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害虫生物防治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害虫生物防治 (英文):Biological Control of Pest课程编号:13371139课程学分:2.0课程总学时: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1) 本课程内容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总论,讲述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内容、重要性、发展史、途径和方法等;害虫的发生规律,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2) 第二部分是“以虫治虫”,阐述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昆虫及其他捕食性生物的类群及其生物学;生物防治的三个途径;天敌调查研究方法及天敌作用的评价等。(3) 第三部分是“以菌治虫”,讲述病原微生物类群、致病机理、制剂生产及其利用以及害虫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方法等。三、教学目标与要求(4) 本课程重点讲述了害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种类及防治方法。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重点掌握主要害虫天敌防治害虫的原理和方法。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一) 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第一章 绪论(2学时)1 讲授内容(5) 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和内容;(6) 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性;(7) 生物防治的发展史;(8) 国内外研究应用成果和发展趋势;(9) 生物防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2 讲授重点(1) 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性;(2) 生物防治的途径和方法。3 讲授方法(1)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着重指出有狭义(传统的)和广义之分,研究内容分条介绍;(2)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性着重讲述化学农药的副作用;(3) 生物防治的发展史分四个阶段讲;(4) 国内外研究应用成果重点讲述国内在“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方面,特别是我国从1975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不局限于课本);(5) 列表归纳生物防治的途径和方法。第二章 害虫防治理论基础(2学时)1讲授内容(1) 害虫的概念;(2) 害虫的发生规律;(3) 农业生态系统的运动和发展;(4) 天敌的排除效应;(5) 害虫防治方法的选择。2讲授重点(1) 害虫的发生规律;(2) 农业生态系统的运动和发展3讲授方法(1)害虫的概念强调真正需要防治的害虫只占总数的1;(2)通过分析害虫种群数量变动的内外原因来说明害虫的发生规律,并结合天敌对害虫的跟 随现象讲述天敌效能的概念;(3) 以对水稻田昆虫生命网的分析说明对农田生态系统要有一个整体的动态的观点;(4) 天敌的排除效应讲明概念及天敌排除的方法;(5) 害虫防治方法的选择着重指出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的性质及优点和缺点。第三章 寄生性天敌(2学时)1 讲授内容(1) 寄生性天敌昆虫的概念及目和科、寄生昆虫与捕食昆虫的区别、寄生昆虫的类型、寄生 现象;(2) 寄生蜂和寄生蝇的外部形态、成虫习性、重要类群和利用途径;(3) 寄生性捻翅目、鞘翅目、鳞翅目。2 讲授重点(1) 寄生昆虫的类型及各种寄生现象的区别;(2) 寄生蜂成虫习性。3 讲授方法(1) 寄生昆虫与捕食昆虫的区别以表格形式通过挂图展示;(2) 通过列表归纳并举例说明各种寄生现象;(3) 寄生蜂成虫寻找寄主的习性结合挂图讲;(4) 寄生蜂和寄生蝇的外部形态及重要类群在实验课中结合挂图和标本讲。第四章 捕食性天敌(2学时)1讲授内容(1) 捕食性昆虫的类型、取食方式与常见类群;(2) 农田蜘蛛的作用、优点、形态、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及常见种类;(3) 捕食螨的利用及生物学特性;(4) 食虫益鸟的主要种类及作用、保护和招引;(5) 食虫两栖类的习性、类群、保护和利用。2讲授重点(1) 捕食性昆虫;(2) 农田蜘蛛和捕食螨。4 讲授方法(1) 本章内容不难,只作一般讲述,重点让学生了解捕食性天敌有哪些类群;(2) 捕食性昆虫的类型分别按照捕食对象的广泛程度和成、幼虫是否都捕食来划分;(3) 捕食性昆虫常见类群、农田蜘蛛的外部形态及常见种类在实验课中结合挂图和标本讲;讲蜘蛛的外部形态时要指出蜘蛛与昆虫及螨类的主要区别。第五章 昆虫病原微生物(4学时)1 讲授内容(1) 昆虫的传染病和流行;(2) 昆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类群;(3) 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的作用机制。2 讲授重点(1) 症状和病征、致病性和致病力、败血症和毒血症、外毒素和内毒素等概念的区别;(2) 病原微生物对昆虫的侵染途径;(3) 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机制。3 讲授方法(1) 昆虫的传染病和流行一节重点讲昆虫流行病的特点和影响因素;(2) 讲症状和病征、败血症和毒血症、致病性和致病力等概念时要举例说明;(3) 病原微生物(以昆虫病原真菌为例)对昆虫的侵染机制结合图和实物讲;(4) 扼要介绍昆虫病原微生物(原生动物、线虫、立克次体、放线菌)的一般特性及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5) 归纳介绍微生物杀虫剂的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病原微生物的增殖方法着重指出适用对象和所用材料。第六章 利用天敌防治害虫的基本方法(4学时)1 讲授内容(1) 害虫天敌的保护与助长(包括保护天敌对害虫种群数量控制的重要作用、害虫天敌保护助长的基本方法);(2) 天敌的大量繁殖与散放(包括天敌昆虫大量繁殖的基本方法、几种生物防治上常用天敌的繁殖与散放);(3) 天敌昆虫的助迁、移殖和引进。2 讲授重点(1) 害虫天敌保护助长的基本方法;(2) 天敌昆虫大量繁殖的基本方法;(3) 天敌昆虫引进一般经验和技术。