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遗产导论论文学校: 石河子大学 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 20151008029 姓名: 王俊飞 世界遗产导论课程有感摘要:我国世界遗产现在已经很多了,而且将来一定会有不少地方可以申请到而成为世界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可以让我们去欣赏,去游走,更可让我们值得自豪。但是,有这么多宝贵的财富,意味着我们有更大的,更多的责任去保护他们,使他们免于被破坏。这需要我们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保护措施。 关键字:世界遗产、宝贵财富、保护与开发 我喜欢旅游,因为我喜欢郁郁葱葱的和白雪皑皑的高山,喜欢夕阳下广袤的沙漠,喜欢滚滚远去从不停息的大河,我还喜欢那历史遗迹中一砖一瓦所讲述的故事。因此,我也喜欢世界遗产导论这门课,它使我在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边走各地的名山大川时,坐在教室里就可遍历各地的美景和各地的风土人情。在课上,我学到了许多知识。甘肃敦煌莫高窟 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山东泰山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泰山,古名岱山,又称岱宗。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专家在泰山考察时发现,泰山既有突出普遍的自然科学价值,又有突出普遍的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是一座融自然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于一体的神奇大山。明清皇宫:北京故宫 文化遗产 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始建于1406年,至今已近600年。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殿宇9000多间,其中太和殿(又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即位、诞辰节日庆典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故宫黄瓦红墙,金扉朱楹,白玉雕栏,宫阙重叠, 巍峨壮观,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宫内现收藏珍贵历代文物和艺术品约100万件等等。其它的中国世界遗产和上面列举遗产一样都是我国宝贵财富,都是那么的绚烂多彩。但是面对这些财富的现状,我内心却是高兴不起来。刚踏入故宫时,我首先是被它的恢弘气势所感染,我相信站在太和殿前谁都会产生一种王者的豪气。但在这恢弘气势的被后,却也有了历史的斑驳剥落的墙皮,还有御花园中散落在地下的观赏石,后宫中,除了有展览的房间,其他房间都盛放垃圾,没有很好的对房屋予以保护等等,试想下,如果这是你私人住宅,你会让墙皮剥落而不管吗?我认为是有关部门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这都非常令人遗憾。据相关调查表明,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1. 景区内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较为严重许多遗产地在开发建设时,缺乏科学的分析论证,缺乏整体的规划方案,缺乏适时有效的监督管理,致使一些经营者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为由,新建、乱建、扩建了许多遗产地内本不应该出现的饮食、住宿、娱乐、购物等场所。这一方面与保护世界遗产公约的原真性原则不符;另一方面也会使游客的旅游质量下降,造成人满为患的现象。 2. 外部环境质量差,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 在传统的遗产资源开发中,人们关注的往往是遗产资源本身的开发与保护,而对遗产资源的外部环境却很少重视。许多遗产地外围环境脏乱差现象非常普遍,从而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感知,同时也不利于遗产地资源特色的发挥,甚至造成一定的视觉污染。这种不和谐的景象,现在已经成为遗产地发展的重要障碍。我们可以试想,如果遗产周边环境得不到科学、合理和有效的保护,遗产资源的核心价值势必会受到影响。如果果真是这样,我们又怎么能谈得上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呢?3.市场意识淡漠,管理保护欠佳 随着旅游发展的全球化,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日渐突出。可以说靠单一的市场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对遗产类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加工,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在许多遗产地,由于地方政府对市场需求状况缺乏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完全没有顾及到遗产资源本身的特性而盲目建设,严重破坏了遗产资源原有的自然风貌和历史风格,甚至还将本地区遗产资源原有的一些独特之处也抹杀掉了。这可以说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就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保护意识不强造成的。 所以我们对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应有足够的重视。让我们的文化遗产始终光耀璀璨。