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8秋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浅论阎真沧浪之水的艺术特征年 级 08秋 姓 名 周丰收 学 号 081050611 目 录正文一、巧妙的结构安排1二、幽默滑稽的形体语言和巧妙的对话格局4三、细腻的内心独白5四、在对比中彰显人物形象6注释7参考文献7论文摘要: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深刻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在权力、金钱面前受到的人格煎熬及心灵蜕变,该小说自2001年发表以来,不论是主题思想还是艺术风格,都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并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巧妙的结构安排,幽默滑稽的形体语言和巧妙的对话格局,细腻的内心独白,在对比中彰显人物形象四个大的方面浅析了该小说的艺术特征。关键词 沧浪之水 结构安排 形体语言 内心独白 人物形象浅论阎真沧浪之水的艺术特征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深刻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转型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在权力、金钱面前受到的人格煎熬及心灵蜕变。特别是医学研究生池大为到省卫生厅工作以后在困境中艰难抉择、不断反省、力争蜕变的心路历程,更是令人深长思之。该小说自2001年发表以来,立即受到不同层面的读者的喜爱,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但纵观对沧浪之水的诸多评论,大家比较关注的是人物形象、文化内涵、权力主题和创作缺失等方面。于是我就有了写沧浪之水艺术特征的打算。沧浪之水的作者阎真教授以娓娓而谈的语言及行如流水般的笔触,自然而然地展开了故事情节的叙述,无论是结构的安排,还是人物间的对话无不让读者拍手叫绝。特别是在对比中突显人物形象,以及对主人公细腻的心理描述,更是值得广大文学爱好者借鉴,现把我对原文艺术特征的粗浅理解成文如下,以和读者共同探讨。一、巧妙的结构安排1、严谨的单线结构沧浪之水在全文的结构安排上应称得上是严谨的单线结构、纵观全文,只有在开篇时采用了倒叙手法:从我整理父亲的遗物中发现父亲的肖像写起,讲述了父亲的死以及出殡、下葬的全过程。再有就是由“我”的中医学院通知书引发出一段插叙,即父亲池永昶的坎坷经历和清白人生。而这都仅是在序篇,其余部分则为严谨的单线式结构。从序篇第3节池大为迈进大学校门开始,作者就以主人公池大为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序篇中的校园生活主要介绍了池大为与许小曼的无奈爱情。第一、二篇主要叙述了作为普通知识分子的池大为与丁小槐、与妻子董柳等等人物之间的纠葛,以及与社会的碰撞。而第三、四篇则重点描述了池大为在蜕变过程中与他周围人的故事。总之,原文以池大为作为中心人物,通过他与社会的接触,生动描写不同的生活场景,把性格各异的人物交织在一起,组成了整部小说的旋律,同时也丰满了主人公池大为的个人形象。这种单线结构的文章,故事情节趋于简单,内容不甚复杂,适于不同层面的人阅读,这也许是沧浪之水拥有众多读者,成为畅销小说的原因之一吧。2、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的设计意图原文在序篇第1节,池大为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一书,对于该书的内容有这样一段叙述:“我轻轻地把书翻开,第一页是孔子像,左下角竖着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铅笔字,是父亲的笔迹。翻过来是一段介绍孔子生平的短文。然后是孟子像,八个字是舍生取义,信善性善。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司马行成一家言,重于泰山,嵇康内不愧心,外不负俗,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李白笑傲王侯,空怀壮气,杜甫耿耿星河,天下千秋,苏东坡君子之风,流泽万古,文天祥虽死何惧,肝胆昆仓,一共十二人。”作者如此安排的意图何在?我们先来看看这十二位名人,他们当中没有几个不是命运凄凉,一生潦倒,而且分别在个人品格高洁和社会责任承担两方面均展现出知识分子的可贵精神和价值取向。