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财经大学跨文化管理学期论文浅谈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朱建兴(2011级农村区域发展专业20112207011060)摘要霍夫斯坦特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关键词 文化 差异 起源 地域 风俗 外交 贸易 文化融合1、文化差异的原因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简单以一下几点说明。1.1、文化起源在古代,有四大文明古国,它们分别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 古埃及距今9000多年前,人们在尼罗河河谷定居,开始在岸边建立房屋,并进行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活动。在尼罗河上游河谷地区和尼罗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区分别形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国家,象形文字也在这个时候出现,并沿用了3500余年。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这平原上发展了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城市,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之一。古代印度,又译身毒、天竺。古印度存在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其佛教、文学、哲学、艺术、科学等,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发现的。由于它的遗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的,所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明”。 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中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流。西方一些人把儒家称作儒教。在中国也早有三教之说,其实儒到底是不是宗教也无关紧要,它的内髓确和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它的影响却又不逊色与任何一个宗教孔子在战乱年代提出和平相处,以礼相待。虽然历史更替,但是,孔子的儒家文化还是被延续传承了下来。对多少年后的我们都还有着深刻的影响。后来,由于后起文化的发展,这些古文明部分遭到了入侵,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埃及文明随着希腊罗马的侵入而中止了,巴比伦文明也由于波斯等外族的入侵消失了,印度这个同样被称为东方古国的国度也由于种族的战争而中断了古文明。中国文化和其他的文化的起源不同,从而导致了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异。1.2、地理位置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果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地异也。”春秋时齐国人晏婴在其晏子使楚中如是说。每一种文化状态都会因为植根于不同的土壤以及遇到的成长发展的机遇不同而呈现各自的特点。世界上大约有两百个国家,每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都不同,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1.3、宗教信仰 不同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双方对彼此的文化不了解,可能会导致误解,小的误解使人感到不舒服,而大的误解可能铸成大错甚至引起兵戎相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往往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观念又与双方的宗教信仰与所处的宗教环境有关。例如,西方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很大,伊斯兰国家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中国则受儒教、佛教、道教的影响。欧洲人传统上以信仰基督教为主,有些国家,所有居民名义上都是基督徒。至于教会势力,则更炙手可热,不光垄断了思想文化领域,还操纵政权,左右政局。基督教成为欧洲各国的国教,同时教派之争绵延不断,并导致宗教战争。宗教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虽然历史久远,但是人们的宗教观念淡薄,信教者甚少,全国各派教徒不到一亿人,且多属少数民族。教会一直隶属于政治,从未得势。中国没有国教,更无宗教战争。1.4、风俗习惯 习俗差异是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之一。要深刻地了解习俗差异,就要从文化历史的角度了解这种文化形成的背景,以及这种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精神。以称谓差异为例,称谓大体分为两类:亲属称谓和社会交际称谓。1.4.1亲属称谓的差异(见表)性别英文称谓中文称谓男性女性grandfathergrandmother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性别英文称谓中文称谓男性女性uncleaunt伯父、叔父/姑父、姨夫、舅父伯母、婶母/姑母、姨母、舅母男性女性brothersister兄、弟姐、妹男性女性nephewniece侄子/外甥、表侄、表外甥侄女/外甥女、表侄女、表外甥女男性女性grandsongranddaughter孙子/外孙、表侄孙孙女/外孙女、表侄孙女男性女性brother in lawsister in law姐夫、妹夫、表姐夫、表妹夫、大伯子、小叔子/大舅子、小舅子嫂子、弟妹、表嫂、表弟妇、大姑子、小姑子/大姨子、小姨子男性女性cousincousin堂兄、堂弟、表兄、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男性女性father-in-lawmother-in-law公公/岳父婆婆/岳母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亲属称谓特别复杂,语义功能细密,描述精确。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的称谓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相比之下,西方的亲属称谓则比较简单,指称宽泛,语义模糊,除区分辈份外,亲疏、内外、长幼,甚至性别都可以忽略不计。 汉民族对亲属称谓系统如此细密的语言分割,与强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宗族制度紧密相关;而英语亲属称谓系统的粗疏模糊,与他们简单的核心家庭结构相关。西方文化突出个人、对个人的尊重,强调的是人的独立性和人格的平等,但弱化了亲情,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则被强化。1.4.2社会交际称谓的差异 中西社会交际称谓的共同点是都突出表现了礼貌功能。称谓上的礼貌包括两个方面:敬人和自谦。 汉语的社会交际称谓中大量使用亲属称谓,就是说并无血亲关系的人也称之以亲属称谓,例如大爷、阿姨、叔叔之类称呼随处可见。