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5页
第2页 / 共95页
第3页 / 共95页
第4页 / 共95页
第5页 / 共95页
第6页 / 共95页
第7页 / 共95页
第8页 / 共95页
第9页 / 共95页
第1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品牌建设的策略 苏州市振华中学 周颖 振 华中学 简 介 学校占地面积33438平方米 ,建筑面积20702平方米。 现有在编教职工213人,正 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2 人、大市学科带头人7人、 市区学科带头人14人,近几 年来获得市级以上各类荣誉 称号的百余人。 53个教学班学生2400余 人。 学校前身是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初中部,其 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建于1906年的“振华女子两等 小学”。2002年,依托苏州市第十中学创办民办 公助的振华双语实验学校;2010年,苏州市第十中 学初中部与振华双语实验学校合并,成立公办的苏 州市振华中学校。 什么是教育品牌 教育的品牌是质量、信誉、文化的综合 体。“品”是指教育发展的品质,表现为 教育发展的优质内涵;“牌”指的是教育 的公众形象,是影响力和美誉度。 做好教育品牌的建设,要从“品”和“牌 ”两个方面入手,形成品与牌的良性互 动。(项海刚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局长) 学校品牌 学校品牌就是具有高知名度和高美誉度的学校 个性化战略。 它是教育价值的校本化表达;它既统领学校全 局的工作,又规划出未来的发展趋向。 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现实和愿景 基于教育形势、学校内外部生态环境 (南京市教科所副所长 沈曙虹) 学校发展空间:教育的风往哪里吹? 全球化与教育改革 互联网与泛在学习 大数据与教育评价 自媒体与教育舆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未来学校实验室联 合发布的关于深化落实“中国未来学校创 新计划”的白皮书中国未来学校白 皮书。 全面系统的描绘了未来学校的基本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释了中国未来学校计 划的实践路径。 1. 未来学校的建筑与空间特征:打破单个传统意义的教室概念, 未来学校的建筑将提供无限可能性的互动式空间,把正式学习与非 正式学习环境相融合,打造便于社交、研讨与分享的未来教室。 2. 未来学校的课程特征:建立特色、多元、全面的课程体系,实 行STEAM教育、艺术、体育课程的多元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未来学校的学习方式特征: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而非教育的客 体,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利用合作学习、混合式学习、深 度式学习等转变学习方式,用新型学习方式和未来教师将结合,通 过生活化的、游戏化的、社会化的学习,构建互动、高效的现代化 课程。 4. 未来学校的组织管理形态特征:未来学校的组织管理形态必将 打破僵化的教育体制,优化教育技术与组织形态,合理利用经费、 精力投入,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 未来学校创新的实践路径 1.未来学习中心 2.未来艺术中心 3.国学启慧中心 4.未来创新中心 5.社会践行中心 6.生活体验中心 7.未来体能中心 8.情绪行为中心 学校品牌定位 个性定位,强调对受众的独特影响力; 功能定位,强调品牌的作用与效果; 目标定位,强调品牌所要达成的愿景; 同行情势定位,强调品牌“第一”的地位; 空档定位,瞄准同类型学校中的空白点; 求新定位,凸显品牌的新颖优越之处; 区域定位,规划品牌的影响范围等。 品牌学校 品牌学校的六大核心要素孙向阳 理念决定品牌 课堂铸就品牌 管理维护品牌 文化提升品牌 团队打造品牌 科研助推品牌 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形成的一般规律:学校文化的核心内 容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准则 和道德规范,也就是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观 念的形成需要一个不断培养、提炼、整合的过 程。 在学校文化传承上,要善于审视传统,提炼学 校精神。提炼学校精神可以从教育叙事入手。 教育理念 总结反思研究学校的历史和现状 广泛研讨与深入论证 科学合理地表述 在实践中检验 学校品牌建设 一、“振兴中华”“诚朴仁勇”价值取向 二、博学、博览、博识小微课程 三、扎实灵动 不教之教“苏式智慧课堂” 四、融合信息技术,变革课堂教学未来教师 振华校歌 : 朴诚仁勇为世倡,齐家治国身所当 办学宗旨:培养具有“中国心”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校训:诚 朴 仁 勇 “诚”以待人 “朴”以自奉 “仁”以存心 “勇”以进取 一、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 学校的文化浸 润、每天的教育教 学活动、日常的学 校生活等都渗透着 “爱国、敬业、诚 信、友善”的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育。 “诚朴仁勇”的学校校训 教师敬业奉献的工作状态 “振兴中华”的办学宗旨 育人模式: 夯实基础 激发潜能 发展特长 教师文化:争先 拼搏 科学 和谐 学校形象:朴实教育 学有后劲 文化立校(价值领导),把优秀文化基因 植入学生的心田,给学生好的文化根基,促 进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 文化基因,一是指在今天应当继续生长的 教育传统;一是指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内的国家意志。 振华精神和校训精神物化为学校的文 化标志,展现几代振华人的追求。 校训修身 第六届“苏州台北 ”中小学生中华经 典诗文比赛中,学 生 进行了题为 少年中国说的朗 诵表演 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核心价值观 德善书院振华学堂 第二届校歌红歌比赛暨纪念抗日胜利70周年活动 学校部分学生代表 赴苏州烈士陵园 开展祭扫活动 激情唱响红歌 齐心振兴中华 “诚朴仁勇”校本教材 开学典礼暨校歌启用仪式 “诚、朴、仁、勇 ” 校训启用仪式 “诚朴仁勇”校训系列活动 校训演讲比赛 校友故事演讲比赛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演讲比赛 革命故事演讲会 学校历史上有过“振华女子公益团”,国难之际,师 生走上街头,发动民众,鼓舞前方抗日将士。 公益人士分享故事确立“种子”志愿者了解公 益基本做法心理辅导教会援助基本方法与社 区残疾人结对,从中获得“我奉献,我快乐”的积极体 验。 