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8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5页 / 共58页
第6页 / 共58页
第7页 / 共58页
第8页 / 共58页
第9页 / 共58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空间滤波空间滤波 (Spatial FilteringSpatial Filtering) 空间滤波:在光学系统的傅立叶频谱面上放置适 当的滤波器,以改变光波的频谱结构,使其像按 照人们的要求得到预期的改善。 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利用光学方法实现对输入信 息的某种运算或变换,以达到对感兴趣的信息进 行提取、编码、存储、增强、识别和恢复。 1.1 空间滤波的基本原理 几何光学描述:光线、透镜折射 波动光学描述:光波、波前变换 信息光学描述 ? 一.阿贝成像理论 l l 18731873年,阿贝提出二次成像年,阿贝提出二次成像 理论:把物体看成包含一系理论:把物体看成包含一系 列空间频率的衍射屏,物体列空间频率的衍射屏,物体 通过透镜成像的过程分为两通过透镜成像的过程分为两 步:步: 第一步是信息分解,第一步是信息分解, 第二步是信息合成。第二步是信息合成。 l l 光学信息处理的理论基础。光学信息处理的理论基础。 Abbe 相干光照明下透镜成像过程可分为两步: 第一步:物光波经透镜后在其后焦面上获得第一次衍射像。 第二步:后焦面上衍射像作为新的相干光源,发出的次波在像面上干涉构 成物体的像,即第二次衍射像。 相干光相干光 阿贝二次成像理论示意图 f f 二.阿贝-波特实验 1. 光栅成像滤波实验 像面 光栅 频谱面光栅的频谱 光栅的夫琅和费衍射图样,记录下光栅的空间频率信息。 屏上无条纹 光栅的频谱 频谱面上的光阑只 让零级通过. 屏幕上光 强分布 实验一: 实验二: 屏上有细小的 亮条纹 光栅的频谱 频谱面上的光阑让零级 和正负一级通过. 屏幕上光强分布 结论:频谱面上的光阑使物的频谱通过得越多,所成的像与物 越接近,控制频谱就控制了像面。 2. 阿贝-波特实验 阿贝(1873年)和波特(1906年)分别通过实验验证了 阿贝的成像理论,对空间滤波的作用给出了直观的说明, 为光学信息处理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物平面( 网格) 频谱面 像平面 S 阿贝-波特实验装置 物是细丝网格: 物面 频谱面 像面 f L II 水平狭缝 物面 频谱面 像面 f L II 竖直狭缝 物面 频谱面 像面 中心挡光屏 物面 频谱面 像面 f L II 物面 频谱面 像面 光阑 1. 像的结结构直接依赖赖于频谱频谱 的结结构,只要改变频变频 谱谱的结结构,就可以改变变像的构成。 2. 谱谱面上的横向分布是物的纵纵向结结构信息,谱谱面上 的纵纵向分布是物的横向结结构信息。 3. 零频频分量是一个直流分量,它只代表像的本底。 4. 挡挡住零频频分量,可使像发发生衬衬度反转转。 5. 仅仅允许许低频频分量通过时过时 ,像的边缘锐边缘锐 度降低; 仅仅允许许高频频分量通过时过时 ,像的边缘边缘 效应应增强。 结论: 二.空间滤波的傅里叶分析 讨论相干滤波系统(以 4f 系统为例) 典型的相干滤波系统 L1为准直透镜,L2、L3为傅里叶变换透镜,焦距为f P1为物面、P2为频谱面、P3为像面,P3用反演坐标 光栅常数为d,缝宽为a,光栅沿x1方向宽度为b 以一维光栅为例对滤波过程进行傅里叶分析: a d x1 t(x1) 一维光栅的透过率函数为: a为缝宽,d为光栅常数,b为光栅沿缝宽方向的宽度 。采用单位振幅平面波垂直照明。 b 将一维光栅置于物平面上,在频谱面上得到其频谱函 数为: b x2 T(x2/f) 一维光栅的频谱函数曲线 m =0 m = +1 m =1 假定 bd ,讨论在频谱面上放置不同滤波器时输出像 的变化情况。 1. 