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1. 图像分割:图像分割就是把图像分成若干个特定的、具有独特性质的区域并提出感兴趣目标的技术和过程。它是由图像处理到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现有的图像分割方法主要分以下几类: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以及基于特定理论的分割方法等。2. 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是对多遥感器的图像数据和其他信息的处理过程。将多种遥感平台,多时相遥感数据与非遥感数据之间的信息组合匹配的技术。着重于把空间和时间上冗余或互补的多源数据,按一定的规则(或算法)进行运算处理,获得比任何单一数据更精确、更丰富的信息,生成一副具有新的空间、波谱、时间特征的合成图像。它不仅仅是数据间的简单复合,而强调信息的优化,以突出有用的专题信息。3. KT变换:是Kauth-Thomas变换的简称,也称穗帽变换。这种变换也是一种线性组合变换,变换公式为:Y=BX,式中,X为变换前多光谱空间的像元矢量;Y为变换后的新坐标空间的像元矢量;B为变换矩阵。是一种特殊的主成分分析,不同的是转换系数是固定的。将MSS的四个波段转换产生4个新轴,土壤亮度指数,绿度指数,黄度指数和噪声。随着作物生长这个分布显示出一个似“穗帽”的形状和一个“土壤面的底部。随着作物生长农作物像元值移到穗帽区,当作物成熟及凋落时,像元值回到土壤面。K-T变换的应用主要针对TM数据和曾经广泛使用的MSS数据。它抓住了地面景物,特别是植被和土壤在多光谱空间中的特征。4. 监督分类:又称训练分类法,用被确认类别的样本像元去识别其他未知类别像元的过程。5. 非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的前提是假定遥感影像上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具有相同的光谱信息特征。不必对影像地物获取先验知识,仅依靠影像上不同地物光谱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再统计特征的差别来达到分类的目的,最后对已分出的各个类别的实际属性进行确认。6. 黑体辐射:如果一个物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即好的吸收体也是好的辐射体。7.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又称电子烟雾,电磁场:假设在空间某处有一个电磁振源,则在他周围有交变的电场,它由变速的运动的带电粒子引起的,这一交变电场周围将激发起交变的磁场,而交变磁场周围又激发起交变电场。这种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交替产生,形成电磁场。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 移动所产生 。8. 太阳辐射:太阳是一个电磁辐射源,是遥感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波谱从x射线一直延伸到无线电波,是个综合波谱。太阳辐射的大部分能量集中于近紫外-中红外。到达地球大气外边界的太阳辐射,约30%被云层和其他大气成分反射返回太空。被大气吸收、散射,31%作为直射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9. 辐射亮度:指面源辐射源在单位立体角、单位时间内,在某一垂直于辐射方向单位面积(法向面积)上辐射出的辐射能量。即辐射源在单位投影面积上、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10. 辐照度:面辐射源在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接收的辐射能量,即照射到物体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11. 地面反照率:定义为目标地物的反射出射度与入射度之比,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各方向出射的总辐射能量(M)与入射的总辐射能量(E)之比,常用=M/E。12. 辐射能量:指以电磁波形式向外传送能量,常用Q表示,单位为焦(J)。13. 瑞利散射:引起散射的大气粒子直径远小于入射电磁波波长,出现瑞利散射。大气的气体分子氧气,氮气对可见光的散射属此类。散射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波长越短,散射越强。14. 基尔霍夫定律:在同温度下,物体的辐射力越大其吸收率也越大;即:善于辐射的物体必善于吸收。对于灰体,因其单色吸收率与波长无关,在热平衡条件下不管辐射是不是来自黑体,成立。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最大。对于实际情况,不处于热平衡条件下,只要是漫射灰表面,基尔霍夫定也适用。15. 地物反射波(光)谱: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通常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现。16. 波谱反射率:物体反射的辐射能量占总入射能量的百分比。不同物体的反射率不同,主要取决于物体本身的性质,以及入射电磁波的波长和入射角度。17. 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双向反射是指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方向和反射方向而变化的特性。实际地物的反射都是具有方向性的,是入射方向和观测方向的函数。18. 维恩位移定律:描述物体辐射的峰值波长与温度的定量关系。公式 此式表明,黑体最大辐射强度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T成反比。如当一块铁加热时,随着铁块的逐渐变热铁块的颜色从暗红到橙到黄到白色,向短波变化的现象。19. 中心投影:20. 高光谱遥感:高光谱又称为成像光谱。高光谱遥感指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遥感科学和技术,它的基础是测普学。成像光谱仪能在电磁波谱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区域,获取许多非常窄且光谱连续的图像数据。它为每个像元提供数十至数百个窄波段(通常波段宽度小于10nm)光谱信息,它们组成了一条完整而连续的光谱曲线。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像光谱概念的出现,使光学遥感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高光谱遥感阶段(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21. 定量遥感:定量遥感或称遥感量化遥感研究,主要指从对地观测电磁波信号中定量提取地表参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区别于仅依靠经验判读的定性识别地物的方法。