社区公益演出、 公益结对 公益立行 小公民多做公益事 修、齐、治、平本不可分割,修身是基础 ,但齐家治国才是公民的责任担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 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 践能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 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 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学校不能仅仅着眼于培养好学生和好孩子, 更要培养将来的社会公民。 学生进社区志愿服务成立“振华公益团 ” 关爱福利院儿童 爱心义卖活动 乐助双残家庭 “校园小主人”值勤活动 2013年,我校学生开展“下沉式 立交防水淹安全事故警报器研究 ”,获得当年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 一等奖。 四有好老师 振华中学成为苏州市基地校 二、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的品牌建设 学校存在知识为本、训练为主、讲解偏多的机 械应试倾向,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以接受为主。 我们期待通过建设“智慧课堂”引导课堂结构 变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丰富学生知识习得 的路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领教师改进 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 回顾历史 1936年振华女中的校刊上,对学生培 养宗旨的表述是“本校以培养青年充分知 能,使学行完美,体用兼赅为宗旨”。在 教学方法上,采用“讨论、实验、演讲及 复习法”,理科教学注重实验,以使学生 能够细心研究、自由发展。 自主学习、质疑讨论、探究体验、自由 发展已是振华女中时颇具特色的教学方 法。 苏式课堂 苏式课堂是基于教学一般规律,基于苏州地域文 化背景,基于苏州自由开放的时代特征的,体现苏 州特色的课堂教学派别。它是叶圣陶教育思想,苏 州教育人的价值追求,苏州地区课堂教学优秀经验 的集中体现。 苏式课堂的基本要义表现为:清通简要、明体达 用、不教之教、开放致远。 苏式课堂的核心思想表现在:“教是为了不需要 教,学是为了再学”。 建设从以下三个层面思考和着手: “课堂”回归课堂本质,以学 为核心的学本课堂; “智慧课堂”学生学得主动扎 实,教师教得灵活生动; “苏式课堂”延续叶圣陶先生 教学思想的核心“教是为了达到不需 要教”的苏式特质。 基本教学路径 始于体验创设源于生活的丰富 情境,让学生在各类情境中充分体验和 感悟; 融于探究以探究活动为主线,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指导学生科 学探究的方法; 问题驱动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引导学生在探究体验中感悟生成,提升 思维力。 研讨活动发言结构精致 意境深 远 教学公开课我的母亲 苏式课堂课后研讨活动 苏式智慧课堂教学展示苏式智慧课堂教学展示 顾泠沅老师莅临指导 凝练学科“苏式特质” 语文学科“真体悟、善品读、巧 结构、深意境”; 物理学科“微情境、深体验、小 活动、巧智慧”; 政治学科“温润、思辨、本真、 向善” 三、以课程为核心的品牌建设 课程即学习者在学校情境中获得 的全部经验,着重指的是学生在学习 生活中体验到的意义。 课程是儿童学习经验之总体,是 师生创造性经验之手段与产物。 我如果当中学教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 ”,犹如我决不将学生入学校的事情叫做“读书”一个 样。书中积蓄着古人和今人的经验,固然是学生所需要 的;但是就学生方面说,重要的在于消化那些经验成为 自身的经验,说成“读书”,便把这个意思抹杀了,好 像入学校只须做一些书本上的功夫。因此,说成“教书 ”,也便把我当教师的意义抹杀了,好像我与从前书房 里的老先生并没有什么分别。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 其实是大有分别的:他们只须教学生把书读通,能够去 应考试,取功名,此外没有他们的事儿;而我呢,却要 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 这里我不敢用一个“教”字。因为用了“教”字,便表 示我有这么一套本领,双手授与学生的意思;而我的做 人做事的本领,能够说已经完整无缺了吗?我能够肯定的 说我就是一个标准的健全的公民吗?我比学生,不过年纪 长一点儿,经验多一点儿罢了。他们要得到他们所需要 的经验,我就凭年纪长一点儿、经验多一点儿的份儿, 指示给他们一些方法,提供给他们一些实例,以免他们 在迷茫之中摸索,或是走了许多冤枉道路才达到目的 不过如此而已。所以,若有人问我干什么,我的回答 将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我决不说“教 书”。 叶圣陶 如果我当老师(1941) 、 在“丰富学生生命可能,成就学生本色人 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全面推进国家课程校 本化和校本课程建设,初步构建了以“丰富学 生生命体验”为宗旨的课程体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自己的特长 开设小微课程,学校开发网上小微课程 选课系统,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自主选择,教师利用系统进行管理和评 价。 每门课程48课时 学生每学期自主选课4次以上 小微课程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 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 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 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课程开发背景 苏州教育的“全纳、优质、公平、适切”教 育追求和使命担当。 基于“夯实基础、激发潜能、发展特长”的育人特 征,我校确立了 “朴实教育,学有后劲”的办学追求, 努力培养“具有扎实基础、被唤醒与激发潜能和日趋鲜 明的特长”的振华学生,因此,学校努力建设“丰富学 生生命体验”的小微课程,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多元 需求。 课程体系 1课程建设目标 “丰富学生生命体验”的小微课程,目的是 使学生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得到综合素养 的全面提升,成为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 , 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振华学子。 2课程设置 小微课程体系中包含三种类型和功能的 课程: 博学课程博学课程 博览课程博览课程 博识课程博识课程 “博学课”-选我所长、学我所需 博学课程课题来源主要围绕“人文素养,科学精 神,本土情怀,国际视野”这四大类,授课教师为我 校各科骨干教师、地方大专院校专职教授及传统技艺 传承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