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19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兰州高三质检)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经历了五个演变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这一演变过程说明()A政治因素始终主导城市发展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功能C重农抑商政策左右城市变迁D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日渐削弱解析:据材料“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故B正确。政治因素没有始终主导城市发展,故A排除。重农抑商政策属于经济政策,不是左右城市变迁的主要因素,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日渐削弱,故D排除。答案:B2(2018银川高三调研)汉初,盐、铁由私人经营,国家设官征税,一些大商人借机垄断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困难。汉武帝时期,颁布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的政策,将盐铁经营和市场物资供应纳入国家工商管理体制之下。材料说明汉武帝()A认识到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B有效解决了国家的财政问题C有效打击了商人的投机行为D积极谋求社会秩序的稳定解析: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是“汉初,私人经营盐、铁,垄断民生行业,造成国家财政困难;汉武帝时期一改前期政策,实行国家工商管理体制”,这说明汉武帝时期通过国家经济干预方式调整商业,以保障国家财政所需,A项正确。B、C是汉武帝实行国家干预经济,调整商业政策带来的结果,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属于目的,但与题干中“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困难”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答案:A3(2018泉州高三联考)汉书货殖传记载富商罗裒以其半“赂遗曲阳、定陵侯,依其权力,赊贷郡国,人莫敢欺。擅盐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同时期,丞相张禹“内殖货财多买田至四百顷”。材料主要反映出()A盐铁官营制度开始实行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转变C官商一体影响社会秩序 D富豪专横威胁中央集权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汉代商人利用官府的支持牟利,以至“人莫敢欺。擅盐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同时官员利用权力“内殖货财”获利,“多买田至四百顷”;这种官商一体的现象影响了社会秩序,C项正确。“盐铁官营”是官府垄断盐和铁的贸易,体现了政治对经济的控制力,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题干信息强调官商一体影响社会秩序,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发生转变,排除B。题干信息强调官商一体影响社会秩序,而不是富豪专横威胁中央集权,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答案:C4(2018济南高三诊断)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解析:本题考查唐宋时期的商业发展。唐朝时期我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故B项错误;材料中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导致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市场和中小城市产生,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商品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仅仅说明农村经济走向依存市场的方向,并未说明实现了商品化,故D项错误。故选C。答案:C5(2018合肥高三评估)宋太祖在建国之年即颁布了商税则例,公开张布于官府屋壁。其内容包括:征收商税的物品种类;商业税的税种和税率;对偷税、逃税的处罚。此后,还取消了原割据政权针对商业的“苛细之敛”。这些举措()A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B有助于规范和发展商业C打击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D构建起了经济法规体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颁布商税则例、此后取消“苛细之敛”规范商业行为、发展商业,故B正确;A、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只是提到颁布了商税则例,无法体现构建起了经济法规体系,排除D。答案:B6(2018中山高三质检)陶朱公范蠡在经商过程中信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的观点,提出“务完物,无息币”。材料主要是指()A主张商业投资多元化B加速商品、货币流通领域的周转C强调商品的贱买贵卖D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来调整经营解析:材料“信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的观点”说明的是范蠡认为商品、 货币在市场经营中应该像流水似的畅顺,快速周转,强调薄利多销,故B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投资的多元化,故A项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答案:B7(2018南宁高三摸底)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此可见,纸币()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B产生过程中注重其“防伪”功能C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D极易导致封建王朝出现通货膨胀解析:根据题干“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可知,在交子出现的过程中注重“防伪”功能,故B项正确。纸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排除A。交子没有“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排除C。题干强调在交子出现的过程中注重“防伪”功能,而没有涉及通货膨胀,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答案:B8(2018哈尔滨高三模拟)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政府对商业的征税比农业税要低,甚至政府“优商”“恤商”,故可知政府对商业的政策较为灵活,B项正确。