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曲靖市沾益区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 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卷2016年11月出题人: 生物:蒋秋竹 物理:姜艳娥 化学:夏体雍审题人: 喻招贤 鲍玉祥 张冰云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卷 (选择题 共126分)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题6分。1-18题单选。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在其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药物后,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A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 BNADPH等的积累,光反应速率减慢C合成ATP所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D暗反应中生成水减少,使光反应的原料不足3.以下有关水与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需氧呼吸过程中水是产物也是反应物,水分子之间在形成氢键时会释放热量B生物体细胞内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淀粉和油脂水解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水的极性使它成为良好的溶剂,但水分子基本不会参与细胞代谢D水的特性决定了水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生命的摇篮4.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细胞内能进行过程或过程B酵母菌的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C过程释放的能量转移至ATP和酒精中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产生H,过程消耗H5.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图3所示生理过程的发生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B图2特定受体蛋白与特定信号分子结合,说明细胞间可进行信息交流C从图1、图3所示的生理过程可知,伴随H+的运输有ATP生成D图13中生物膜功能不同,主要因为生物膜上蛋白质种类不同6.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腺细胞内,核酸合成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B叶肉细胞内,氧气的产生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DNA能够发生转录 D破坏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后,免疫水平不变29.(12分)(2014秋平度市校级月考)如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I代表物质,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甲图中,消耗CO2的场所是 ,在强光下ATP的移动方向是 (2)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有 若将该植物由1%的CO2浓度突然置于0.3%CO2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变),甲图中的C3的含量将 ,C5的含量将 (3)乙图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特有的步骤是 (填数字),这些过程发生在 部位(4)若用18O标记甲图中的H2O,则在细胞呼吸产物中能首先测到放射性的是 ,乙图中数字代表的物质是 (5)将该植物放在常温下暗处理2h,重量减少2mg,再用适当光照射2h,测其重量比暗处理前增加6mg,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 mg/h30.(11分) 研究人员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及速率开展了如下实验,图1是番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是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中培养番茄的幼苗。(注:CO2 缓冲液为碳酸氢钠溶液,当瓶内二氧化碳量减少时,碳酸氢钠溶液释放CO2,反之吸收CO2.因此它能保持瓶内二氧化碳量大致不变) (1)由图1可知,乙代表的物质是 ,要想使叶绿体内A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写一点即可)。 (2)将图2所示的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通过观察装置中液滴移动的位置,可以用来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填“早晨”、“正午”或“傍晚”)时刻;要测定图2装置中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还需添加一个如图2一样的装置,将该装置 ;控制与图2相同的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液滴刻度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即可。(3)研究人员想利用先进的化学检测技术,模拟光合作用卡尔文循环的实验。他们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2所示的装置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0.5 s时,14C出现在A中;反应进行到5 s时,14C出现在(CH2O)和B中。该实验的方法是 ,实验的自变量是 ,实验目的是研究 。31.(12分)下图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 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 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2)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刺激下丘脑中的 _,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导致尿量增加,利于毒素排出体外。(3)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 细胞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H7N9病毒,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的 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当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更易感染H7N9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 (4)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2.(每空1分,共6分)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所得F1中紫花白花=13。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_ 对基因控制。(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 ,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有 _种基因型。(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_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 。(5)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可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是_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9.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 法或 法将样本接种于 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2)为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取样品适当稀释,用 法接种于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适当时间后形成菌落,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的平板进行计数(3)为了检验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在该病菌菌落均匀生长的平板的不同位置,分别放置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四个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由大到小依次是ACDB,由此推断,该病人目前适合使用的抗生素是 。含C的滤纸片周围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 ;若抗生素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最可能的原因是 导致的结果;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一个菌落,这种菌落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接种过程不严格导致的 ,也可能是由于 产生的抗生素D的 ,这种变异的特点是 。(4)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 灭菌法,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 灭菌法。接种过程应该在 进行。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htPA)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蛋白,可在转htPA基因母羊的羊乳中获得流程如下: (1)为获取更多的卵(母)细胞,要对供体母羊注射 ,使其超数排卵采集的精子需要经过 处理,才具备受精能力(2)htPA基因与质粒用同种限制酶切割后,通过 连接,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常用的方法是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插入受体细胞DNA,可采用 技术(3)该生物工程中,利用 和胚胎移植技术可获得多个转htPA基因个体,这体现了早期胚胎细胞的 (4)若在转htPA基因母羊的羊乳中检测到 ,说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 生物答案(11月)DBACAA29.(1)叶绿体基质 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2)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减少 增加(3) 线粒体基质和内膜(线粒体)(4)水 H(5)530.(11分,除说明外每空一分)(1)H和ATP 不提供CO2(或增强光照) (2)傍晚 遮光(或黑暗处理) 环境条件 (3)同位素标记法(2分) 反应时间(2分) 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2分)31.(1)体温调节 甲状腺 (2)渗透压感受器 减少 (3)浆(2分) 效应T(2分) T细胞活性降低,免疫功能下降(2分)(4)神经体液免疫(2分)32.(1)两(2)AaBb 5(3)AabbaaBb (4)紫花红花白花=934(5)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39.(1)划线 稀释涂布(或涂布) 固体培养基 (2)涂布 30-300 (1分)(3)A; 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的弱; 该病人长期服用抗生素B 杂菌污染 基因突变 耐药菌 不定向的(4)高压蒸汽 灼烧 点燃的酒精灯旁40.(1)促性腺激素 获能(2)DNA连接酶 显微注射法 DNA分子杂交(3)胚胎分割 全能性(4)htPA7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