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学习目标:1.了解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2.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3.正确理解拨乱反正的相关知识二、自主学习: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时间:评价(影响):2.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地点:内容:意义:3.拨乱反正:背景:内容:完成(结果):学生自主预习课本,完成自主学习三、合作探究:1.如何评价两个凡是的方针?2.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比较?小组讨论,解决疑难抽生展示,教师进行点拨四、当堂反馈:1.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坚持“左”倾错误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2.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资产阶级自由化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3.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下列事件发生于1978年的是( )粉碎四人帮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A. B. C. D.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是在( )A.1978年 B.1979年 C.1980年 D.1981年5.春联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 ) 抗美援朝万民一心,保家卫国众志成城 大跃进一日千里,总路线光芒万丈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A. B. C. D.6.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有一定的继承性A. B. C. D.7.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霍峰中学八年级历史导学案班级:_ 姓名:_ 编号:_ 主编: _ 审核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一、学习目标: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自主学习: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开始:推广:意义: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开始:内容:中心环节:结果:意义: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意义:学生自主预习课本,完成自主学习三、合作探究:建国后的四次经济调整及得到的启示:抽生展示,解决疑难,教师点拨当堂反馈:1.改革是发展,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是在( )A.农村 B.城市 C.国有企业 D.私营企业2.1978年按下18个手印的合同书,掀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下列关于该合同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签订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B.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C.体现了人民的创造精神 D.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3.沐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风,徐书华成为了农业专业户,他还带领全村走上了致富之路。材料不能说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受农民欢迎B.徐书华走出了一条专业化发展道路C.农村改革后乡镇企业发展迅速D.农业改革是农民的致富之路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四川农村开始试行的改革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1984年刚上任的青岛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A. B. C. D.6.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现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3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A.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B. 发展乡镇企业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认为解释变量是影响被解释变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而这种变量关系是否确实存在或者是否明显,会在回归系数1的估计值中反映出来。5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