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6页
第2页 / 共66页
第3页 / 共66页
第4页 / 共66页
第5页 / 共66页
第6页 / 共66页
第7页 / 共66页
第8页 / 共66页
第9页 / 共66页
第1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才之路 地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必修1 人教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五章 课堂互动探究2 图表技能培养3 知识网络构建4 学习效果检测5 课时作业6 课前新知预习1 课前新知预习 1.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 2掌握全球自然带分布图。 3正确解释某一区域水平、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成因。 一、自然地理环环境的差异性 1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分异 2.自然带 规模(空间尺度)分异规律 大全球性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_分异 小区域性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_ 海陆 地域分异 热量 植被 带状 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规律 1定义: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_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2成因:受_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 3形成基础:_。 4明显分布区:低纬和高纬地区。 纬度 太阳辐射 热量 三、从沿海向内陆陆的地域分异规规律 概念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_向 _产生有规律的地域分异 形成基础_变化 影响因素海陆分布 景观变化从沿海向内陆:森林带_荒漠带 自然带更替方向 _,即东西方向或沿经度变化的方向 自然带延伸方向 南北方向 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 沿海 大陆内部 水分 草原带 从沿海向内陆 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规律 1定义: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体上沿山体的等高线方向延伸,并随山势的高度产生带状更替的规律。 2成因:高大山体的_随其高度发生垂直变化。 3形成基础:_。 4明显分布区:_较低、海拔较高的山地。 水热状况 水热状况差异 纬度 1.判断正误 (1)温度带的分异体现了陆地环境具有整体性。( ) (2)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在南北纬60附近。 ( ) (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在大陆的东西两岸表现出的自然带相同。 ( ) (4)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 ) 答案 (1) (2) (3) (4) 导学号07160537 解析 (1)温度带带的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体现现了陆陆 地环环境具有差异性。 (2)南纬纬60附近是一片海洋,因此亚亚寒带针带针 叶林带带只分布 在北纬纬60附近。 (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在大陆陆的东东西两岸表现现出的 自然带组带组 合不同。中纬纬度大陆东陆东 岸自然带组带组 合为亚热带为亚热带 常绿绿 阔阔叶林带带、温带带落叶阔阔叶林带带和针阔针阔 混交林带带;而西岸的组组 合为亚热带为亚热带 常绿绿硬叶林带带和温带带落叶阔阔叶林带带。 (4)高纬纬度和低纬纬度有横贯贯大陆东陆东 西两岸的自然带带,从沿 海向内陆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纬度地区表现现尤其明显显。 导学号07160538 答案 课堂互动探究 结合下图及所学知识,探究分析下列问题。 地理环环境的地域差异 导学号07160539 (1)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其与整体性是否矛盾? (2)上图反映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有何特点? (3)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 (1)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特点,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并不矛盾,区域的整体性 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不仅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区域进一步划 分的基础,应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就越小。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非常普遍,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3)对。地域分异规律的直观反映是自然带分布,自然带的标志是植被,而植被类型与分布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气 候。 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 自然带带分布与气候类类型分布的关系 1.下列大陆自然带,我国缺失的有( ) 热带草原带、苔原带 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冰原带 热带雨林 带、温带荒漠带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热带热带 草原带带、苔原带带、亚热带亚热带 常绿绿硬叶林带带、冰 原带带在我国缺失。 导学号07160540 结合下图及所学知识,探究分析下列问题。 陆陆地地理环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规规律 导学号07160541 (1)图甲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其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点? (2)图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其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点? 答案 (1)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2)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比较项目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分析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分异规律延伸方向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南北方向(或经线方向) 更替方向南北方向(或纬度变化的方向)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的方向)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07160542 (1)图上四个自然带的名称是A_, B_, C_, D_。 (2)该地区纬度地带性表现明显,其主要原因是_ _。 (3)地球上纬度地带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 _。 答案 (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该地区地处低纬,面积大, 地势起伏不大,海岸线平直 (3)地球为球体,使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结合“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规律 导学号07160543 (1)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一样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2)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基带(山麓的自然带)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比较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和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有何不同? 答案 (1)不一样。随着山地海拔的增加,气温和降水随之也发生变化,在不同高度产生了不同的水热状况 组合,形成了山地垂直气候带。受气候影响,不同高度出现不同的自然景观。 (2)珠穆朗玛峰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因为南坡基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属向阳坡。而北坡具有高寒气候特征,不适宜森林生长,只发育高山草甸草原。 (3)南坡海拔低、相对高度大且降水较多,垂直地带分异明显且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带的因素 2 垂直带谱带谱 分布特点 (3)山地雪线高度与纬度、坡向的关系。 3.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 (2)题。 导学号07160544 (1)图中所示山地(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该山地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题,图图中信息显显示该该山地是东东西走向,南坡 带谱带谱 复杂杂,大部分自然带带在南坡的分布海拔低于北坡,结结合 所学知识识不难难判断该该山位于青藏高原边缘边缘 ,南坡是西南季风风 迎风风坡,降水多,雪线线低,C项项正确,A、B项错误项错误 。南北坡 基带带差异大是北坡基带带海拔高导导致的,D项错误项错误 。第(2)题题, 天山、祁连连山和昆仑仑山的南坡基带带都不可能是雨林季雨林带带 。 图表技能培养 山地垂直带谱图带谱图 的判读读 信息提取 提取四大信息:山地基带类型;南北两坡植被带分布;相同自然带南北坡分布不同;雪线分布。 方法总结总结 山地垂直带谱图带谱图 的判读读方法 (1)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若由热量造成,则该山地一般位于北半球;若由降水造成,则考虑 迎风坡和背风坡因素。 (2)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上图山地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说明位于热带,属 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3)判读纬度高低:通常山地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如上图山地位于低纬度地区。 (4)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较为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上图中南坡的积雪冰川带分布的 海拔较低,说明降水较多,为迎风坡。 4.读 “我国不同山地植被分布图”,回答(1) (2)题。 导学号07160545 (1)甲山地的基带可能为( ) A针阔混交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灌丛 (2)造成甲、乙、丙三地基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山脉走向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题,由乙丙山地垂直自然带带分布规规律可判断 ,甲山基带为针阔带为针阔 混交林。第(2)题题,造成甲、乙、丙三地基 带带不同的原因是纬纬度位置不同。 知识网络构建 学习效果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自然带是( )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亚亚寒带针带针 叶林带带和苔原带带在南半球缺失。 导学号07160546 2有关自然带叙述正确的是( ) 自然带与自然带之间都有明显的界限 每个自然带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 自然带的分布都具 有一定的规律性 垂直分布的自然带,纬度越高,带谱越多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自然带带之间间没有明显显的界线线。 导学号07160547 读读下图图,回答34题题。 导学号07160548 3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A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于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答案 A 解析 西安与五原经经度相近,但纬纬度不同,其景观观差异 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规律。 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 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树生长 答案 B 解析 该诗该诗 句反映了沿海与内陆陆的地域分异。 5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的景观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答案 C 解析 该诗该诗 句反映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导学号07160549 下图图是我国鄂尔多斯地区地质历质历 史时时期气候变变化与自然 带摆动带摆动 关系示意图图。据图图和所学知识识回答67题题。 导学号07160550 6该地区自然带( ) A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 B数量的增加与热量相关 C数量的减少与水分相关 D数量的变化与地形有关 答案 C 解析 从图图中可以看出,该该地区自然带带呈西南东东北方 向延伸,自然带带数量的变变化与降水自东东南向西北逐渐渐减少有 关。 7该地区( ) A湿润期来自西部的水汽增加,使自然带向西部摆动 B湿润期森林草原农牧业带扩大,可以大规模进行开垦 C干燥期沙地面积有扩大趋势,应注意营建防护林体系 D短时期内发生湿润期和干燥期转变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答案 C 解析 该该地区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湿润润期水汽增加,自 然带带数目增多,森林草原农农牧业带扩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