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8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5页 / 共58页
第6页 / 共58页
第7页 / 共58页
第8页 / 共58页
第9页 / 共58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窗体顶端图示说明 -恭喜,答对了! -抱歉,答错了! -您选择了此项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窗体底端窗体顶端第1题(单选题)陶渊明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尤其是他的田园诗,其代表是( )。 A.五柳先生传 B.桃花源记 C.归去来兮辞 D.归园田居 第4题(单选题)号香山居士的词人是: A.李清照 B.向子堙 C.白居易 D.秦观 第5题(单选题)将进酒中,和“与尔同销万古愁”一句相连的是( ) A.莫使金樽空对月 B.会须一饮三百杯 C.径须沽取对君酌 D.呼儿将出换美酒 第6题(判断题)“三曹”、“七子”的诗作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A.正确 B.错误 第7题(判断题)鹳雀楼因王之焕的等鹳雀楼而出名。 A.正确 B.错误 第8题(判断题)“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这句诗的好处是“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 A.正确 B.错误 第9题(判断题)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 A.正确 B.错误 第10题(判断题)汉末建安时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旸、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 A.正确 B.错误 第11题(判断题) 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创作成就都很高,他的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 A.正确 B.错误 第12题(判断题) 乐府本是汉代的一种音乐机关,负责音乐的搜集保管、整理演奏。后来指一种诗体。 A.正确 B.错误 第13题(判断题)汉乐府民歌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的最高峰。 A.正确 B.错误 第14题(判断题) 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A.正确 B.错误 第15题(判断题)苏轼最著名的比喻大概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以美人比美景,巧妙贴切。这个比喻甚至为西湖赢得了西子湖的别名,可见其影响之大。 A.正确 B.错误 第16题(判断题) 陌上桑又名日出东南隅行,讲述的是美丽的采桑女木兰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 A.正确 B.错误 第17题(判断题)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 A.正确 B.错误 第18题(判断题)真正突破词的创作传统、为宋词发展“指出向上一路”的是著名的词人苏轼。 A.正确 B.错误 第19题(判断题)柳永不仅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还是北宋创新词调最多的词人,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 A.正确 B.错误 第20题(判断题)萧统编选的古诗十九首是早期抒情诗的典范,历代的批评家都对它推崇备至,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则赞誉它“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A.正确 B.错误 第21题(判断题)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风云人物,其中曹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最高。 A.正确 B.错误 第22题(判断题)汉乐府民歌多采用口语化的朴素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故人物形象生动,感情真挚。 A.正确 B.错误 第23题(判断题)兵车行在杜甫一生的创作中有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创作的开端。 A.正确 B.错误 第24题(判断题)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 A.正确 B.错误 第25题(判断题)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确实把握住了陶渊明山水田园诗艺术表现上最独特的地方。 A.正确 B.错误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第1题(单选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起句布置出一个壮阔磅礴的空间背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怀古之情,也因而先有了豪迈悲慨的基调。此词的起句是( )。 A.江山如画 B.惊涛拍岸 C.大江东去 D.人间如梦 第2题(单选题)在唐诗发展史上,集六朝及盛唐之大成,众体兼备而又自铸伟辞,为后来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的诗人是( )。 A.杜甫 B.韩愈 C.李白 D.李贺 第3题(单选题)贞元、元和年间,诗坛上出现了一股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诗歌创作又出现了第二次高潮。这一现象出现在( )。