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例 交流 2 0 1 2年 5月 8日 【 教学目标 】 1 指导学生字正腔圆地朗读 牧童 , 并依据情况教学关 键的字词; 2 遵循“ 平长仄短” 和“ 依字行腔” 的规则, 指导学生吟诵 古诗 牧童 , 让学生从吟诵中体会 牧童 的意境; 3 指导学生能用现代诗的形式写出 牧童 的意思; 4 会默写古诗 牧童 。 【 教学重点 】 指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读 牧童 , 从吟诵中体会 牧童 的 意境 , 能用现代诗的形式写出 牧童 的意思。 【 教学难点】 能遵循“ 平长仄短” 和“ 依字行腔” 的规则吟诵古诗 牧童 。 【 课前准备】 引导孩子从 村居 所见 的意境中分别想到了哪些词 , 并选择其中一些词写现代诗, 分别再现两首诗的意思。 【 课前互动】 吟诵 村居 所见 。 【 教学过程】 一 、诵读诗句, 感知“ 牧童” 形象 1 我国的诗文化源远流长, 其中有许多诗句描写 了“ 牧 童” 这个形象。你们能说几句描写“ 牧童” 的诗句吗? 2 诵读描写“ 牧童” 的诗句 , 感知诗人心中牧童的形象。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清】 袁枚 骑牛不顾人, 吹笛寻山去。【 唐 】 成彦雄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 】 雷震 骑牛远远过前村, 短笛横吹隔陇闻。一【 宋 】 黄庭坚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 唐】 栖蟾 总结牧童形象: 放牧, 吹笛; 自由自在。 二、 检查预习, 把握学情 1 现在, 我们将学习唐代诗人吕岩的一首描写“ 牧童” 生 -t 。 活的诗。同学们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 字正腔圆地读 诗, 平长仄短的诵诗, 依字行腔的吟诗, 在此过程中明白诗的 意思, 感受诗的意境, 能用现代诗的形式翻译 牧童 一诗 , 并 能默写古诗。 2 检查预习。请几个学生读诗, 如有错误立即订正; 两个 同学到黑板上书写“ 蓑” “ 卧” “ 铺” , 知道多音字“ 铺” 的读音和 意思, 用画面直观了解“ 蓑衣 卧” “ 睡” “ 躺” 三个字的对比理解。 3 学生提出疑问。 解决知识点: “ 六七里、 三四声” 是虚指。 方法: 以学过的诗句为学生搭桥。“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 暖鸭先知。 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桃花潭水深千 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 读诗吟诗 , 再现意象 1 依据学生现有的水平指导学生字正腔圆的读诗。 2 古人是如何“ 读” 诗的( 古人不是“ 读” 。 是“ 吟” ) ?鲁迅 文 “ 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缁衣。” 李白“ 吟诗作赋北窗 里。” 杜甫“ 新诗改罢自长吟。 ” 韩愈“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维 自居易“ 发于歌咏形于诗。” 贾岛“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卢延让“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杜苟鹤“ 难教一 日不吟诗” 。 3 反复吟咏, 情通古人。 我们也用吟咏的方式来学习这首诗。 4 师示范吟诵。 5 指导学生按照“ 平长仄短” 的规律诵, 依字行腔地吟。 6 在吟诵中, 头脑里出现了哪些意境? 用优美的词语描述 出来 , 并把这些词语板书在黑板上。 四、 以诗写话, 提升表达 1 古诗今趣。 老师展示名家译的诗。 对比读, 初步感知现 代诗与古诗的区别。 2 依据老师给的范例, 参照黑板上的词语 , 用现代诗的形 式写出 牧童 的意思。 3 展示学生的成果 , 鼓励创新。 五、 总结延伸, 激励兴趣 (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 “ 锐角和钝角I, 教学设计与反思 文, 李琳琳 教学 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目标 能辨认锐角和钝角, 能用简洁的语言完整、 准确地描述锐角 和钝角的特征 , 并学会借助工具来验证锐角、 直角和钝角。 2 过程与方法 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 操作、 分类、 比较 , 拼组、 折纸等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 I;3 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建立 自信心; 通过用角来创造美丽 的图案, 进一步感受几何图形的美,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 让学生通过直角来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是锐角还是钝角。 教学流程 : 一 、复习旧知, 渗透方法 教师: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有关角的知识, 你还记得角是 什么样子的吗?学生回答。 3 4 口圆 教师: 课前老师为你准备了一些画有角的纸片, 下面你仔细观 察一下, 哪一个角是你认识的?学生从中选取直角图形。 教师: 谁能说一说我们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学生说一 说。让学生演示一下, 判断的方法。 二、 分类认识锐角、 钝角, 导入新课 。 1 分类。 