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 录实验一 熟悉MATLAB环境(2学时)2实验二求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输出(2学时)3实验三时域及频域采样定理(2学时)8实验四零极点分布对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2学时)11实验五用DFT(FFT)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2学时)14实验六IIR滤波器的设计(2学时)16实验七FIR滤波器的设计(2学时)19实验八数字音频信号的分析与处理(4学时)22附录: MATLAB基本操作及常用命令26实验一 熟悉MATLAB环境(2学时)一、 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的主要操作命令。2学会用MATLAB创建时域离散信号。3学会创建MATLAB函数。二、 实验原理参阅附录MATLAB基本操作及常用命令。三、 实验内容完成以下操作。1数组的加、减、乘、除运算。 输入A=1 2 3 4;B=3 4 5 6;计算:C=A+B;D=A-B;E=A.*B;F=A./B;G=A.B;并用stem语句画出A、B、C、D、E、F、G。2用MATLAB实现以下序列 (1)单位抽样序列 (2)单位阶跃序列(3)矩形序列(4)正弦序列x(n)=5sin(0.5n+ /4)(5)指数序列x(n)=exp(-0.5n) 3用MATLAB生成以下两个序列:并作以下运算,并绘制运算后序列的波形。(1)(2)(3)(4)(5) 4利用MATLAB读取一个WAV文件,并画出其波形图。将此WAV文件的信号幅度衰减一半后再存为另一个WAV文件,并画出其波形图。四、 实验报告要求1. 按实验报告模版各栏目填写,实验原理部分只需简述。2按实验步骤附上实验程序,给出运算结果。3记录调试运行情况及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法。实验二求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输出(2学时)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递推法求解差分方程的方法。2. 学习用线性卷积法求网络输出的方法。二、实验原理:一般网络或系统用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描述,如果已知差分方程和输入信号,用递推法求解差分方程或者求网络输出,最适合用计算计求解。但要注意N阶差分方程要预先给定N个初始条件。下面用例子说明用递推法求解差分方程的方框图。例如一个二阶差分方程如下:式中,系数、 、为已知系数,是输入序列。设是因果序列,从开始递推。当时,式中,和是两个初始条件,要预先给定。这样求解网络输出的计算框图如图2.1所示。图2.1用递推法求解差分方程的框图图中,N表示递推了N步,即y(n)的长度。如果用差分方程求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也可以用上面的计算框图。因为是系统输入时的零状态响应,因此计算框图中全部的初始条件为0,且。这样递推得到。已知和输入,求系统输出,也可以用线性卷积法进行。线性卷积法的公式如下:计算时,关键问题是根据和的特点,确定求和的上下限。例如,卷积公式为根据上式中的,限制非零区间为:,由限制非零区间为:。由上面的不等式知道的取值和有关,可以分几种情况:当0时,当M,比原序列尾部多N-M个零点;如果NM,z则=IDFT发生了时域混叠失真,而且的长度N也比x(n)的长度M短,因此。与x(n)不相同。 在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中,只要涉及时域或者频域采样,都必须服从这两个采样理论的要点。对比上面叙述的时域采样原理和频域采样原理,得到一个有用的结论,这两个采样理论具有对偶性:“时域采样频谱周期延拓,频域采样时域信号周期延拓”。因此放在一起进行实验。三、实验用MATLAB函数介绍1.fft功能:一维快速傅立叶变换(FFT)。Xk=fft(xn,N):采用FFT算法计算序列向量xn的N点DFT,缺省N时,fft函数自动按xn的长度计算xn的DFT。当N为2的整数次幂时,fft按基2算法计算,否则用混合基算法。2.ifft功能:一维快速逆傅立叶变换(IFFT)。调用格式:与fft相同。四、实验内容和步骤(一) 时域采样定理实验1.给定模拟信号如下:假设式中A=444.128, , rad/s,将这些参数代入上式中,对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画出它的幅频特性,如图3.1所示。根据该曲线可以选择采样频率。图3.1的幅频特性曲线2.按照选定的采样频率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得到时域离散信号:这里给定采样频率如下:,300Hz,200Hz。分别用这些采样频率形成时域离散信号,按顺序分别用、表示。选择观测时间。3.计算的傅立叶变换:(3.6)式中,分别对应三种采样频率的情况。采样点数用下式计算:(3.7)(3.6)式中,是连续变量。为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改用下式计算:(3.8)式中,;。可以调用MATLAB函数fft计算3.8式。4.打印三种采样频率的幅度曲线,;。(二)频域采样定理实验给定信号如下: 编写程序分别对频谱函数在区间上等间隔采样32和16点,得到: 再分别对进行32点和16点IFFT,得到: 分别画出、的幅度谱,并绘图显示x(n)、的波形,进行对比和分析,验证总结频域采样理论。提示:频域采样用以下方法容易变程序实现。 直接调用MATLAB函数fft计算就得到在的32点频率域采样 抽取的偶数点即可得到在的16点频率域采样,即。 当然也可以按照频域采样理论,先将信号x(n)以16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取其主值区(16点),再对其进行16点DFT(FFT),得到的就是在的16点频率域采样。五、实验报告要求1. 按实验报告模版各栏目填写,实验原理部分只需简述。2按实验步骤附上实验程序,给出运行结果。3针对各种采样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给出主要结论。4记录调试运行情况及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实验四极零点分布对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2学时)一、实验目的学习用分析零极点分布的几何方法分析研究系统频率响应,理解零点、极点对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二、实验原理如果知道信号的Z变换以及系统的系统函数,可以得到它们的零极点分布,由零极点分布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的频率响应进行定性分析。按照教材分析结果,信号的幅度特性由零点矢量长度之积除以极点矢量的长度之积,当频率从0变化到时,观察零点矢量长度和极点矢量长度的变化,重点观察那些矢量长度较短的情况。另外,由分析知道,极点主要影响频率响应的峰值,极点愈靠近单位圆,峰值愈尖锐;零点主要影相频率特性的谷值,零点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