3 讲授方法(1) 通过害虫再猖獗和次要害虫大量发生的原因分析来说明保护天敌对害虫种群数量控制的重要作用;(2) 通过列举实例来说明害虫天敌保护助长及大量繁殖的基本方法并将方法归类;(3) 生物防治上常用天敌的繁殖与散放以赤眼蜂和捕食螨为代表重点讲述,黑青小蜂、草蛉、蚜茧蜂指导学生自学;(4) 分别以助迁七星瓢虫防棉蚜、移殖白虫小茧蜂防治紫胶白虫为例来说明天敌昆虫的助迁和移殖;(5) 天敌昆虫的引进要归纳引进成功的经验及引进天敌的一般技术程序。第七章 害虫天敌调查研究方法(3学时)1 讲授内容(1) 天敌(昆虫、螨类、蜘蛛)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2) 害虫天敌调查研究方法;(3) 害虫天敌作用的评价方法。2 讲授重点(1) 天敌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2) 鳞翅目卵的天敌调查;(3) 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3 讲授方法(1) 天敌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分别介绍采集用具和采集方法,归纳出标本类型、适用对象和制作方法、保存方法;(2) 扼要介绍螨类及蜘蛛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方法及标本邮寄鉴定要点;(3) 卵期、幼虫期和蛹期天敌调查着重指出怎样识别被寄生者与未被寄生者;(4) 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一节先介绍生命表和种群趋势指数两个概念,再以具体的害虫生命表挂图讲解排除作用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5) 赤眼蜂对稻卷叶螟的控制作用一节指出校正死亡率与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所表示的含义不同;杀虫剂对褐稻虱种群的动态作用等内容指导学生自学。第八章 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4学时)1 讲授内容(1) 昆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类群;(2) 苏云金杆菌类群;(3) 苏云金杆菌的毒素和致病机理;(4) 苏云金杆菌的生产和应用。2 讲授重点(1) 苏云金杆菌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2) 苏云金杆菌毒素和致病机理。3 讲授方法(1) 举例讲解专性、兼性和潜势病原细菌的概念及作为微生物杀虫剂必备的属性;(2) 扼要介绍金龟子乳状病芽孢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的应用;(3) 结合挂图讲解苏云金杆菌的形态;强调苏云金杆菌不同变种或菌株对昆虫的致病性和致病力不同;(4) 苏云金杆的毒素重点讲晶体毒素的形态、成分及其基因;(5) 苏云金杆菌的致病机理着重讲解丁体内毒素对鳞翅目幼虫的致病机理,以带箭头的路线图形式表示毒素的致病过程,并指出鳞翅目幼虫食入晶体后的不同反应类型;(6) 扼要介绍热稳定外毒素的致病机理、含BT毒素的转基因作物的利用、害虫对BT内毒素的抗性;(7) 苏云金杆菌的生产简要介绍液体深层发酵和半固体发酵中三级扩大培养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8) 苏云金杆菌的应用简要介绍使用方法和影响菌效的因素。第九章 昆虫病原真菌的利用(2学时)1 讲授内容(1) 昆虫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2) 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3) 真菌制剂的生产和应用。2 讲授重点 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3 讲授方法(1) 简要介绍昆虫病原真菌的一般特征及主要类群;(2) 虫霉只讲其寄主范围、引起的疾病和最显著的鉴定特征;(3) 重点讲述引起昆虫僵病的半知菌中的白僵菌和绿僵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在课堂上展示几种重要虫生真菌如白僵菌、绿僵菌、拟青霉、莱氏野村菌等的平板或斜面培养物及它们所引起的僵虫的形态特征;(4) 以白僵菌或绿僵菌为例讲述虫生真菌的侵染过程,并指出只有当真菌完成了哪四个过程才算完成了对寄主的入侵;(5) 真菌制剂的生产只简要介绍白僵菌的三种生产方法;(6) 真菌制剂的应用介绍真菌制剂的优点和缺点、应用概况、使用方法、影响因素及对策。第十章 昆虫病毒的利用(2学时)1 讲授内容:(1) 昆虫病毒的类群;(2) 重要昆虫病毒概述;(3) 昆虫病毒的生产和应用。2 讲授重点:(1)昆虫病毒的侵染活动;(2)核型多角体病毒。3 讲授方法(1) 昆虫病毒的类群简要介绍病毒的基本特征(包括病毒的概念、一般构造、侵染活动)、主要类群及诊断鉴定;(2) 重要昆虫病毒概述讲述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特征、理化性状以及对昆虫的侵染过程;(3) 颗粒体病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略讲或指导学生自学;(4) 昆虫病毒的生产重点讲述病毒可湿性粉剂和液剂的制备;(5) 昆虫病毒的应用介绍应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的一般情况及其局限性。第十一章 害虫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方法(2学时)1 讲授内容(1) 病体的收集和材料的保存;(2) 病原微生物的分离、提纯与鉴定;(3) 病原微生物优良菌株的筛选和致病力的保持和提高;(4) 微生物杀虫剂产品质量测定。2 讲授重点 病原微生物的分离、提纯与鉴定3 讲授方法(1) 病体的收集和材料的保存着重讲述病死虫体保存的几种方法;(2) 病原微生物的分离、提纯与鉴定讲述虫体表面消毒的几种方法、介绍几种常用人工培养基及其适用对象、病原细菌及真菌的一般分离方法、病毒包涵体和粒子的提纯;病原微生物显微镜检查介绍几种染色方法(吉姆萨染色、革兰氏染色、石炭酸复红染色等);(3) 昆虫病原微生物致病性试验讲述供试昆虫的饲育注意事项与接种方法;(4) 讲述通过筛选、改变培养条件、虫体移接及诱变等办法来改变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5) 讲述病原微生物保存和复壮的常用方法;(6) 微生物杀虫剂产品质量测定讲述病原的计数测定方法和生物测定步骤。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成绩考核于课程结束时,由专家或任课教师命题,闭卷考试。本课程考核成绩由卷面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卷面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提问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教材: 赵修复主编,害虫生物防治(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主要参考书:1)蒲蛰龙主编,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