狭缝滤波器只允许零级谱通过 H(x2/f) x2 1 狭缝滤波器的透过率函数为: 经狭缝滤波后的频谱函数为: T(x2/f)H(x2/f) x2 输出平面上的像场分布为 x3 g(x3) 结论:像平面上呈现出强度均匀的亮区,不再有周期条纹结构。 2. 狭缝滤波器允许零级和正负一级谱通过 H(x2/f) x2 1 经狭缝滤波后的频谱函数为: x2 T(x2/f)H(x2/f) 输出平面上的像场分布为 a d x1 t(x1) g(x3) x3 b 结论: 像平面上呈现出 周期为d 的条纹, 像变 为对比度较低的余弦振 幅光栅结构。 3. 滤波器为双狭缝,仅允许正负二级谱通过 H(x2/f) x2 经狭缝滤波后的频谱函数为: x2 T(x2/f)H(x2/f) 输出平面上的像场分布为 g(x3) x3 结论: 像平面上呈现出周期为d /2 的条纹,像的结构为余弦 振幅光栅。 思考: 若在频谱面上放置不透光的小圆屏,只挡住零级谱 ,而让其他频谱通过,这时像的结构如何? 小结: 上述对滤波过程的分析与实验结果完全相符,说明 空间滤波技术可以成功地改变像的结构。 例1.1 在图示系统中,以正弦振幅光栅为物,用单位振幅 的单色平面波照明,设此正弦振幅光栅的透过率为 其中,f0 =400线/mm,透镜焦距 f =20cm ,照明光波长 = 0.633m, t0 = t1 = 1/2 。 求 (1)频谱面上各衍射斑的位置; (2)若使用的滤波器仅挡掉1级谱斑,求输出面上的 复振幅分布和强度分布; (3)输出面上光强的对比度。 物平面 P1 频谱面P2 像平面P3 S 解 (1)该振幅光栅的透过率为 其频谱为 频谱面上各衍射斑的位置为 解 (2) 若滤波器仅挡掉1级谱斑,相当于上式中的第3项被滤 掉,则输出面上的复振幅为 输出面上的强度分布为 (3)输出面上光强的对比度 输出面上的强度分布为 1.2 空间滤波系统与滤波器 一.空间滤波系统 1. 4f 系统 物平面物平面 焦平面焦平面像平面像平面 L L1 1 L L2 2 f f f f f f f f 傅里叶变换 光学图像处 理频谱滤波 用透镜组合实现傅里叶变换的图象处理系统 物平面 P1 频谱面P2 像平面P3 S L1L2L3 设物的透过率为,滤波器透过率为 则频谱面后的光场复振幅为 其中 输出面上的光场复振幅为 结论: 输出面上得到的结果是物的几何像与滤波器逆变换 的卷积,因此改变滤波器的振幅透过率函数,就能够改变 像的结构。 2. 其他典型的滤波系统 L1起照明作用; 透镜L2同时起 到傅里叶变换和 成像作用。 (1 1)空间滤波系统空间滤波系统 双透镜系统双透镜系统(I I) 输出平面P3 位于 平面P1的共轭像 面处。 (2 2)空间滤波系统空间滤波系统 双透镜系统双透镜系统(IIII) x3 x1 透镜L1既起照明作用,又起傅里叶变换作用。 透镜L2起第二次傅里叶变换和成像作用。 (3 3)空间滤波系统空间滤波系统 单透镜系统单透镜系统 透镜L既起照明 作用,又起傅里 叶变换作用以及 第二次傅里叶变 换和成像作用。 上述三种滤波系统,结构简单,可以改变输出频谱 的大小比例,可灵活方便进行滤波操作。对于后两种 系统,在频谱面上给出的是物函数的准傅里叶变换, 即附带有球面相位因子;在有些情况下对滤波操作有 影响。 二.空间滤波器的种类和应用举例 1. 空间滤波器的种类 空间滤波器是位于空间频率平面上的一种模片。 一般地,空间滤波器的透过率函数为 (I I)振幅型滤波器振幅型滤波器 只改变傅里叶频谱的振幅分布,不改变其相位分布 空间滤波器分为振幅型和相位型两类: (IIII)相位型滤波器相位型滤波器 只改变傅里叶频谱的相位分布,不改变其振幅分布 (1 1)二元振幅型滤波器二元振幅型滤波器 低通 滤波器 F 高通 滤波器 F 带通 滤波 器 F 振幅型滤波器的应用举例 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 主要用于消除图像中的高频噪声。例如带有高频 噪声的照片,经低通滤波后可有效消除其噪声。 高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 主要滤除频谱中的低频部分,以增强像的边缘或 实现衬度的反转。 