我们要意识到以下几点 一、对待历史遗产要有感激、崇敬、平等和媲美之心 1.感激之心。现在人们似乎有一个概念,认为遗产都是过去的,和现代是割裂的。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无意识地在享用历史遗产。譬如,南京夏天绿荫给人的庇护和舒心,就是民国的遗产梧桐树使然;又如南京的城市道路,有许多是历史形成的,如现在的中华路是南唐的遗存和发展,中山北路、中山路和东路等是民国的产物,它们都很便捷、优美和舒适。我们在使用着,也在分享着,所以说,对待遗产要有感激之心。 2.敬之心。历史文化遗产是经过时间的洗练留存下来的精华,具有很高的价值,代表一种独特的成就和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与智慧。由此,我们在面对它的时候,自然要有崇敬之心。有了崇敬,便会去努力了解和主动认识,并学习那种能够贯穿古今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智慧。 3.等之心。现在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上之所以会有矛盾,或者觉得解决起来比较复杂,实质上是只持有一个标准的问题。比如说,传统民居和街区与现代住区本身是有差异的,如果我们硬要按现代停车的标准、建筑间距等规范来改造传统民居和街区的话,必然矛盾重重。如果在一个大城市里,允许有喜欢慢节奏生活方式的人群存在,为何一定要有一个模式呢?就生活方式而言,古人甚至几十年前的人,是在一个过程中享受的,比如说天气热的话,他们会扇扇子,提井水冲凉;而现代人没有这个过程,手一按结果就来了,开空调降温。随着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既可以选择在过程中享受,也可以选择在结果里享受。如果有这个平等之心,在对古建筑改造利用的时候,就不会刻意进行过于现代化的改良,也不会有落后和先进的隔离感而导致这种克服那种的问题。 4.美之心。也就是在我们今天进行建设和设计时,能够将历史遗产作为参照和被比对象,激励我们全社会在进行建造和建设时做出精品。历史遗产中的建筑,之所以成为遗产,是因为它往往凝聚了一代从将作到工匠的才华和辛劳,是当成毕生的作品投入的,所以会流芳百世。如果现代人能以这样的态度和追求与之媲美的话,而不是和它的外形比美,就会产生如在北京中轴线上的优秀作品,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到奥运会场馆等,这其中有创造、有差异,但并没有突出的矛盾。 有了这四“心”,在解决历史遗产和现代生活的关系时,就会有多元的态度和方法。如对待我们正享用的遗产,主要是如何锦上添花,同步发展;而对待如故宫这样凝聚精华的建筑瑰宝,我们在崇敬之余,就需要严格的保护;相对于和人民生活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历史建筑与地段,要突出人文关怀,加强保护、管理、建设的引导;此外,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一种激励,是一种创造新生活和创造美好城市、建筑的积极动因。 所以,如此我们才能更好的保护好我们的世界遗产,这些历史遗产不止是总让我们付出,同时,历史遗产会对现代生活有智慧启示和警醒作用。很多历史遗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很疏离的,因为他们尚不了解这些遗产的内在价值。事实上,古人的许多做法,以及他们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现代人是相通的。这其间,有启发,也有警钟长鸣。 我曾经指导学生研究明清城市会馆建筑,这种建筑类型现在已不适用,多数也已不存。但是从会馆建筑在城市中的出现、变迁、发展的现象和轨迹来看,实际上代表着城市外来人或边缘人群逐渐城市化的过程。这个建筑现象下所蕴含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古今是相通的。就是一些特殊建筑从边缘向中心迁移、外来人地位逐渐提高、融入和成为城市的一部分的过程。我注意到一个杭州籍开的饭馆,开始是在南京城市的边缘地带,慢慢地实力变强、对南京的贡献大了以后,就向中心发展了,现在开在新街口。 生活就是这样,古今人们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和思维方式上是一样的,我们有了研究的提前量,就会更好地用于当今的城市建设,这只是个案例。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有些精神是延续了下来,有些甚至失传了。比如说古代山水城市的理念,和现代花园城市理念就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说,历史文化遗产并不是一个空壳子,它包含了处理问题的方法、态度、理念等。天坛是古代的一种重要建筑,代表了当时人们对天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现在我们不会再做天坛的翻版,但如何认知我们现在的宇宙和表达这样的认知,应该是有一致的追求的。有些问题仿佛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但当我们透过这些历史遗产而回顾时,会发现我们现在正经历的,古人曾经也经历过。比如新城和老城,就是当前城市发展经常提到的问题,我们看一下明代南京,同样也遇到这样的选择。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稳定政权,急需建立新宫殿,但当时由六朝而南唐发展下来的南京中心已积淀很深,人口稠密,建筑密集,这样几经周折后,在当时南京僻静的东部填燕雀湖建南京宫殿和城市新轴线。这样既建设方便、省去大量的拆迁费用,也稳定了人心。同时建大规模的城墙,将老城、新城全包进来,还为未来发展在西北留有了相当大的余地,很是有远见。比较现在许多城市拆旧城建新城,感触很多,我们是可以向古人学习的。 所以,中国的世界遗产是值得我们保护的。只有保护好我们的世界遗产,当我们游走在其中的时候,也不会因为遗产的破坏而扫了咱们的兴致。 参考文献:世界遗产在中国 陈来生 长春出版社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