而池大为的父亲又在每个人的画像旁配上名副其实的评价,并且又夹进去自己的自画像,以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十六个字,让我们深刻地感觉到池永昶心向先贤,“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做人准则。而池大为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教育与引领下成长起来的。所以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素描的安排旨在告诉读者:“父亲把这一脉相承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格和所信仰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到儿子的心灵深处,父亲还把这种传统思想转化为一本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成为永久遗物,牢牢套住池大为的信仰。”理解了这一点,池大为在步入社会,接触现实后的种种表现(作为普通知识分子时),也就可以理解了。而池大为在坚守中逃离,在“觉醒”中丧失自我,蜕变成一位政客后,又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我在坟前跪下,从皮包中抽出硬皮书夹,慢慢打开,把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轻轻地放在泥土上,十年来这本书我只看过两次,我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打开它去审视自己的灵魂,我掏出打火机,打燃,犹豫者,火光照着书的封面,也灼痛了我的手指,我拇指一松,火熄灭了再次打燃了火,把父亲的肖像从书中抽出来,把火凑近了,鼓起勇气看了看,像是活着的父亲在面对面凝视着我,我仿佛被他的目光击中了似的,身子往旁边一闪,浑身发疟疾似的抖了起来,上牙敲着下牙我把火凑上去,书被点燃了,火花跳动着,热气冲到我脸上,书页在黑暗的包围之中闪着最后的光。”这是池大为当上厅长的十年后只身来到父亲坟前祭悼的场景,在去上坟路上,作者以内心独白的形式让池大为与其父亲进行了一次心灵的碰撞:“你相信人性的善良,相信时间的公正,把信念和原则置于生命之上,你对世界的理解有着浪漫的崇高,而没有庸人的气息我理解你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姿态,那样从容不迫地走了牺牲的道路而我,你的儿子,却在大势所趋别无选择的口实之中失去了信念,放弃了坚守,成为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请原谅我没有力量拒绝,儿子是俗骨凡胎,也不可能以下地狱的决心去追求那些被时间规定了不可能的东西。”这里的祭悼场面和父子间的心灵碰撞融合在一起,既照应了开篇,又升华了小说的主题。它明确地告诉读者,池大为不单单是对父亲的祭悼,更是对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祭拜。因为“知识分子已经死了”。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在父亲坟前随火光消失,也标志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价值观念的彻底结束。而这正是阎真教授写这本书的真正意义所在。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一书虽仅在开头与结尾作了详细的描述,但它所折射出来的思想却贯穿了全文的整个过程。这种思想不仅仅是主人公池大为一个人的牵挂,而应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转型时期萦绕在每位人文知识分子心头的一份无奈。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一书在小说中的开篇设计与最后处理,就有了较为深远的意义了。3、丁小槐的内心剖析丁小槐是作者在文中极大塑造的另一类人物形象的代表。他步入社会就撇开知识分子形象,一味奉行自己的处事哲学:逢迎上级,溜须拍马,遇事察言观色,极尽奴颜婢膝。他虽才华平庸,但由科长到处长,也算走进了仁途。但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必有其内心思想的驱使,怎样才能让读者知晓丁小槐的内心世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呢?