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3-2014高中历史 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同步导学 新人教版必修3(含解析)第_19_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背核心语句1“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使中国的国防能力大大增强。2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为世界农业科技作出重大贡献。3计算机的应用加速了国家的信息化发展;生物技术方面的成就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记知识纲要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原因为打破美苏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2表现领域时间成就意义核技术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20世纪90 年代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建成和平利用核能,为国民提供电力导弹20 世纪 60 年代初仿制近程导弹成功我国国防力量进一步加强1964 年自行设计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空间技术1970 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开始进入航天时代2003 年“神舟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建国后我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新中国取得了国家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2)美国的敌视、苏联的威胁、美苏争霸和世界大战的战争威胁,使政府在投资和目标计划上优先考虑国防需要。(3)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制定了科技发展的长远战略规划。(4)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教材P93“学思之窗”问题提示 你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段话?提示:邓小平的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1)尖端科技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影响和作用。(2)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3)“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4)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原因(1)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产量关乎国计民生。(2)1964 年,袁隆平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2研制1973 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_2_号”。3意义(1)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2)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探究升华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分析他们为什么这样说。提示:(1)邓小平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计算机(1)开始: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开始研制。(2)成就:1983 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银河号”。越来越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在十几年间先后问世。(3)地位: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4)意义: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2生物技术(1)成就:1965 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20 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意义: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特征(1)经历了一个曲折前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2)有些成就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但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改革开放前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及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1原因(1)二战后,美国推行“扶蒋”政策,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中国处于内战时期。(2)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四大家族的搜刮和战争的严重破坏,在全国解放前夕,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3)新中国建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华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的方针。(4)新中国建立后长期采用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5) 20世纪50 年代后期,党的主要领导人,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论述,使“左”的错误不断发展,导致“文化大革命 ”十年内乱的出现。2作用(1)政治:加强了中国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和平的环境。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增强了综合国力,从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经济:带动相关领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3)社会生活:新中国在核技术、航天技术和杂交水稻技术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而振奋了民族精神,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考查新中国“两弹一星”例1(2012广州模拟)1958 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A占据和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B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势力 C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解析解题过程中应该抓住“1958 年”和“原子弹”这两个有效信息,结合教材明确本题考点是“两弹一星”战略,然后从题干表述中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战略决策的背景:即美、苏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增加了我国的国防压力。答案C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思路(1)审读材料与设问,提取有效信息,特别是不能忽视一些辅助性信息,如材料型题目中材料的出处、时间和区域范围等。(2)进行知识迁移。审读材料后,要注意联系教材及相关的历史知识。(3)审读备选项,确定答案。要仔细、认真分析备选项,把握每个备选项的基本含义。首先,判断每个选项是否正确。如果选项本身说法错误,可直接排除(逆向型选择题除外)。其次,分析选项与题干之间的联系。一般说来,选项与题干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本质的、直接的联系就选,选项与题干间若存在臆想的、表面的、间接的联系则不选。1邓小平指出:“如果 60 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对邓小平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应该是()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ABC D解析:核战争没有胜利者,核武器不是解决争端的根本因素,但发展核武器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核平衡,对制止战争起到一定作用,故排除即可。答案:C考查建国后的农业科技成就例2有人说,袁隆平鼓起了全国人民的“米袋子”,王乐义(山东寿光人,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丰富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这主要说明农业科技有利于()A提高蔬菜产量B增加农民收入C提高粮食产量 D促进农村经济解析无论是蔬菜、粮食,还是农民收入,这都属于农村经济,显然,提高蔬菜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产量都属于促进农村经济。答案D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做出了贡献。“第一次绿色革命”应追溯到20世纪50 年代,科学家完成了水稻从高秆到矮秆的培育,大大提高了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提高了产量。2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A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B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神舟5号”载人航天D“南优 2 号”杂交水稻解析:注意题干是“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而 A、B、C 三项中国都排在美苏等国之后,故不符合要求。答案:D随堂基础巩固1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苏核垄断的事件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D秦山核电站建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D 项核电站属于核能源的和平利用,不属于国防力量;中近程导弹和“东方红一号”也不属于核研究范畴。打破核垄断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答案:A2下图分别为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腾云驾雾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能够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A“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C“神舟 5 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解析:解答本题要紧扣“实现飞天梦想”“实地考查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答案:C31959 年毛泽东在七律回韶山中写下动人的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下列人物中堪称为“稻菽千重浪”做出贡献的“英雄”式人物是()A钱学森 B袁隆平C杨利伟 D翟志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袁隆平致力于培育杂交水稻,为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答案:B4中国以国产微处理器为基础制造出本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神威蓝光”。神威系统每秒能进行约1千万亿次运算,该系统采用的8 700片神威1 600微处理器是由中国的一家计算机研究所设计、在上海制造的。下面与之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B中国“银河号”计算机在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成功C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D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解析:中国“银河号”计算机是在1983年研制出来的,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答案:B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两弹一星”显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 ,其中“两弹”是指()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C导弹、氢弹 D核弹、氢弹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两弹”是指原子弹和导弹,“一星”即人造卫星。答案:B2从“两弹一星”、“一箭多星”、载人航天到“嫦娥二号”成功登月等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其必要的前提和原因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正确的发展科技工作的规划方针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海外一些优秀科学家回国,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据此可知正确;中国政府在 1949 年和 1958 年分别成立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说明正确;1956 年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并编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说明正确;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等归国,说明正确。答案:A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