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床三基测验内分泌- 8 - / 8 作者: 日期:2016年三季度内分泌科专科培训测试科室:_姓名:_得分:_一、单5选1 (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1.(2分) 诊断心绞痛型冠心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 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0.1mV以上B. 静息时心电图表现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C. 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mV以上,持续1分钟D. 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E. 冠状动脉造影示管腔缩小70%75%2.(2分) 心绞痛诊断的最重要依据为A. 典型症状B. 运动平板C. 静息心电图D. 冠状动脉造影E. 心肌核素成像3.(2分)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依据是A. 多伴有斑块破裂B. 多数急性心肌梗死尸检证实为冠状动脉栓塞C. 斑块严重狭窄D. 多伴有斑块内出血E. 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4.(2分) 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 血液病 B. 高血压C. 脑血管畸形 D. 颅内动脉瘤 E. 溶栓治疗以后 5.(2分)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A. 心脏破裂B. 心力衰竭C. 低血压休克D. 心律失常E. 栓塞6.(2分) 心绞痛发生的原因和诱因不包括A. 主动脉瓣狭窄B. 肥厚型心肌病C. X综合征D. 二尖瓣狭窄E. 冠状动脉畸形7.(2分) 血中直接调节胰岛素分泌而且经常起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是A. 游离脂肪酸B. 血糖浓度C. 肾上腺素D. 胃肠道激素E. 血酮体浓度8.(2分) 男性,60岁,近1个月来每天午睡或夜间2点发生胸骨后压迫性疼痛,每次持续20分钟,含硝酸甘油5分钟缓解,临床诊断变异性心绞痛,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的改变应是A. 有关导联的ST段抬高B. 有关导联的ST段下移C. 心电图无变化D. 有关导联T波倒置E. 有关导联有异常Q波9.(2分) 依据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糖尿病选用A. 全血血糖B. 血浆血糖C. 糖化血红蛋白D. 尿糖定性E. 24小时尿糖定量10.(2分) 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哪项不正确A. 非特异性ST-T改变B. 静息心电图半数以上正常C. 发作时原倒置T波可以直立D. 心电图ST-T动态变化是诊断冠心病的主要依据之一E.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以出现Q波11.(2分)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时,最好采用A. 肾上腺素B. 异丙肾上腺素C. 阿托品D. 临时心脏起搏器E. 地高辛12.(2分) 瘫痪是A. 因疼痛而不能活动B. 肌张力增高肢体僵硬不能活动C. 自主运动时肌力减退或消失D. 四肢震颤以致肢体活动困难E. 因共济失调不能独立行走13.(2分) 2型糖尿病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A. 极度肥胖B. 长期摄糖C.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D. 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E. 老年14.(2分)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病4小时入院,首选以下哪项治疗A. 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B. 静脉注射硝酸甘油C. 急诊介入治疗(PCI)D. 尿激酶溶栓治疗E. 静脉注射复方丹参15.(2分)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Q波心肌梗死)之间主要的差别是A. 心绞痛的严重程度B. 斑块表面是否存在血栓形成C. ST段压低持续的时间D. 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E. 肌钙蛋白显著增高(0.5ng/ml)16.(2分) 男,50岁。1年前发生急性心梗,下列哪项对心肌坏死的诊断最可靠A. ST段压低B. 冠状TC. T波高大D. 病理性Q波E. 低电压17.(2分) 糖尿病眼底病变中,出现哪一种情况最易引起失明A. 微血管瘤B. 新生血管破裂C. 硬性渗出物D. 软性渗出物E. 视网膜出血18.(2分) 中年女性,确诊2型糖尿病半年,给予饮食干预和二甲双胍口服治疗。复查空腹血糖5.2mmol/L,三餐后2h血糖分别为8.3mmol/L、9.8mmol/L、8.9mmol/L,下一步最合理的治疗是A. 改用胰岛素治疗B. 改用TZD类药物治疗C. 改用磺脲类药物治疗D. 加用磺脲类药物治疗E. 加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9.(2分) 下述哪项最不可能是心绞痛发作A. 多无阳性体征,但发作时可以闻及收缩期杂音B. 发作时血压多数升高,也可下降C. 疼痛呈游走性D. 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E. 可以表现为与活动相关的咽痛20.(2分) 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心肌酶是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B.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C. 