它有两重含义:遥感信息在电磁波的不同波段内给出的地表物质的定量的物理量和准确的空间位置;从这些定量的遥感信息中,通过实验的或物理的模型将遥感信息与地学参量联系起来,定量的反演或推算某些地学或生物学信息。22. 水色遥感:水色遥感技术是利用传感器接受到水面发射的辐射光谱,并且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从而获得水体的一些基本信息的技术。浮游生物中的叶绿素,无机悬浮物和有机黄色物质是决定水色的三要素。关注的辐射光谱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通过水色遥感技术,可以获得水体中影响光学性质的组分的浓度,探测水体表层的物质组成,对于海洋的初级生产力预测、海洋通量研究、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动力学研究、海洋渔业开发和管理服务具有重要作用。23. 辐射校正:利用遥感器观测目标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能量时,从遥感器得到的测量值与目标物的光谱反射率或光谱辐射亮度等物理量是不一致的,遥感器本身的光电系统特征、太阳高度、地形以及大气条件等都会引起光谱亮度的失真。为了正确评价地物的反射特征及辐射特征,必须尽量消除这些失真。这种消除图像数据中依附在辐射亮度里的各种失真的过程称为辐射校正。完整的辐射校正包括遥感器校正、大气校正,以及太阳高度和地形校正。24. 大气纠正:太阳光在到达地面目标之前,大气会对其产生吸收和散射作用。同样,来自目标地物的反射光和散射光在到达传感器之前也会被吸收和散射。入射到传感器的电磁波能量除了地物本身的辐射以外还有大气引起的散射光,消除这些影响的处理过程称为大气校正。校正的方法有:利用辐射方程进行大气校正;利用地面实况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利用辅助数据进行大气校正。25. 色度空间:而色度则是不包括亮度在内的颜色的性质,它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26. 密度分割:又称单波段彩色变换,单波段黑白遥感图像可按亮度分层,对每层赋予不同的色彩,使之成为一幅彩色图像。即按图像的密度进行分层,每一层所包含的亮度值范围可以不同。27. 小波变换(小波分析):是一个时间和频域的局域变换因而能有效地从信号中提取信息,通过伸缩和平移等运算功能对函数或信号进行多尺度细化分析(Multiscale Analysis)。小波变换理论提供了将图像分解成不同尺度组成的一种数学框架。它主要用于决定卷积的特定窗口函数。二维离散的小波变换是将一副图像在每个尺度层上分解为四个组成部分之和。即一个低通滤波和三个高通滤波。每个小波图像都可以通过反小波变换重建原图像。28. 全球定位系统: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是卫星通信技术在导航领域的应用典范,它极大地提高了地球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29. 遥感制图:遥感制图是指通过对遥感图像目视判读或利用图像处理系统对各种遥感信息进行增强与几何纠正并加以识别、分类和制图的过程。遥感图象有航空遥感图象和卫星遥感图象,制图方式有计算机制图与常规制图。30. 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被定义为近红外波段与可见光红波段数值之差和这两个波段数值之和的比值。即NDVI=(NIR-R)/(NIR+R)。应用于检测植被生长状态、植被覆盖度和消除部分辐射误差。31. 遥感影像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像元指单个像元所对应的地面面积大小。瞬时视场角(IFOV)指遥感器内单个探测元件的受光角度或观测视野。IFOV越小,空间分辨率越高。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位置,及波长间隔的大小,即选择的通道数,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光谱分辨率。可见光谱分辨率越高,专题研究的针对性越强,对物体的识别精度越高,遥感应用分析的效果就越好。时间分辨率:遥感探测器按一定的时间周期重复采集数据,这种重复周期,又称回归周期。它是由飞行器的轨道高度、轨道倾角、运行周期、偏移系数等参数所决定的。这种重复观测的最小时间间隔称为时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指遥感器对光谱信号强弱的敏感程度,区分能力。遥感器探测元件在接收光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一般用灰度的分级数表示。即最暗-最亮灰度值间分级的数目-量化级数。32. 空间滤波:一种采用滤波处理的影像增强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空间卷积。目的是改善影像质量,包括去除高频噪声与干扰,及影像边缘增强、线性增强以及去模糊等。分为低通滤波(平滑化)、高通滤波(锐化)和带通滤波。33. 大气窗口: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大气窗口的光谱波段主要有0,3-1.3um: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只有位于大气窗口的波段才能被用于生成遥感图像。34. 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选出较少个数重要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又称主分量分析。就是除去波段之间多余的信息,将多波段的图像信息压缩到比原波段更有效的少数几个转换波段的方法。35. 热红外遥感:指传感器工作波段限于红外波段范围之内的遥感。探测波段一般在0.76-1000微米之间。是应用红外遥感器(如红外摄影机、红外扫描仪)探测远距离外的植被等地物所发射红外特性差异的信息,以确定地面物体性质、状态和变化规律的遥感技术。36. 雷达、激光雷达:雷达意即无线电探测与测距。波长在1cm-100cm。是主动微波遥感传感器,它朝着成像区域发射电磁波能量,记录来自目标物返回的信号及回波信号的强度和时间延迟。它能主动发射能量,不依赖于太阳光及其光照条件,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地获取数据。工作在红外和可见光波段的,以激光为工作光束的雷达称为激光雷达。它由激光发射机、光学接收机、转台和信息处理系统等组成,激光器将电脉冲变成光脉冲发射出去,光接收机再把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光脉冲还原成电脉冲,送到显示器。37. 干涉雷达遥感:指采用干涉测量技术的合成孔径雷达(InSAR),也有称双天线SAR或相干SAR。它通过两条侧视天线同时观测,或一定时间间隔的两次平行观测,来获得地面同一景观两次成像的复图像。由于目标与两天线位置的几何关系,则得到地面目标回波的相位差信号,经两个复图像的复相关形成干涉纹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