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4页
第2页 / 共104页
第3页 / 共104页
第4页 / 共104页
第5页 / 共104页
第6页 / 共104页
第7页 / 共104页
第8页 / 共104页
第9页 / 共104页
第10页 / 共104页
亲,该文档总共10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学课件 1 第五章 机械产品的实用化设计 第一节 产品设计核心 和外围问题 一、产品设计的核心 1、设计理解为一个“空间”: 整个设计“空间”分为两部分: 1)内部空间:设计应遵循的主 要阶段,其任务是使设计要求 转化为“硬件”以满足需求,这 也是设计的最终目的,故称内 部空间为设计核心工作。 2)外部空间:所列举的问题为 对设计的各种要求和应用的技 术方法,是设计的外围问题。 机械设计学课件 2 2、设计含义: 是为提供社会所需的产品进入市场所必要的一系 列创新思维和活动。最后以技术文件的形式,提供产 品制造依据的全过程工作。 设计活动主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了解市场需求、 拟定设计任务和技术要求、功能原理设计、实用化设 计、商品化设计、制造和销售。 3、产品设计的核心即核心技术(内部空间设计): 是指产品实现总功能和主要要求的技术。对不同 的机械其核心技术是不相同的。核心技术对于产品设 计主要体现为产品的性能指标: 机械设计学课件 3 a)对于以能量转换为主的机械如动力机械,其主要性能指标是 热效率; b)对于轻工机械,常要完成各种繁杂灵巧的动作,其机构设计 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性能指标是生产率、有节奏地可靠工作、 自动化程度高; c)重型机械特点是巨型、重载,其承载能力、强度和刚度是其 性能指标; d)对于金属切削机床,主要性能指标是生产率、加工精度和加 工范围; e)对于以信号为主的仪器,主要性能指标是灵敏度、精度和稳 定性; f)对于以材料转换为主的各种离心机、筛选机和过滤器的主要 性能指标是生产效率和分离出物料的纯净度。 机械设计学课件 4 4、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关键技术是实现某种功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它与核 心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核心技术中也有关键技术问题。 例如,对于板(带)轧钢机:可采用液压弯辊,利用液压缸的压 力,在轧制过程中随时根据轧制条件变化迅速对轧辊施以附加 弯曲力、使产生附加弯曲变形。为了实现对板厚偏差和板型的 合理控制,在轧制过程中希望轧机当量刚度系数K能够根据不 同工艺要求随时调整,一般是采用液压压下系统来实现。核心 技术问题:液压弯辊和液压压下。 关键技术:其中厚度、压力、位置传感器、数据处理系统等组 成的电液闭环控制系统则是解决核心技术问题的关键技术(参见 图52、图53)。 机械设计学课件 5 轧钢机主传动装置是由联轴器、减速机、齿轮座和接轴等 部件所组成,作用是将电动机的运动和力矩传给工作机座 中的轧辊进行轧制。 机械设计学课件 6 机械设计学课件 二、设计的外围问题 1、主要设计要求 (1)功能要求 (2)适应性要求 (3)性能要求 (4)生产能力要求(5)可靠性要求 (6)使用寿命要求 (7)效率要求 (8)成本要求 (9)人机工程要求 (10)安全性要求(11)包装、运输要求 2、其它设计要求 (1)强度、刚度要求 (2)制造工艺要求 (3)零件加工技术要求 (4)工作循环图要求 机械设计学课件 由销售反馈信息,进行市场分析,改进技术要求,再进行设 计的循环,是一个相互作用不断完善的迭代过程,使产品不断地 发展。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各种设计要求,是设计的依据和前提, 它们就是设计的外围问题。 机械设计学课件 9 第二节 实用化设计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1、实用化设计: 实用化设计是在功能原理设计成熟的基础上, 把原理方案结构化、实体化,使原理构思转化为具 有实用水平的实体机械达到实用的要求。 实用化设计的前期工作:工作原理确定后首先要进 行工艺动作构思和分解,初步拟定各执行构件的动 作和各动作的相互协调关系,即进行机械运动方案 设计和机械简图设计。 