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章节知识点汇总含答案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述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长期性4.教育的起源说名称代表人物核心观点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学说教育目的是体现神的意志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是一种生物现象,否定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否定目的性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5.古代社会的教育从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看,教育的形态主要包括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会的教育。 (1) 古代中国:四五六+夏代(四书五经六艺+夏代是学校产生的标志)(2) 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史为师”(3) 古代希腊:一文一武(4)中世纪的西欧教会教育 “七艺”(文法、修饰、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和骑士教育“骑士七技”6.近代社会的教育:法国仪式1法:教育的法制化2国:国家干涉教育3:仪:德国最早实施初等义务教育7.现代社会教育特征:教育终身化(提出者:法国的保罗朗格朗,代表作是终身教育引论、教育民主化 8.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内在动力),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9.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孔子:论语;“有教无类”,启发性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以偶而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也” 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教育作用是“化性起伪”:学习过程:闻-见知行墨家:“兼爱”“非攻”重视科学和技术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教育道家: 提倡“道法自然” 哲学,主张教育遵循自然法则 学记及其主要教育思想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论教育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臧息相辅、豫时孙摩、(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启发性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苏格拉底:“问答法”,揭示了启发性原则。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又称(论论演说家的教育):西力最早的教育著作。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它标志着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首次提出班级授课制;提出“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教育适应自然卢梭:性善论:爱弥儿,自然教育洛克: 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杜威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旧三中心(赫尔巴特)新三中心(杜威)传统教育理论代表;首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之上;教育四阶段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民主主义教育;实用主义的思想代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儿童中心传统教自理论VS现代1939年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1930年杨贤江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教学与发展。布鲁纳:结构主义学说、发现法。教育过程瓦根舍因: 范例式教学理论。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布鲁姆:教学日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弗莱德:是批判教育代表人物,其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性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体制、相对独立性(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二、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结构、学校的专业设置、内容方法手段、相对独立性(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组织和制度文化。 四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具有自身的历史维承性;。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3.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五、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案例分析,爱德华案例。孟母三迁故事) 1.遗传一基础、 前提和可能性 遗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和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构成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2.环境一一多种可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百”,“孟母三迁”都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出於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说明入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3.教育(学校教育)一一主导作用 原因: (1)学校教育是由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育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立效果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示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个体主观能动性一一内在动力、决定作用 六、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简答:教师如何根据人身心发展规律,组织教学工作?)(1)顺序性一一循序渐进。 (2)阶段性一一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搞“一刀切”。 (3)不平衡性一一抓关键期。 (4)互补性一一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可能性,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5)个别差异性一一因材施教 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一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价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功能:导向激励、评价调控2.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其观点包括:(1)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能力,即人的体力、智力、道德、人性的充分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3. 个体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主要代表人物有孟子、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代表人物主要有荀子、柏拉图、康德、孔德、涂尔干等。4.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 五育的内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