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植物与植物生理植物与植物生理植物与植物生理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矿质营养 wyasdau 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合理施肥增产的原因合理施肥增产的原因 ?植物的需肥规律植物的需肥规律 ?合理施肥的指标合理施肥的指标 ?提高肥效的途径提高肥效的途径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wyasdau 一、作物的需肥规律一、作物的需肥规律一、作物的需肥规律一、作物的需肥规律 (一)不同作物需肥不同(一)不同作物需肥不同(一)不同作物需肥不同(一)不同作物需肥不同 1. 以以茎叶茎叶为收获目的的植物,如用材林木、叶 用、观叶植物, 为收获目的的植物,如用材林木、叶 用、观叶植物, 多施多施N肥肥 2.以以花花、果果、种子种子为栽培目的的植物,为栽培目的的植物, 多施多施P肥肥 3.以以地下根地下根、茎茎为栽培目的者为栽培目的者 多施多施K肥肥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wyasdau (二)不同生育期需肥不同(二)不同生育期需肥不同 种子萌发期幼苗长大开花结实期成熟期衰老期种子萌发期幼苗长大开花结实期成熟期衰老期 养养养养 分分分分 贮藏为主贮藏为主吸收力加强吸收力加强吸收量最大吸收量最大停止吸收停止吸收部分养分排出部分养分排出 植物营养临界期:植物营养临界期:植物对缺乏矿质营养最敏感的时期植物对缺乏矿质营养最敏感的时期 如:大多数作物如:大多数作物P的营养临界期在苗期(种肥),的营养临界期在苗期(种肥),N稍晚。稍晚。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不同生育期施肥,对生长影响不 同,增产的效果就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有一个时期需肥 量最大、吸收速率最高、用肥 营养效果最好,这个时期 被称为 不同生育期施肥,对生长影响不 同,增产的效果就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有一个时期需肥 量最大、吸收速率最高、用肥 营养效果最好,这个时期 被称为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又称,又称最高生产效率期最高生产效率期。 如生殖生长阶段 。 如生殖生长阶段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wyasdau 表几种作物各生育期的氮、磷、钾吸收量()表几种作物各生育期的氮、磷、钾吸收量() 作物作物作物作物生育期生育期生育期生育期N PN PN PN P 2 2 2 2O O O O 5 5 5 5 K K K K2 2 2 2O O O 移栽-分蘖期35.5 18.7 21.9 早稻稻穗分出-出穗期48.6 57.0 61.9 结实成熟期15.9 24.3 16.2 出苗-着蕾8.8 8.1 10.1 棉花着蕾-棉铃形成59.6 58.3 63.5 棉铃形成-成熟31.1 33.6 26.4 移栽-分蘖期22.3 13.9 20.5 晚稻稻穗分化-出穗期58.7 47.4 51.8 结实成熟期19.0 36.7 27.7 O 移栽-分蘖期35.5 18.7 21.9 早稻稻穗分出-出穗期48.6 57.0 61.9 结实成熟期15.9 24.3 16.2 出苗-着蕾8.8 8.1 10.1 棉花着蕾-棉铃形成59.6 58.3 63.5 棉铃形成-成熟31.1 33.6 26.4 移栽-分蘖期22.3 13.9 20.5 晚稻稻穗分化-出穗期58.7 47.4 51.8 结实成熟期19.0 36.7 27.7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wyasdau 二、合理施肥的指标二、合理施肥的指标 (一)施肥的形态指标(一)施肥的形态指标(一)施肥的形态指标(一)施肥的形态指标 1.1.1.1.相貌相貌相貌相貌2.2.2.2.叶色叶色叶色叶色 (二)施肥的生理指标(二)施肥的生理指标(二)施肥的生理指标(二)施肥的生理指标 1.1.1.1.营养元素营养元素营养元素营养元素2.2.2.2.酰胺酰胺酰胺酰胺3.3.3.3.酶活性酶活性酶活性酶活性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wyasdau 组织营养元素浓度与产量关系的图解组织营养元素浓度与产量关系的图解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wyasdau 三、增强肥效的途径:三、增强肥效的途径: 1.1.改善施肥方式改善施肥方式改善施肥方式改善施肥方式,提高肥效,提高肥效 深层施肥 深层施肥 根外施肥。 