该阶段总的任务:完成产品的总体设计、部件 、零件设计、完成交付制造的和施工的图样资料, 同时编制全套技术文件。 机械设计学课件 10 2、具体工作: 如果说功能原理设计是产品创新和保证质量的 关键,则实用化设计就是得到高质量产品的保证。 在实用化设计阶段。工作既要具体化又要精细化, 要处理大量的结构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零部件的形状、装配关系、材料选择、尺寸大小 、加工要求、表面处理、总体布置、安装等。这些 问题处理合理与否,对产品功能、性能指标和技术 经济指标,对机器的强度、刚度、寿命、对靠性、 振动、噪声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机械设计学课件 11 3、实用化设计步骤一般为: 1)绘制总体布置和总装草图; 2)由总装草图画出部件、零件草图; 3)经审核再由零件工作图、部件装配图画出 总装图和总图; 4)最后编制技术文件如设计说明书、使用说 明书、标准件、外购件明细表等等。 机械设计学课件 12 第三节 总体设计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一、总体设计的基本任务 机械产品设计通过原理方案设计、结构设计,使主要功能 得到满足。但是,从系统论观点分析,机器本身不是独立的系 统,它不能孤立存在。它需要人操纵和控制,需要人装配和安 装。机器工作在环境之中,环境对它有约束,相反机器对环境 又施加影响,并受到有关规范和法律限制,它与其它机器还有 关联等等。这些问题有些在结构设计中考虑到了,但大部分没 有涉及,需要在总体设计中,全面综合考虑。与此同时,总体 设计对各部件、零件设计要提出主要参数和设计要求,以保证 各部件、零件在设计时满足总体设计各种约束条件。 机械设计学课件 13 总之:总体设计是产品设计的中心环节,它对机械产品的技术 性能、经济指标和外观具有决定意义。 总体设计的任务: (1)完善和扩大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内容 (2)使各部件、零件得到合理的组合; (3)综合人一机器一环境三者关系,使之协调和适应,以保证 全面满足机械产品的技术性能、经济性能和美学性能的所有要 求。 二、总体设计的内容 各种具体机器总体设计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纵观全局,总体 设计内容包括: 1)工艺方案的确定。在进行机械总体设计时,应对不同类型 的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具有先进性的 工艺方案。 机械设计学课件 14 2)确定机器的总体参数 总体参数是表明机器技术性能的主要指标,包括机器性能参 数和结构参数两方面: (1)性能参数是指生产率、功率和重量等; (2)结构参数是指主要结构尺寸,它由整机外形尺寸、主要 部件的外形尺寸及工作机构作业位置尺寸等组成。 对具体机器而言,总体参数内容还更多些,如采煤机的性 能参数除了上面所指外,还包括采高、鼓深、滚筒直径、滚 筒转速、牵引力和牵引速度等。若机器性能参数和作业位置 尺寸有国家或部级标准时,则计算后取值一定要符合上级标 准。性能和结构参数的确定,可采用计算法、类比法、相似 设计法以及优化设计法等。 机械设计学课件 15 3)机械运动系统方案设计和确定机械运动简图。根据工艺动 作过程选用合适执行机构,完成各个基本运动。再用一定的 组合方式构成机械系统来实现产品的功能。机械运动方案就 是机械系统的综合。将机械运动方案中各个机构运动尺寸计 算确定之后就得到机械运动简图。 4)总体布置设计 主要是确定各部件、零件的相互位置和联接方式,并考虑安 全操作,整体造型等问题。 5)机械驱动系统(Drive system)设计。根据所需的载荷,从 直接承载零件开始,选择或设计机器的工作构件,然后按驱 动链的顺序向上,对机构和零件逐个进行设计、直到选择原 动机。 机械设计学课件 16 6)计算整机的平衡和稳定 平衡是指整机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所有机构作用力和重力 的合力不超出规定范围。对某些机器如挖掘机,平衡问题实质 是确定平衡重的问题。 稳定性是指整机的平衡,是研究机器在工作和行定时是否发 生倾翻的可能性。这一点对地面行走机器和工程机械尤其重要 。 