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你知道古时候有哪些兵器?,小问题,矛: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器枪头兵器 盾: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的盾牌,自相矛盾,背景知识,“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该书是一部收录了战国时期哲学家韩非及其弟子的作品集。其中记载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启迪人们的智慧,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读一读,矛 盾 戳 夸口 哑口无言 自相矛盾,mo dn Chu,带着三个小问题齐读文章,、故事发生的时间? 古时候(战国时期) 、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 卖矛、盾的人和围观的人,自相矛盾,古时候,有个人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在街上叫卖。他举起矛,向人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接着又举起盾,向人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有人问他:“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人哑口无言,不知怎么回答。,如果“矛”戳穿了“盾”,就说明:“矛”很_,“盾”不 _。 如果“矛”不能戳穿“盾”,就说明: “矛”不_,“盾”很_。,拓展思维,想一想:有没有第3种情况发生啊?,自相矛盾:在文章当中表示楚国人说话前后抵触,后人则用该成语比喻一个人言语、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懂得了什么道理?,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而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同学们身边又有哪些“自相矛盾”例子呢?,说一说,课后,请同学们把“自相矛盾”这个故事说给家人听一听!,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