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 网格粘上 的灰尘 只让网格的频谱 通过 网格的像灰 尘消失 主要使频谱中的某些频率成分通过,而滤除另外 一些频率成分。 方向滤波器方向滤波器 实际上是在一定方向上允许 通过或阻挡频谱分量的光阑,用 以突出图像中的方向性特征。 (2 2)振幅型滤波器振幅型滤波器 只改变各频谱成分的相对振幅分布,不改变其相位分布。 感光胶片的透过率变化 胶片在光学信息处理中的作用: 作为探测和记录装置; 作为空间光调制器。 (3 3)相位型滤波器相位型滤波器 相衬显微术 相位物体是指本身只存在折射率的分布不均或表面高度 分布不均的物体。 物体的相位变化物体的振幅(强度)变化 相幅变换相幅变换 1935 1935年荷兰物理学家年荷兰物理学家 泽尼克发明的相衬法是位相泽尼克发明的相衬法是位相 滤波的杰出范例。滤波的杰出范例。 Nobel PrizeNobel Prize 设相位物体的复振幅透过率为: 当 ,上式可近似为 当单位振幅相干平面波垂直照明时,物光波场分布为: 未经滤波时,像的强度分布为: 像面上是一片均匀光场, 用普通显微镜无法观察物体! 泽尼克提出在频谱面上放置一个相位滤波器,以改变直接透泽尼克提出在频谱面上放置一个相位滤波器,以改变直接透 射光和由于位相起伏造成的弱衍射光之间的相位正交关系。射光和由于位相起伏造成的弱衍射光之间的相位正交关系。 相位滤波器的相位滤波器的滤波函数为: 滤波后的频谱变为: 像面上的复振幅分布为: 像面上的强度分布为: 结论:像面上的强度分布与物体的相位分布成线性关系。 相衬法是一种将空间相位调制转换为空间强度调制 的方法,它可用于任何一类相位变化远小于1rad的相位 物体,相衬显微镜是空间滤波技术早期最成功的应用。 (4 4)复数滤波器复数滤波器 复数滤波器对各种频率成分的振幅和位相都同时 起调制作用,其滤波函数是复函数。 (5 5)补偿滤波器补偿滤波器 照片的缺陷很多是成像系统严重离焦形成的。即图像发 虚。可以构造一个滤波器补偿原来系统传递函数的缺陷,提 高像质。 在离焦时系统的点脉冲响应变成一个均匀的圆斑(理想 时是一个点或极小的衍射斑)。 a为圆斑半径;是归一化因子。 其传递函数为h的傅里叶变换;圆域的傅里叶变换称傅里 叶贝塞尔变换。 式中 是极坐标下的空间频率变量 ,上式为令 利用积分公式 得到 即 H(r) 特性: 高频成分下降很快,且在中间一段传递函数的符号相反,即 发生相位转变(对比度反转)。 因此构造一个滤波器使低频部分适当衰减,中间部分(H的第 一个负瓣)相移,纠正对比度反转。 相位板 吸收板 补偿滤波器传递函数 1.3 傅里叶变换透镜 一. 傅里叶透镜的截止频率 受物函数尺度和傅里叶变换透镜尺度限制,并不是所有 的空间频率都能通过变换透镜。 后焦面上的频谱强度分布怎样? 某些空间频率无阻拦通过的情况 设物函数受直接的孔径 D1限制; 变换透镜直径为D,设 DD1。 某些空间频率无阻拦通过的情况 由图可见只有小角度下平面波分量才能不受阻拦地通过透镜。 对应的空间频率 即小于该空间频率的光可以无损失地通过透镜在后 焦面上获得准确的频谱强度,即截止频率。 当空间频率超过某个值时,平面波分量完全被透镜的孔径光 阑阻挡,后焦面上没有该频谱强度。由几何关系可知,在小角 近似下,该极限频率的最小值为 相应的空间频率 某些空间频率不能通过的情况 结论: 当 该频率成分部分被阻拦,后焦面上不是准确的傅里叶变换。 当完全得不到相应的频谱。 当 说明物的大小、透镜孔径大小和物体的频域范围是相关的。 傅里叶透镜的有限孔径对于物面空间频率成分传播的限制,称 为渐晕效应。 可得到准确的傅里叶变换; ) 二.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空间带宽积 信息容量一般定义为 对光学图像这一类空间信息,通带宽度可由截止频率 计算 通带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