题干强调政府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与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无关,且古代中国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题干没有涉及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只是强调政府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排除C。D项说法错误,商人地位在古代中国较低,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答案:B9(2018长春高三质监)史书记载:“会子(南宋的一种纸币)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上述材料中关于南宋时期的历史信息,错误的是()A交通发达 B会子得到广泛使用C商业繁荣 D长途贸易开始出现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是会子的使用给商业贸易的发展带来的便利。 “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说明交通发达,因此A项正确;“无往而不用”说明会子使用广泛,因此B项正确;商业繁荣在材料中也有体现,因此C项正确;而材料中并不能体现出长途贸易开始出现,因此D项错误。答案:D10(2018衡阳高三评估)徽商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徽商这种做法()A补充和强化了自然经济 B是宗法制度动摇的体现C是政治地位下降的反映 D冲击了重农抑商的观念解析:材料反映明清时期徽商在发财致富后,将大量财富投入购置田产、修建祠堂等非生产领域,工商业无法扩大生产,只能起到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的作用。故答案为A项。建祠、修家谱是维护宗法制度的体现,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这种做法深受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答案:A11(2018运城高三段考)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汉以来,民间交易,惟谷帛与钱,无用银之例。明起,钞法竟不能复行,而银币代起,亦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要求B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C对外贸易和走私活动的推动D白银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状况。根据材料中“钞法竟不能复行,而银币代起,亦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可知银币成为新的货币,这是商品经济发展以及对外贸易需要推动的结果,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中央集权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题干信息不相关,排除;资本主义萌芽体现的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与题干“银币的兴起”没有直接关联性,排除B;D项说法没有依据,排除。故选C。答案:C12(2018衡阳高三十校联考)牙行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市场中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评定商品质量、价格的居间行商。据万历扬州府志记载:牙行“俗之经纪,皆官为给帖,凡鱼盐豆谷,觅车雇船骡马之类,非经纪关说则不得行”。材料反映了()A政府通过牙行管理商业,统制市场B牙行经济实力雄厚C明朝开始出现牙行制度D牙行经营范围的广泛解析:由“俗之经纪,皆官为给帖,凡鱼盐豆谷,觅车雇船骡马之类,非经纪关说则不得行”可以看出牙行是拿着政府的官帖帮助政府管理统制市场的,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中的“经济实力雄厚”材料没有体现;C项不选,材料没有说明牙行是明朝出现的;D项错误,牙行是买卖方的居间行商,自己没有经营。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2018福州高三质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康熙(16541722)时“富商大贾数千里辇万金而来,摩肩联袂”。这些商人从江南地区收买棉布、丝绸、食盐、粮食、竹木、茶叶、颜料、棉花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等,贩往各地,加强了全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他们一般自称某省某府人,讲着家乡的方言这些人背井离乡,常年奔波于道途之中,需要成群结队,以相互照应;尤其是因为商业的竞争,而必须形成团队的力量,所以一般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又以同乡关系为背景,结成团体,俗称“客帮”。这种客帮商人在全国范围内长途贩运货物,形成了各自的商业网络。为保护和扩大自己的商业利益,他们在经商的城镇建立会馆,他们还与当地官场、民间密切往来,以取得当地政治、社会力量的支持。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贸易规模和市场的扩大打破了中古社会自给自足、封闭的自然经济。贸易的发展最重要的结果是造就了一支新的社会力量商人阶层,并逐渐在西欧社会发挥着主导作用。为提高商业效率和收益,商人在贸易实践中还创造了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如合伙制、特权和特许公司,股份公司等。15至18世纪是商业居主导地位的时代,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不仅对商人至关重要,它尤其与民族国家的繁荣联系起来。贸易发展的结果是商人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阶级的兴起,依靠经济实力,商人阶级逐渐成为一支最具影响力的新兴政治力量,开始参与甚至主导国家政治生活。商人还热心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通过资助公益事业表达他们对社会的关爱,借此赢得良好的声誉,进而提高其社会地位。摘编自马世力、滕海键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中国“客帮”与西欧“商人阶级”的特点。(1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在社会转型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14分)解析:(1)中国“客帮”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得出他们是封建式的商人群体,主要从事贩运贸易,重视地域血缘关系,重视协调社会关系。西欧“商人阶级”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得出是新兴力量并逐渐主导国家政治生活,采用新的商业组织形式,注重发展对外贸易,热心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关爱社会。(2)根据对材料的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客帮”代表的是封建性的商人群体,受自然经济的影响,因此对中国向近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