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13题。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地表径流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ABCD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3在所列的哈尼族文化习俗中,对农业生态起着重要促进作用的是A新年祭祀树神 B长街酒宴庆新年 C稻田养鱼 D土司制度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45题。4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 B C D5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A B C D右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题。6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下图中的甲、乙两图。据此完成78题。7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A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B乙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8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地区相似,则该地A自然带为热带疏林草原带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9.下图为澳大利亚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A水系的分布特征 B地形的东西差异C热带荒漠的分布 D矿产的分布特点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据此完成1 011题。10图中为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11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12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较高 B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太阳辐射强,气温高13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14.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可能出现A热带草原带B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雨林带D针阔混交林带15.该山地南坡永久冰雪带下限的海拔高度比北坡低,是因为A北坡降水较少,积雪量少于南坡B南坡植被茂密,地面昼夜温差小C北坡气温较低,地面辐射强度小D南坡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6题。16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C从西向东逐渐升高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第17题。17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2013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据此完成1819题。1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人口死亡率低最低的是西藏B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C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D出生率、死亡率均高的是宁夏19从图中可以看出A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较高的出生率、较低的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B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北京低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D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土地承载指数是指人均粮食消费标准量(400kg)与人均粮食产量之比,下图示意我国1949年2009年人口数量和土地承载指数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2021题。2019492009年期间,影响土地承载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数量 B科学技术C市场需求 D交通运输21目前我国土地承载指数区域差异巨大,下列应对措施合理的是A增加荒地开垦B鼓励人口流动C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D提高机械化水平(2013浙江卷)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据此完成2223题。22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5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23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BCD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2425题。24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5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2627题。26. 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27. 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19822007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据此完成第28题。28. 导致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原因有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外来青壮年的大量涌入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A B CD下面分别为我国A市人口年龄结构图(M为2004年资料,N为2014年资料)、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从业人员构成图。据此完成2930题。29. 该市老年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出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自然灾害频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ABCD30. 有关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C产业结构影响到了迁入人口性别结构D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工业结构的升级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和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自然带是_带。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为基础的。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为基础的。32.(14分)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33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目前乙国主要的人口问题是_,解决措施有哪些?(6分)(2)请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6分)(3)分析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甲国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永春一中高一年3月月考地理参考答案(2019.3)一、选择题(60分)1-5 ACAAB 6-10 CADCA 11-15 CBCDA 16-20 BDCDB 21-25 DDCCB 26-30 DBADC二、非选择题31.(10分)(1)整体(2)西风带;(3)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4)纬度;热量;干湿度地带;水分32.(14分)(1)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的纬度不同,获得的热量不同。(6分) (2)水分差异:B、C、D三地水分依次递减。 原因: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处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区;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极低,因此降水量最低。(8分)33.(16分)(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