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5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5页 / 共55页
第6页 / 共55页
第7页 / 共55页
第8页 / 共55页
第9页 / 共55页
第1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主要区位因素,(1)工业概况: 概念: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采掘工业( 采煤、采铁),加工工业(钢铁、机械); 按产品性质分:重工业(钢铁、机械),轻工业(食品、服装)。,(1)工业概况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工业投入,工业产出,1、主要区位因素,1、主要区位因素,(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原料 水源 土地,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运输 劳动力 动力 技术 政策 资金,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用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近河湖分布,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拥有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很大,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考虑接近能源供应地,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吸引力,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2、主要工业区位类型,(1)工业选址一般原则(经济利益方面): 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 主导区位因素,技术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动力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原料导向型工业,根据主导区位因素的不同,2、主要工业区位类型,(2)主要工业区位类型,1、原料导向型工业,2、市场导向型工业,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3、动力导向型工业,5、技术导向型工业,接近原料产地,接近消费市场,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站、水电站),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制糖工业 水产品加工业 水果罐头加工业,啤酒厂 家具制造业,飞机 集成电路 精密仪表,服装工业 电子装配工业,有色冶金工业,2、主要工业区位类型,(2)主要工业区位类型,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纺厂、汽车制造厂等,接近消费市场,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正在加强,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越来越取 决于人才 和交通,工业区位因素中某些特殊案例的分析,2、主要工业区位类型,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主要工业区位类型,2、主要工业区位类型,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区位因素中某些特殊案例的分析,(2)主要工业区位类型,1、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交通的改善,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2)表现: 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的影响逐渐减弱; 科技、市场、劳动力素质、信息的通达性、交通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 环境质量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政策也成为重要的因素; 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心理因素及乡土感情已成为重要区位因素之一,有时甚至成为主导因素。,1、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鞍钢区位,宝钢区位,1、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试分析鞍钢与宝钢的区位条件; 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优势区位条件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接近消费市场。,优势区位条件 接近消费市场; 便利的交通运输(水运)。,1、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上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思考: 钢铁工业布局时的主导区位因素有何变化? 近煤炭(燃料)近铁矿石(原料)近沿海、市场,例:右图中的数据表示不同产业部门的投入情况。读图回答: (1)产业部门的区位趋向于 A.能源动力基地 B.沿海港口区 C.环境优美地区 D.城市商业区 (2)图中示意的工业产业 不可能是 A.航空航天业 B.煤炭开采业 C.制糖业 D.服装加工业 (3)在技术投入的推动下,产业部门的发展趋势是 A. B. C. D.,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远离居民区和农田,工厂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例1:下图为某城市一年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及该市工业区规划图。图示地区工业布局合理的是 A. B. C. D.,例2: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 厂,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 区位因素上看,该工业 属于 导向型工业。 试分析回答该工业在此 处布局的区位优势。,炼铝,动力,附近有煤矿、铝土矿、火电站,接近原料、燃料(能源)地;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临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例2: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 (2)图中乙处为以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 优势是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运输便利 D.科技发达,例2: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 (3)该城市计划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选在何处更好?并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 的主要依据。,。 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雄厚;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受污染小;地势较高,处于河流上游,环境条件较好。,1、工业联系,生产上的联系; 空间上的联系; 信息上的联系。,2、工业集聚,(1)形成: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聚集起来。 (2)优势: 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3、工业地域,分类: 按形成: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的工厂自发的在地理上相互接近,以降低生产成本。)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先建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如:我国许多地方的新兴技术开发区) 按性质: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特点:面积广,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钢铁城:鞍山、包头、马鞍山、芝加哥(美国)、福山(日本),石油城:大庆、克拉玛依、阿伯丁(英),汽车城:长春、十堰、底特律,特点: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如:面粉厂、制糖厂、糕点厂、糖果厂,例:我国鞍山、攀枝花、马鞍山等钢铁工业城市是由于 A.只存在空间联系而形成的工业地域 B.先建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建成的工业地域 C.一些钢铁厂为降低成本,近距离集聚而形成 D.工业地域的扩展而形成的,1、工业分散,原因: 在各地寻找最优区位; 目的: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形成: 轻、薄、短、小的电子元件生产厂与组装厂之间的分散; 大型产品的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分布在许多地方。,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迁移出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环境状况差 许多社会问题,轻、薄、短、小,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厂,因运输量小,运费占成本少;复杂产品的配件厂。,工业分散,以便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件,市场更广阔。,跨国公司,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接近市场,接近原料,接近劳动力,例2:下图是“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读图回答:,例2:下图是“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读图回答: (1)上图反映出国际飞机制造业的(双选) A.集聚现象 B.分散现象 C.产业升级现象 D.产业转移现象 (2)此类合作,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双选) A.增大就业压力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促进技术创新 D.改变能源政策,二、工业地域的形成,2、工业的地域联系,条件: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结果: 促进了地域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1、两者特点比较,1、两者特点比较,鲁尔区,东北部工业区,中部和东北部,硅谷,大型企业,集中,中小型,煤炭,纺织,分散,高技术,工业,2、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充足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 广阔的市场,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衰落的原因,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交通拥挤,2、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区,衰落原因,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交通拥挤,整治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科技、教育、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改善交通,整治措施,2、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区,世界重要国家的工业布局变化,2、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区,借鉴鲁尔区分析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位及综合整治 (1)中国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2)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区,三、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西北部: 传统工业区,东北部和中部: 新工业区,南部: 工业化尚未普及,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在20世纪50年代前,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这里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区。,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典型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三、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2、典型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形成条件: 大批廉价劳动力; 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政府的大力支持; 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 交通运输方便,2、典型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三、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主要特点: 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生产过程分散。 发展模式的特点: 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 的发展模式。,意大利新兴工业与温州乡镇企业的异同,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典型案例美国“硅谷”,三、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区位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气候宜人,温暖湿润; 交通便利; 有高等院校; 军事订货; 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美国“硅谷”比较,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