电子数=作氧化剂的HNO3得电子数 (最常用!),根据金属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2在标准状况下将1.92 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 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1.12 L,则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为 ( ) A112 mL B1 008 mL C224 mL D448 mL 解析: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12 L22.4 L/mol0.05 mol,1.92 g铜粉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设NO的物质的量为n1 mol,则NO2的物质的量为(0.05n1)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3n1(0.05n1)10.032,解得n10.005,V(NO)0.005 mol22.4 L/mol0.112 L112 mL。,答案:A,3吸收氨气(或HCl)时要注意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 (或HCl)并能防倒吸的常用装置为:,4、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 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 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 渐变浅的原因是 ,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