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第4题(单选题)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作者是( )。 A.李煜 B.苏轼 C.晏殊 D.秦观 第5题(单选题)抱恨辞世,临终留下一首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人是( )。 A.王安石 B.苏轼 C.黄庭坚 D.陆游 第6题(判断题)杜甫笔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形象已深入人心,诗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尤为精警,先用“可怜”二字倾注无限同情,继以一“忧”一“愿”来写卖炭老人的心酸境遇,具有强烈的感染效果。 A.正确 B.错误 第7题(判断题)蒿里行描写了军阀混战时期的惨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被后人誉为“汉末实录”。 A.正确 B.错误 第8题(判断题)中唐后期的两大诗派是新乐府派和韩孟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一批诗人,自觉发扬杜甫的写实精神,写下了大量赋咏新题材、运用新语言、标以新诗题的乐府诗,掀起了一场新乐府运动。 A.正确 B.错误 第9题(判断题)到了苏轼,词的题材得以进一步发展,怀古伤今的内容进入了他的词作之中。 A.正确 B.错误 第10题(判断题)南齐永明(齐武帝年号)年间,文士周颙、沈约、王融等提出“四声八病”的理论,主张作诗应区别平、上、去、入四声,避免平头、上尾等八种弊病。沈约、谢跳、王融等运用这种理论写作的一部分篇章,近世研究者称之为“新体诗”。 A.正确 B.错误 第11题(判断题)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A.正确 B.错误 第12题(判断题)黄庭坚诗风奇特拗崛,在当时影响广于苏轼,他与陈师道一起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 A.正确 B.错误 第13题(判断题)中唐前期的刘长卿和韦应物以山水诗见称,是王维、孟浩然的余绪;卢纶、李益的边塞诗,是高适、岑参的余绪。 A.正确 B.错误 第14题(判断题)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篇中把楚辞的主要艺术特点精当地概括为“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 A.正确 B.错误 第15题(判断题)杜甫笔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形象已深入人心,诗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尤为精警,先用“可怜”二字倾注无限同情,继以一“忧”一“愿”来写卖炭老人的心酸境遇,具有强烈的感染效果。 A.正确 B.错误 第16题(判断题)柳永开始创作长调的慢词,自此,词的规模发生了显著变化。 A.正确 B.错误 第17题(判断题)杜甫五律甚多,别开生面,寓变化于整齐之中,名篇有春望、旅夜抒怀等。 A.正确 B.错误 第18题(判断题)苏东坡在与苏辙书中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A.正确 B.错误 第19题(判断题)宋初的词人象晏殊、欧阳修都有出色的作品,但依然没有脱离花间派的影响。 A.正确 B.错误 第20题(判断题)秋兴八首中的一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凝结着鲜明的色彩和浓郁的香气,剔除了一切虚词,达到了最高的浓缩。 A.正确 B.错误 第21题(判断题)杜甫的律诗具有落笔惊人、出神入化的语言技巧。如秋兴八首中的一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凝结着鲜明的色彩和浓郁的香气,剔除了一切虚词,达到了最高的浓缩。 A.正确 B.错误 第22题(判断题)中唐后期的两大诗派是新乐府派和韩孟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一批诗人,自觉发扬杜甫的写实精神,写下了大量赋咏新题材、运用新语言、标以新诗题的乐府诗,掀起了一场新乐府运动。 A.正确 B.错误 第23题(判断题)杜甫一方面为盛唐诗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同时又为后世诗歌发展开辟了众多可能的途径。 A.正确 B.错误 第24题(判断题)玄言诗大都成了老庄思想的传声筒,“理过其辞,淡乎寡味”是其特点。 A.正确 B.错误 第25题(判断题)南宋初年,面临国破家亡的危局,诗词作品多表现作家们的爱国之情,辛弃疾被誉为爱国词人,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受辛词影响,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人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最大的爱国词派。 A.正确 B.错误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第1题(单选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继承了屈原天问的哲理思辨精神,化用李白的诗句,也带出游仙的色彩的几句诗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第2题(单选题)真正突破词的创作传统的著名词人是( )。 A.李煜 B.苏轼 C.晏殊 D.柳永 第3题(单选题)在唐诗发展史上,集六朝及盛唐之大成,众体兼备而又自铸伟辞,为后来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的诗人是( )。 A.杜甫 B.韩愈 C.李白 D.李贺 第4题(单选题)以下诗题属于乐府古题的是( ) A.春江花月夜 B.江南春 C.迢迢牵牛星 D.登金陵凤凰台 第5题(单选题)汉乐府民歌对中国诗歌的最大贡献之一,是一种诗体的产生和成熟,即( )。 A.律诗 B.四言诗 C.绝句 D.五言诗 第6题(判断题)苏轼的名作定惠院海棠原题寓居定惠院之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