根外施肥。 薄施勤施。 薄施勤施。 2.2.重视平衡施肥重视平衡施肥重视平衡施肥重视平衡施肥 3.3.适当灌溉适当灌溉适当灌溉适当灌溉,肥水配合,以水控肥,以肥济水,肥水配合,以水控肥,以肥济水 4.4.适当深耕适当深耕适当深耕适当深耕,改善土壤条件,改善土壤条件 5.5.改善光照条件改善光照条件改善光照条件改善光照条件,充分发挥肥水作用,充分发挥肥水作用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wyasdau 植物稳态营养理论在果树上的应用植物稳态营养理论在果树上的应用 1.1.1.1.按植物相对生长速率供应营养物质按植物相对生长速率供应营养物质按植物相对生长速率供应营养物质按植物相对生长速率供应营养物质 2.2.2.2.以自然界土壤溶液近似的低浓度供应营养物质以自然界土壤溶液近似的低浓度供应营养物质以自然界土壤溶液近似的低浓度供应营养物质以自然界土壤溶液近似的低浓度供应营养物质 3.3.3.3.依据植物生长对各种营养元素需求比例均衡供应营养物质依据植物生长对各种营养元素需求比例均衡供应营养物质依据植物生长对各种营养元素需求比例均衡供应营养物质依据植物生长对各种营养元素需求比例均衡供应营养物质 袋控缓释肥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wyasdau 通过对生长环境养分状况的适应性反应,通过对生长环境养分状况的适应性反应,通过对生长环境养分状况的适应性反应,通过对生长环境养分状况的适应性反应, 提高养分吸收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提高养分吸收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提高养分吸收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提高养分吸收利用率的主要途径: 1.1.1.1. 扩大根系吸收面积,提高土壤养分水扩大根系吸收面积,提高土壤养分水扩大根系吸收面积,提高土壤养分水扩大根系吸收面积,提高土壤养分水 平,即扩大植物可利用的土壤养分库;平,即扩大植物可利用的土壤养分库;平,即扩大植物可利用的土壤养分库;平,即扩大植物可利用的土壤养分库; 2.2.2.2. 活化根际养分,使其成为植物的有效养活化根际养分,使其成为植物的有效养活化根际养分,使其成为植物的有效养活化根际养分,使其成为植物的有效养 分;分;分;分; 3.3.3.3. 使用使用使用使用VAVAVAVA菌根等促进根系吸收;菌根等促进根系吸收;菌根等促进根系吸收;菌根等促进根系吸收; 4.4.4.4. 提高养分离子或分子的跨膜吸收能力;提高养分离子或分子的跨膜吸收能力;提高养分离子或分子的跨膜吸收能力;提高养分离子或分子的跨膜吸收能力; 5.5.5.5. 筛选培育养分高效利用型栽培种、品种筛选培育养分高效利用型栽培种、品种筛选培育养分高效利用型栽培种、品种筛选培育养分高效利用型栽培种、品种 或砧木(如转基因植株等)。或砧木(如转基因植株等)。或砧木(如转基因植株等)。或砧木(如转基因植株等)。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植物的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矿质营养第五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wyasdau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 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减少营养元素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减少营养元素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减少营养元素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减少营养元素 或由于施肥而带来的某些非营养元素对环境的或由于施肥而带来的某些非营养元素对环境的或由于施肥而带来的某些非营养元素对环境的或由于施肥而带来的某些非营养元素对环境的 污染。污染。污染。污染。 1.加强营养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加强营养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 2.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 3.提高作物本身吸收利用养分的能力;提高作物本身吸收利用养分的能力; 4.发展保肥增效的新型肥料发展保肥增效的新型肥料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