7)动力源特性分析 若设计任务书没有对原动机种类作出明确规定时,应首先确 定动力源种类,是电动机还是柴油机或其它,然后再作动力源 特性分析。 8)人一机一环境系统设计 主要是操作和控制系统设计。 机械设计学课件 17 9)附属装置设计 为增加机器功能,扩大机器使用范围或减少环境 对人机影响而设计附属装置,如井下巷道掘进机增 加打铆杆孔的装置,采煤机、掘进机的高压水喷雾 灭尘装置 10)机器造型设计 对机器外形、色彩进行艺术设计, 11)产品故障分析和对策 12)明确易损件、外购件、标准件 13)明确产品包装和运输要求 机械设计学课件 第四节 确定工艺方案 为了实现同一工艺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案 ,各方案决定了设备不同的结构、性能、产品质量 、生产率和成本。选择工艺方案时应综合考虑下列 问题: 1)工艺方案的先进性 2)合理的运动规律 3)工艺方案实现的可能性和稳定性 4)与生产率要求相适应,经济上合理 18 机械设计学课件 19 机械设计学课件 第五节 整机总体参数确定 总体参数的确定是产品总体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 与机器各部件性能、结构有密切关系。在总体设计过程中 ,必须首先初步确定总体参数,据此进行各部件的技术设 计,最后准确计算出机器的总体参数,但有时总体参数和 技术设计需要交叉反复进行。 在确定总体参数时,必须正确处理相互制约的有关参数 间关系,例如在矿山工程机械产品中,机重是一个重要性 能指标过份减轻机重,势必影响采掘力和机器强度、刚度 。反之,过份考虑强度、刚度必然导致机器笨重、经济性 差。因此,各参数间要互相匹配和协调,形成一个优化的 整体。合理的总体参数应符合下列条件: 20 机械设计学课件 21 1)先进性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其主要技 术经济指标和工作性能优先; 2)实用性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可靠度高、维 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3)经济性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节约能源、 原材料消耗少,在满足功能的情况下,体积小、重 量轻、价格便宜。 总体参数包含:生产率Q、功率参数、重量参数、 总体结构参数。 总体参数的初步确定,可采用理论计算法、经验公 式法和相似类比法。 机械设计学课件 22 一、理论计算法 根据拟定的产品原理方案,在理论分析与试验数据 基础上进行分析计算,确定总体参数。 1机械设备的理论生产率Q 机械设备的理论生产率是指设计生产能力。在单位 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就是机械设备的生产率。加 工一个工件或装配一个组件所需的循环时间T为: T=tg+tf T为在设备上加工一个工件的循环时间或称工作 周期时间; tg 工作时间,即直接用在加工或装配一个工件的 时间; tf辅助工作时间,即在一个循环内除去tg 所消耗 的时间,如上下料、间歇等所消耗的时间。 机械设计学课件 23 设备的生产率Q为: 2、功率参数(包括运动参数、力能参数) (1)运动参数 机械的运动参数有移动速度、加 速度和调速范围等,主要取决于工艺要求: 一般情况是希望速度尽可能地高,但却因受 到惯性、振动、定位精度、结构、制造和装配水 平,以及新技术应用程度等的影响和限制。 机械设计学课件 24 机械的速度常由生产率确定,如带式连续输送机,带的运 动速度v可由下式确定: 其中: v带的运动速度 (m/s) Q带式输送机的理论生产率 (t/h) s被运物料在输送带上的堆积面积 (m2) 散粒物料的堆积密度 (t/m3) c倾角系数,当水平时c=1,倾角为20时 c0.82 机械设计学课件 25 (2)力能参数 包括承载力(如成型力、破碎力、运 行阻力、挖掘力)和原动机功率。工作装置是载荷直 接作用的构件,力参数是其设计计算的依据,也是力 学性能的主要标志,如30000KN水压机。 1)机器的作用力(承载力) 大部分材料输送操作, 机器载荷由加速工件的惯性力载荷、移动工件的摩擦 力载荷或材料提升的重力载荷组合而成。而对成型机 械、加工机械主要需求的力是用于材料成型或切削加 工,下面举例介绍金属成型所需的力。 例1:图56表示三种常用于材料弯曲的形式: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