小说中第一篇第9节,丁小槐醉酒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丁小槐的醉话,看似胡言乱语,实质是作者在通过这种结构安排来帮助读者剖析丁小槐的内心世界。咱们从小说中节选几句来看一看:“池大为,兄弟,掏心尖尖上的话跟你说一句吧,谁不想立起来做个人倒想当个摇尾巴的东西?光是为了我自己吧。我要挺得笔直的做个男子汉!可是你知道我家在山沟沟里,一家人都巴巴地望着我,我不想办法出息出息行不行?不行啊,我有责任,像我这样的人不靠自己又去靠谁去?弟弟妹妹一年年大起来,盼着我带点消息回去,我都没勇气回去过年了,哪怕让他们到食堂里做个临时工吧,到厅长里看个大门吧,那也得等我当个处长才行对吧?为了这个,我要装着对自己无尊严的生活麻木不仁我只能把头低了,顺着它走。难道你还能对它耍牛脾气?通过这一环节的处理,读者也许会对麻木地漂浮于现实中的丁小槐,给予一些理解“丁小槐并不是不懂得做人的准则,而同样是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无非比别人“清醒”的早罢了。这应该就是阎真教授的构思意图所在罢。4、结尾的特殊意蕴沧浪之水是描述和揭示现实生活的作品,文中表现的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困境与选择,只是历史转轨期这个时代的悲剧,至于知识分子的出路何在?阎真说:“我对生活有很多疑虑,无力解答,想通过小说提出来,向读者请教。”于是有了这样的结尾:“我双手撑着土地站了起来,在直起身子的那一瞬,我看见深蓝的天幕上布满了星星,泛着小小的红色、黄色、紫色,一颗颗被冻住了似的,一动不动,我呆住了。我仰望星空,一种熟悉而陌生的暖流从心间流过,我无法对它做出一种准确的描述。我缓缓地把双手伸了上去,尽量地伸上去,一动不动。风呜呜地从我的肩头吹过,掠过我,从过去吹向未来,在风的上面,群星闪烁,深不可测。”这个结尾真好,池大为仰望星空,双手尽量上伸,其寓义何在,留给读者也留给作者以无限的遐想:那闪烁的群星不正是希望的曙光吗!中国知识分子在不断的探索追求中定能走出困境,找回自我,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一个应有的生存空间。这样的结尾也让读者把阅读全文时压抑的心理,在最后得到一定的释放,留下深深地思考。二、幽默、滑稽的形体语言和巧妙的对话格局1、幽默、滑稽的形体语言在沧浪之水这部小说中,作者使用了大量幽默传神的形体语言,形态语言的巧妙运用不但丰富了小说的表现手法,而且在对其人物形象塑造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咱们从文中选择几处来细细品味。“丁小槐马上站起来,走到马厅长身后,一只手从马厅长支着的胳膊下面慢慢伸进去,摸到了烟盒,又从提包里拿出一盒烟,撕开封,把烟装进烟盒,从马厅长腋下轻轻送上去,马厅长摸到烟盒,抽出一支烟,又想去摸打火机,丁小槐飞快地把打火机抓到手里,把烟点燃了。”这是马厅长带池大为和丁小槐去安南地区检查工作期间,马厅长在某卫校演讲时,丁小槐给马厅长递烟,点烟的情景。丁小槐那只手从马厅长腋下慢慢插进去的动作,刻画得真是太生动了,还有飞快地把打火机抓到手里,其动作之灵敏更是令人叹服。这一“伸”一“抓”把一个溜须拍马,极尽奴颜婢膝的奴才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还有一次在宾馆里,丁小槐因醉酒不知道马厅长来看他,酒醒后跑到马厅长门口,趴在地上,高翘着屁股往房里看的样子,更是在幽默、滑稽之中刻画出一副奴才的嘴脸,恐怕连最著名的雕塑家都难以传其神。“忽然,鬼使神差地,我身子往前一蹿双手撑在地上了,我四肢着地地爬了几步,昂着头把牙齿龇了出来磕得直响,又把舌头伸出来垂着,在心里“汪汪”地叫了几声。”这是池大为知道舒少华准备写联名信去告马厅长以后,他准备到马厅长那儿告密,去出卖同志前的表现。“身往前蹿,双手撑地,四肢爬,龇着牙,伸出舌头。”这哪还是人的造型,活生生一个“狗”的样子。这一滑稽动作的表现,使读者深刻感受到池大为昧着良心,决定出卖同志的“狗人”形象,同时也显示出其蜕变的彻底,还有池大为在准备杀死过去的自己,重新做人时,为自己酝酿的一股狠毒之气:用手比划出一把手枪,顶着自己的太阳穴,毙掉自己的动作,这更显示出其蜕变的决心。通过这样的形体语言,让读者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池大为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投机钻营,出卖他人的“狗奴才”形象,从而深化了主题,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