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 课 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 大学语文教研室 郭秀兰,大 学 语 文,说 课 程 主 要 内 容,一、课程性质作用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实施 四、考核评价方法 五、课程团队 六、教学资源 七、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大 学 语 文,八大职业核心能力,交流表达 数字运用 革新创新 自我提高 与人合作 解决问题 外语应用 信息处理,大学语文,实用写作,沟通交流,口语交际,各种信息载体,大 学 语 文,一、课程性质作用,大 学 语 文,一、课程性质作用,文化基础必修课,注重人文性 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社会人”和“职业人”奠定必要的人文根基,加强工具性 培养学生的交往沟通等语言表达能力、事务处理等实用写作能力,追求综合性,一、课程性质作用,大 学 语 文,课程作用,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形成办文办会办事的综合职业素质,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大 学 语 文,二、教学内容,大学语文,与专业课融合,多次的企业调研,教学内容调整 教学方法改革,院级、市级 精品课,至今,2012年开设,课程定位,大纲的制定,多年的教学实践,09版、11版人才 培养方案,大 学 语 文,二、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的选取,三大 部分,口才 训练,应用文 写作,文学作品 选讲,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 交际能力,注重学生写作实践, 实用文体的写作,培养良好的阅读和欣赏习惯, 提高个人修养,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名称: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 学 语 文,2.构建“23”教学模式,大 学 语 文,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3.课前10分钟:口才训练,演讲口才,求职口才,社交口才,论辩口才,口才 训练部分,大 学 语 文,二、教学内容,4.应用文写作:课内32学时,大 学 语 文,二、教学内容,5.文学作品选讲:公选课,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Your Slogan here,大学生影视艺术欣赏,饮食文化,宋词选讲,杰出人物生平与思想评价,现代职场口才交际礼仪,文学作品选讲部分,大 学 语 文,创设学科互动平台:营造良好写作氛围,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开展案例教学: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多角度开发写作思维,任务驱动 :结合具体任务,实现能力的持续发展,案例法,任务驱动,1.常用教学方法,三、教学实施,大 学 语 文,三、教学实施,2.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大 学 语 文,精选有专业背景、贴近职业生活的案例,通过精心的策划与引导,将能力融入其中,让案例成为知识的载体,与专业融合。,图画 艺术,艺术 文学,文化课为专业服务与专业课相互融合,教学进程与专业合拍,三、教学实施,大 学 语 文,3.学科互动法的实施,三、教学实施,4.任务驱动法的实施,大 学 语 文,知识系统化,任务告知,操练初步,成果展示验收,情境导入,操练深化,三、教学实施,任务驱动法在“消息”写作中的实施,(1)课前口才训练:请学生说说最近学院组织的你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及感受,(2)把这些事写出来上传到校园网,这就是消息的写作,完成任务告知,大 学 语 文,(4)知识系统化,用PPT展示写作要领、注意事项,(5)操练深化,根据情境,小组合作,进行任务训练附:消息写作的材料及自评标准,(6)成果 互评、验收,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点评,总结模板,展示,点评,总结模板,布置新任务,掌握应用文书的撰写,展示,(7)成果展示,大 学 语 文,三、教学实施,三、教学实施,5.课程的教学设计,大 学 语 文,利用 网络工具,利用 校园网,利用 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QQ、微博、博客、论坛等,登录课程网站, 学习、答疑、查资料,网络辅助教学,6.教学手段,大 学 语 文,三、教学实施,(1)学生社团:发表习作,展示自我的舞台 (2)学术报告厅、阶梯教室:开展比赛的舞台,大 学 语 文,三、教学实施,7.实践活动,(3)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大型比赛 (4)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大 学 语 文,三、教学实施,7.实践活动,四、考核评价方法,实施模块考核,评价方式过程化,大 学 语 文,五、课程团队建设,师资结构合理,大 学 语 文,六、教学资源的积累,七、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大 学 语 文,1.课程网站不够完善,网络资源不够丰富; 2.传统教学模式的痕迹还很深。,深深体会:,仓颉的灵感不灭 美丽的中文不老 谢谢大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