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 单项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C)。A蔡元培“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采用B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2.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B)。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3.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的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C)。A脱离广大人民群众B一定程度上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C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D没有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4.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D)。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5.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D)。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D中华民国建立、五四运动6.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C)。A废除“二十一条” B还我青岛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7.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与工农群众结合开始于(B)。A戊戌变法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C五卅运动时期 D一二九运动时期8.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A)。A李大钊 B陈独秀 C张国焘 D毛泽东9.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B)。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辛亥革命10.著名学者胡绳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列诸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1.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在(B)成立了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12.代表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的机关理论刊物是(C)。A共产党 B劳动界 C新青年 D劳动音13.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A)。A上海机器工会 B长辛店工人俱乐部C武汉工会 D长沙工会14.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C)领导创建了第一个农民协会。A广东海丰县赤山约B广东陆丰县C浙江萧山县衙前村D湖南衡山县白果1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C)。A新青年创刊号上 B中共“一大”会议上C中共“二大”会议上 D中共“三大”会议上16.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是在(D)。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BC“二七”罢工后 D中共“三大”17.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了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式,最早提出这种方式的是(A)。A共产国际 B中国共产党 C孙中山 D廖仲恺18.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起了促进的共产国际派遣人员是(A)。A马林 B越飞 C鲍罗廷 D李德19.“中国现有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中共提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当时(D)。A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B国民党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C其领袖孙中山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D孙中山领导国民党进行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20.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B)。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C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21. 民主革命者吴玉章说:“从辛亥革命起,我们为了推翻清朝而迁就袁世凯,后来为了反对北洋军阀而利用西南军阀,再后来为了抵制西南军阀,而培植陈炯明,最后陈炯明叛变了。这样看来,从前的一套革命老方法非改变不可,我们要从头做起”。这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要改变(B)。A革命纲领 B革命依靠力量 C革命对象 D革命方式22. 孙中山说:“国民党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C)。A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C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23. 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国民党改组C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中共“三大”的召开24. 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原因是(D)。A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一致B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C它与中共的民主革命完全一致D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一致25. 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D)。A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B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C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26. 1925年5月,以(D)为起点,国共两党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浪潮。A国民党一大 B成立黄埔军校C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D五卅运动27. 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热情歌颂农民运动“好得很”,其最主要的原因是(B)。A促进了大革命运动的高涨 B打击了几千年专制统治的基础C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 D体现了农民觉悟的提高28. 北伐战争对准的军阀是(A)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段祺瑞A B C D29.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被侵略的一些侵略权益是(D)。A关税自主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C领事裁判权 D汉口、九江英租界30. 按因果关系排列为(B)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吴佩孚主力被消灭;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全歼陈炯明叛军A BC D31. 对19241927年大革命性质的正确表述是(C)。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C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D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32. 国民大革命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C)。A促使工农运动蓬勃开展B进行了北伐战争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33. 第一次国共合作终于全面破裂的历史事件是(D)。A“四一二”政变 B马日事变C夏斗寅叛乱 D“七一五”政变34. 下列国民党右派制造的反革命活动(事变),其先后顺序是(D)“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中山舰事件 西山会议A B C D35. 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失败是指(A)。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被反动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C没有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36. 下列观点中,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失败的主观原因是(B)。A目前,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重要的是进行土地革命B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必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C共产党员加人国民党,而兼跨固有的党籍,是想对国民革命和国民党有所贡献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并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37. 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共最深刻的教训是(A)。A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和革命武装B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C要警惕统一战线内部的野心家D要制定彻底的革命纲领38. 1927年中共“五大”的一个文件认为:“自五卅运动起我们党只注意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而忽略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这段时间本党没有正确政策”,这段话(C)。A错误攻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B强调反对资产阶级具有“左”的错误C批评了党忽视统一战线领导权的错误D贬低了反帝反军阀斗争的重要性二、多项选择题:1. 陈独秀指出:“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通之决心。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句话说明(ABCD)。A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目标直指孔教B儒家思想束缚了民主和科学的传播C陈独秀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政治完全对立D新文化运动有对东方文化全盘否定的倾向2.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口号的进步意义体现在(ABCD)。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B反对愚昧,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C促进中国的富强D敢于向两千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礼教进行自觉挑战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有(AD)。A新青年杂志 B时务报C中外纪闻 D北京大学4.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因为他(BCD)。A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B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C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D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运动发展5.五四运动与以往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是(ABCD。A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C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D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6.下列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ABCD。A无产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B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C是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D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7.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是(ABCD)。A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B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工人运动相结合C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展开斗争D马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