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录一:研究匀变速直线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运动三:验证力的平行形定则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五:动能定理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九: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万用表)测电阻十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实验目的 1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二、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是计时的仪器,使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每隔0.02s打一次点。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46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220V。 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由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若两连续相等时间间隔(打点周期)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连续相等时间间隔(打点周期)内位移之差为恒量(不为零),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由纸带求物体运动速度 物体打下某点时的速度等于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A、B、C、D为纸带上实际点,打点周期为T,则打下C点时速度为(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根据得,因此加速度测量值为利用图象法求加速度:先根据,求出第n点时速度,再作出v-t图象,求出该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加速度:三、实验器材 1打出纸带所需的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和学生电源(获取4-6V交流电源)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 2. 拉动纸带所需的器材;钩码;导线;细绳; 3固定打点计时器所需的器材: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 4打出纸带后测量长度所需的器材:毫米刻度尺(读数时注意有效数字)四、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_后,将其一端夹在小车尾部正中央。把小车靠近_。在小车前端系上细绳,_,且细绳长度略短于定滑轮离地的高度。细绳跨过滑轮,挂上_。3_适时阻止小车与滑轮相碰和使钩码落地。及时断开电源。4_5选择点迹清晰、没有漏电的纸带,舍弃开头点子比较密集的一段,把每打五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时间间隔T=_:确定恰当的计数点,并标上序号0、l、2、3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记作【参考答案】 四、2限位孔;打点计时器:细绳、纸带与木板平行;钩码; 3闭合电源开关,待打点计时器工作正常后释放小车; 4更换纸带,按上述要求重复实验三次; 50.1 s:五、=(代入数据)五、实验结论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的值,求出加速度的平均值=_,就是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六、实验注意事项 1.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2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定滑轮相撞,纸带打完后即时断开电源。 3每打完一条纸带,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 4应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把计时器打出的5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选取的计数点不得少于6个。运动开始时打下的第1个点不宜作为计数的起点。 5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到计数点O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6注意所选取的相等时间间隔T的大小及所测位移S. 7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并学习所用的科学的方法。二、实验原理 弹簧受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这样弹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定外力得出(可以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弹簧的伸长量可用直尺测出。多测几组数据,用列表或作图的方法探索出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三、实验器材 1固定弹簧所需器材:弹簧;铁架台; 2使弹簧形变所需器材:钩码; 3:测量弹簧的长度所需器材:刻度尺; 4作FX图像所需器材:坐标纸。四、实验步骤 1将弹簧悬吊在铁架台上,让弹簧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_。 2将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下端,_和_ ,并填入表格内。 3改变悬挂钩码的质量,重复实验过程多次。 4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以弹簧的弹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描点,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 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根据图线写出弹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式。 6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五、实验结论 由上面的函数图像(应该是过原点的直线),可得出的函数关系式是F=10x(N)(10为劲度系数的数值,应根据图像的斜率求出),文字表述为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成正比。六、实验注意事项 1所挂的钩码不能过重,以免弹簧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2每次增减钩码测有关长度时,均需保证弹簧竖直悬挂及钩码不上下振动而处于静止状态,否则,弹簧弹力将可能与砝码重力不相等; 3每次所挂的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点,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 4建立直角坐标系时,两轴上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量值要适当,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按照各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做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参考答案】四、l在弹簧不挂钩码时的原长l0; 2在平衡时测量弹簧的总长;记录钩码的重力;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形定则一、实验目的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二、实验原理 该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和另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到了等效的思想。三、实验器材 方木板一块、白纸、橡皮条、图钉(几个)、细绳套(两个)、铅笔、弹簧秤(两只)、三角板、刻度尺、量角器。其中主要工具的使用: 弹簧秤(两只):弹簧秤测两个分力的大小和等效合力的大小 三角板、刻度尺:作力的方向时画线和用一定比例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量角器:测量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得到的合力F与用一个弹簧秤直接拉出的合力F,的夹角。 细绳套:通过描下细绳的方向来记录力的方向 点拨:测力计可以只用一个,分别测出两个分力,虽然操作很麻烦但可避免两个测力计的不一致性带来的误差。四、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 3.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 _(如图所示)。 4、用铅笔描下_和_,并记录_。注意在作用弹簧秤的时候,要使细绳与木板平面_。 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位置O)沿着两条绳套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_的图示,以F1和F2为邻边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为_的图示。 5、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_,记下_和_,用刻度尺从O点按选定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_的图示。 6、比较 _,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_和_是否_。 7、改变两个力F1、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比较每次的F与F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实验记录:项目次数分力F1(N)分力F2(N)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量出合力F用一个测力计直接测出F1 、F2的合力F,F与F的夹角(度)l2.023【实验步骤答案】:4、O点的位置、两条细绳的方向、弹簧秤的读数、平行。 这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合力F。 5、位置O、弹簧秤的读数、细绳的方向、这只弹簧秤的拉力F。 6、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大小、方向、相同。五、实验结论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量出两个分力Fl、F2的合力F与用一个弹簧秤直接测出的合力F_,。则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 【实验结论答案】:在误差范围内是相等的六、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首先检查弹簧秤的零点是否正确,观察测量范围、单位、最小分度值,测量时要防止摩擦(即要防止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和刻度板末端的定向孔发生磨擦),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对刻度,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2、选用的弹簧秤应具有相同的规格,性能要相同,为了保证这一点,可将两弹簧秤相互钩在一起,向相反的方向拉,如示数相同则可同时使用,否则应用其中一个弹簧秤进行读数。 3、本实验操作时应使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与木板平行,以保证它们都在同一平面上。 4、在本实验中,以橡皮条的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来衡量力的作用效果,因此,在同一次实验中应使两种情况下结点达到同一位置。 5、为使橡皮条有明显的伸长,弹簧秤的读数应尽量大一些,但不要超出量程(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同时合力不至于过大或过小,两测力计所拉线之间的夹角要适中(经验得知两个分力Fl、F2间夹角过大或过小,用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出的合力F的误差也越大),一般在6001200之间较为合适: 6、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每条细线方向的方法是使视线通过细线垂直于纸面,在细线下面的纸上用铅笔点出两个定点的位置,并使这两个点的距离要尽量远些。 7、画力的图示时;标度(单位长度所表示力的大小)的选取应恰当并将此标度标注在图上。严格按几何作图法求合力。七、误差分析 本实验的误差的主要来源除了弹簧秤本身的误差外,还来源于读数误差和作图误差,如: 用两个测力计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测力计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两个测力计的水平分力的实际合力比由作图法得到的合力小。 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测力计的方向画得不准,造成作图的误差。 作图比例不恰当造成作图误差。 因此,本实验首先要对弹簧秤的准确与否进行检查,读数对眼睛一定要正视,要按有效数字正确的读数和记录,两力的对边一定要平行。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越大,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