肌酸激酶(CK)D. 乳酶脱氢酶(LDH)E. 谷氨酰转移酶(-GT)二、串5选1 (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每组2题共用题干,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男性,48岁,剧烈胸痛2小时,呈闷痛,查心电图示V1V5 ST段抬高0.3mm,T波倒置。21.(01) (2分) 该患者应首选何种治疗方法A. 尿激酶溶栓B. r-tPA溶栓C. 链激酶溶栓D. 直接介入治疗(PCI)E. 静脉注射硝酸甘油22.(02) (2分) 如果该患者被送往基层医院应首选下述何种治疗方法A. 复方丹参注射液B. 参麦注射液C. 尿激酶溶栓D. 静脉注射硝酸甘油E. 皮下注射吗啡解除胸痛23.(03) (2分) 如果该患者发生休克下述何种治疗方法最有效A.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B. 多巴胺C. 多巴酚丁胺D. 补充血容量E. 去甲肾上腺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5日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出冷汗,不能平卧,查体心底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24.(01) (2分) 最可能的原因是A. 感染性心内膜炎B. 急性主动脉夹层C. 室间隔破裂D. 二尖瓣后乳头肌断裂E. 可能不是杂音,而是心包摩擦音25.(02) (2分) 最有效的治疗应该是A. 洋地黄类药物B. ACEIC. 利尿剂D.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E. 循环支持下外科手术三、单5选1 (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每题仅一个选项正确)26.脑栓塞最常见于A. 大脑前动脉 B. 大脑后动脉 C. 大脑中动脉 D. 视网膜中央动脉 E. 椎-基底动脉 27.高血压脑病的血压突然升高通常在A. 舒张压110mmHg,或血压140/90mmHgB. 舒张压120mmHg,或血压150/90mmHg C. 舒张压120mmHg,或血压160/100mmHg D. 舒张压130mmHg,或血压170/110mmHg E. 舒张压140mmHg,或血压180/120mmHg 28.一脑出血患者,若无高热、多汗、呕吐及腹泻等症状,则每日的入液量一般是A. 20003000ml B. 尿量+500ml C. 尿量+800ml D. 尿量+1000ml E. 15002500ml 29.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目的是A. 改善神经功能的缺失B. 保护脑细胞 C. 增加再灌注 D. 预防复发 E. 扩张血管 30. 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机制是A. 脑内动脉外膜不发达,管壁较薄,易致破裂B. 动脉硬化内膜粗糙,形成内膜溃疡,在高血压作用下而血管破裂 C. 在高血压基础上,合并脑内动静脉畸形,易出血 D. 高血压可使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形成微动脉瘤导致破裂 E. 实质上是脑内静脉循环障碍和静脉破裂 四、问答 (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回答下列问题,有计算时应列出公式、算式及计算步骤)31.(10分)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适应证。32. (10分) 糖尿病的并发症。33. (10分)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及作用机制。34.(10分) 心绞痛严重程度的分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参考答案-一、单5选1 (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01.E02.A03.E04.B05.D06.D07.B08.A09.B10.E11.D12.C13.D14.C15.E16.D17.B18.E19.C20.C二、串5选1 (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每组2题共用题干,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21.D22.C23.A24.D25.E三、组5选1 (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每组试题与5个共用备选项配对,可重复选用,但每题仅一个正确)26.C27.E28.B29.C30.D四、问答 (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回答下列问题,有计算时应列出公式、算式及计算步骤)31.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导联0.1mV),或病史提示AMI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起病时间12小时,患者年龄75岁,经慎重权衡利弊仍可考虑。ST段抬高性MI,发病时间已达1224小时,但如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广泛ST段抬高者也可考虑。32.糖尿病并发症见表2-5-8。33.促胰岛素分泌剂:A.磺脲类作用机制:作用于胰岛细胞膜上的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从而刺激胰岛素分泌。B.格列奈类是一类快速作用的胰岛素促泌剂,其作用机制与磺脲类药物类似。双胍类作用机制:抑制肝葡萄糖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同时该药可使T2DM患者体重减轻,血脂谱改善,延缓或改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噻唑烷二酮类作用机制: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