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强调血缘关系的精神,把并非血缘关系的关系变换成血缘关系,可以迅速地拉近双方的感情距离。汉语的身份类称谓可分为三种:1、姓+职务;2、姓+职称(职衔、学衔);3、姓+职业。类似赵院长、李律师之类称谓在汉语环境中司空见惯,即使不了解对方的身份,也可以师傅、老师之类称呼。英语环境中,此类称谓较少,多见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可以是衔称+姓氏,也可以是衔称+教名。例如President Bush;Father White等等。2、 文化差异的影响 文化差异的影响方面也多不胜数,在这里我就简单列举其中几例来加以说明。 2.1、对教育的影响 读过一篇文章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案例“中国教师与美国教师对待学生考试交白卷的两种不同的态度”作者希望通过讨论“中国教师给交白卷的学生零分”与“美国教师给交白卷的学生50分诚实分”这两种不同的教育行为来剖析和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还有新闻记载了一个让每个中国人都听来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位母亲由于管教儿子,因而被政府以“儿童保护”的名义剥夺她对自己子女的监护权。这种差异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我认为文化的差异性要求我们大力的发展适合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认清文化差异性是我们可以更清楚我们教育的问题症结,并通过教育来改变我们的文化。真正的达到教育的真正目标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2.2、对国家外交的影响 2013年,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产生以后,中国对外的政策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习总书记,李总理,多次访问了很多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访问期间,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的地点在美国的一个农庄。着也是外交的新方式,此外在访问其他国家的时候总会尊重其访问国的文化,例如其夫人着访问国特色服饰等。因此,文化差异在外交上面表现的影响非常大,比如,在西方一些国家,对颜色的看法很看重,有些颜色是他们文化中的禁忌。对其他国家的文化的尊重才是外交的一个好的开始。2.3、对贸易的影响 文化差异影响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2.3.1、价值观念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对时间、变革、物质财富、风险等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态度, 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在国际贸易中,明智的做法是预先了解当地购买者的态度和价值观,并据此设计产品和组织推销。价值观不同,人们的消费倾向也有区别。西方国家许多人追求个人生活的最大自由,注重现实生活的感官享受,及时享乐,花钱痛快。而东方人则讲究节俭、朴素,为未来的考虑往往超过对现实生活的考虑,在收入相等情况下,储蓄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3.2、语言文字的差异语言是传递信息和思想最基本的工具,是文化差异中显性的部分。企业在同东道国打交道时,经常会碰到语言障碍,这种障碍导致沟通不畅甚至产生误解,使跨国营销出现困难。我国产品在出口中就曾出现过这样的反面案例。中国的著名牙膏品牌“蓝天”直译成英文“Blue Sky”,而这在英语俚语中是“呆坏帐”的意思,与中文的美好含义大相径庭,销路自然不好。在国际贸易中,了解东道国的语言习惯必不可少。营销人员要充分了解语言文字的差异,在向顾客介绍产品以及了解顾客的需求时都要用顾客所熟悉的语言进行有效的沟通,选择消费者乐于接受的语言文字。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甚至决定了销售方在东道国销售的成功与否。为了消除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采取一定的策略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深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3、文化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是完全不同质的两种文化,这种不同不仅仅由于两种文化的模式和形态不同,更由于两者还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上的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文化、农业文化,西方近代文化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文化。西方近代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相比是一种高势能文化,它传入中国后必将对封建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以巨大的冲击,最终的结果是动摇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根基。因此,当西方文化传播进中国后,必然要引起封建势力的顽强抵抗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冲突。因为,从封建的伦理纲常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出发,是很难接受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的。 与中西文化冲突相对应的是中西文化的融合。这种融合也贯穿近代社会始终。如果文化冲突是不同质的文化相遇后所发生的排斥现象的话,那么文化的融合则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整合。发生在中国近代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为,中国文化主体在保持其基本民族形式和某些民族精神的前提下,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整合。例如,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提出的“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的思想,严复主张“必将阔视远想,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而后得之”;孙中山则强调说“发扬吾国之文化,且吸收世界文化而光大之,以其与诸民族并驱与世界。这些都是近代思想者对文化融合重要性的基本看法。 随着世界上各个国家联系的日益密切,文化交流的频繁,中西方文化日益的融合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伦、人道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的价值观,提倡相互尊重、相互谅解,强调个人与组织统一的伦理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无疑是对现代西方社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