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哪些因素影响人口变化? 2、从秦汉到唐宋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 3、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 4、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性质、结果? 5、苏俄、苏联时期为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采取了哪些政策?各自的特点?,复习提问,56 年,66 年,76 年,49 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文革开始,新中国成立,78 年,中国现代史线索,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文革结束,第11讲 新中国前30年的建设(1949-1978),新中国前30年的建设(1949-1978),政治,经济,文化,前提:,外交,新中国成立;,共同纲领,1、建国初期的外交,2、70年代中国的外交,新民主主义阶段(1949-1956),社会主义阶段(1956-1978),一宪三制,工业化: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目的、内容、意义,成功,失误,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文化成就:,扫盲、双百方针,科技:,两弹一星,指导革命和建设,民主制度确立,跟踪练习1 1.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的开幕词“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种代表组成 ( ) A. 说明旧的阶级结构已被新的阶级结构取代 B. 为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职权奠定了基础 C. 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基本建立 D. 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行政机关,B,第11讲 新中国前30年的建设(1949-1978),新中国前30年的建设(1949-1978),政治,经济,文化,前提:,外交,新中国成立;,共同纲领,1、建国初期的外交,2、70年代中国的外交,新民主主义阶段(1949-1956),社会主义阶段(1956-1978),一宪三制,工业化: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目的、内容、意义,成功,失误,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文化成就:,扫盲、双百方针,科技:,两弹一星,指导革命和建设,民主制度确立,1、1954年宪法的性质、确立的制度?体现了哪些原则? 2、建国初期外交政策背景、方针、政策? 3、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4、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建设哪些措施借鉴了苏联斯大林模式? 5、1956-1976年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失误?,夯实基础,结合学案和校本教材找出答案并识记,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户、礼、兵、刑、工,美国联邦政府,国会 (立法权、财政权),总统 (行政权、军权),联邦法院 (司法权),图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材料二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何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回答:1、材料一、二体现的三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 本质上相同吗?说明判断的理由。,共性: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相同。 理由: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 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 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重点精讲(一):政协制度,重点精讲(二):新中国外交,独立自主、 三大政策,两大阵营对峙; 美苏不同态度; 新政权需要支持,中苏结盟、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打破孤立; 标志着外 交成熟,独立自主 和平外交 方针,美苏争霸, 美国处于弱势; 中苏关系恶化 中国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提高,恢复联合国 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 化;中日建交,提高了国际 地位;打开 外交新局面,跟踪练习2 2. 在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为了发展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中国 ( )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屋子再请客”,B,跟踪练习3 3. 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表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他在一份口述给基辛格的备忘录中强调:“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刻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 这说明当时 ( ) A. 中美关系正常化已大势所趋 B. 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客观条件已具备 C. 西方遏制中国的阵营开始瓦解 D. 美国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立场改变,B,史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 史料二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要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史料三 苏联过去走过的道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现代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根据苏联的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 毛泽东 根据材料归纳: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有哪些?,难点突破(一):一五计划,新中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现实需要,加强国防,增强综合国力,借鉴苏联经验,正确的探索,探索中的失误,重点精讲(三)十年探索中的成功与失误,中共 八大,八字 方针,全面 整顿,大跃 进,人民 公社 化,文革,三大改 造完成,经济困难,文革时期 工农业 遭到破坏,社会主义 总路线 的制定,文革动乱 扩展到经 济领域,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邓小平全 面整顿,大炼钢铁,统一经营、 分配,平均 主义,停产“闹革命”,路线未能坚持,国民经济好转,国民经济恢复,三年自然灾害,挫伤农民 生产积极性; 破坏农村生产力,国民经济 损失严重,抓主要矛盾; 大力发展生产力,及时纠正错误, 调整生产关系,勇于面对, 迎难而上,尊重经济发展 规律,生产关系调整 要适应生产力 发展水平,稳定;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跟踪练习4 史料一 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联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 史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的实现国家工业化”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1)史料一中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哪一时期?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1)“一五”计划时期,(2)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 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3 分)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 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3 分),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建设,过渡时期 (4956),文革时期 (6676),民主法制的破坏,新中国初期三大民主制度的建立,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一化三改造,成功但存失败的社会主义探索,经济趋于停滞,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八大主要矛盾的分析,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初期外交三原则和平共处原则的提出,外交的突破(摆脱孤立),“双百”方针的提出,文化凋零,遭遇冲击,遭遇挫折,全面建设时期 (5666),外交进入低谷(美对峙,苏恶化),向科学进军的热潮,自力更生下艰难起步,形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改造旧教育,确立新型教育制度,文化事业万象更新,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小结,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