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印度,恒河,印度河,土壤肥沃,温暖湿润雨量丰富,流量丰富 定期泛滥,文明历程,再次分裂,BC 2500年,BC 15世纪前后,BC 6世纪,BC 3世纪,雅利安人,古代印度,哈拉巴,摩亨佐达罗,文明的产生,哈拉帕,摩亨佐达罗,雅利安人是说印欧语的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为生。 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的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取代了印度原有文明。 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2)公元_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_,陆续在_和_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前1500,雅利安人,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文明起源与发展:,_(公元前324-前187)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_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_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孔雀王朝,鼎盛时期,华氏城,目的: 实质: 影响:,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佛教产生背景,婆罗门,嘴,手,腿,脚,刹帝利,吠 舍,首陀罗,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雅利安人在统治过程中,逐渐产生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梵 天,婆罗门 (第一等级),吠 舍 (第三等级),刹帝利 (第二等级),首陀罗 (第四等级),掌管祭祀,国王、武士、官吏,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 供,供养一、二等级,被征服居民构成,掌握神权,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贱民“不可接触者”,种姓制度,吠 舍,婆罗门,首陀罗,刹帝利,祭祀、贵族,国王、武士、官吏,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被征服者、贫困破产者,掌握神权,把持军事、行政大权,纳税、上供,养活第一、二等级,受上层等级剥削、奴役,佛教的创立,1、佛教产生的背景,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2、时间地点,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3、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佛陀说法,佛陀坐像,人物扫描,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宣布佛教为国教。,佛教传播与阿育王,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人,阿育王夺取了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对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的理解 佛教中宣扬的“众生平等”思想,只存在于虚幻的世界中,它是为迎合阶级社会中长期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而存在的。处于统治地位的统治者是不会给劳动人民实现真正的“众生平等”的。所以,它只是用来安慰人民的“麻醉剂”。,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仰光寺,印度,中亚,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佛教的传播:,1.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 A、日耳曼人 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课堂练习,B,2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 A、 B、 C、 D,D,课堂练习,3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A,课堂练习,4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 无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D,课堂练习,5、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B,课堂练习,6、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道”其中的“经”产生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3世纪,课堂练习,A,7、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开了一家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C,课堂练习,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