教师: 刚才我们选取了一个直角, 纸片上还有很多角 , 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 你认为应该怎样分?学生操作分类 , 教师巡视 , 了解学生分类情况。 2 汇报。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 教师 :这样分你们认为可以吗?能不能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 分?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3 导入课题。 教师: 什么样的角是锐角? 什么样的角是钝角呢? 教J师J 总 结, 导 人 课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认识锐角和钝角。 4 出示情境图, 学生指出上面的角。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 图, 学生到屏幕前指一指, 集体判断。教师用直角比试, 演示。 三 、 练习 , 巩 固新知 1 完成练习中的第2题。教师课件出示, 学生判断。如果有异 议。 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 比一比。教师强调方法。如果无异 议, 教师拿出一个近似于直角的锐角来让学生判断, 引导学生说出 方法。 教学设计 2 0 1 2年 5月 8日 课例 交流 利用 生 活 资源解 二 央问 题 , 培 养解 题 策 略 教 学案 例 文, 周 正霞 背景描述 新课标明确指出: 要联系生活讲数学, 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 数 学问题生活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在编写时, 以现实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 , 题材选择更加开放。教师利用教材提供丰 富的主题图信息资源 , 引导学生在经历情景呈现的过程中, 感悟 到数学问题的存在, 在发现问题 、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能力得到培养、 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案例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 解决问题” 不仅仅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应 用,更是要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 “ 解决问题” 教学中, 虽然数量关系的阐述不需要很规范地表述 , 只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和自身经验描述出思考过程就可以, 但这 并不是表明, 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停留于经验层面即可。教师应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 , 同时经过一定的数学思 考, 结合本人的思维水平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下面是我在上“ 解 决问题的策略” ( 四年级上册) 有关数学与生活的一个片段。 一 、播放 曹冲称象 故事, 创设情境, 感受用策略解决问题的 魅力 1 承接故事情境, 感受策略的作用 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 学生回答) 我们送他一个美名“ 小小策略家” 。问: 那你知道什么H I 策 略吗?你还在哪里见过或者使用过策略呢? 2 直接提示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问: 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 师: 对, 今天我们要像曹冲一样巧妙地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 二、 探究新知, 初步理解列表的策略 1 生 活中的难题( 组图) 以图片的方式呈现情境: 元旦快到了, 为了使庆祝元旦的活 动更有意义, 三位班长正在买奖品呢。小明班买了3本笔记本用 去 1 8 元; 小华班要买 5本笔记本 ; 小军班用 4 2元买笔记本。 2 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问: 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依次出示 2个问题) 小华 用 了多少元?小军 4 2 元钱可 以买几本? 问: 这些问题现在都能解决吗? ( 生广泛发言, 教师及时肯定和 评 价) 、 3 第一个问题能解决吗? 图中有那么多信息怎么办?( 整理信息) 四人小组交流: 你已经了解了哪些整理信息的方法呢? 师 : 整理信息的方法是多样的。 你们平时经常用这些方法整理 信息吗? 4 师生共同完成列表整理信息( 在黑板上列表) 先引导学生呈现纯文字的简化整理 如 : 小明 3本1 8元 小华 5 本?元 问: 这样整理怎么样? 师: 如果再给他们加上点线框, 就形成了一份表格了。感觉怎 么样?( 更清楚了, 在学生的回答中书写“ 有条理” ) 5 出示列表, 并指出这样的整理叫“ 列表整理” ( 列表) 读表: 你能从这张表格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比较 : 这张表与上面的情境图相比, 哪个更有条理? 引导学生理解, 这几种整理方法都比较清楚, 但列表更简单些。 过渡语: 看样子, 列表整理信息既清楚又简单 , 那么我们就根 据列表中的数据来解答题 目吧。 6 分析数量关系及解答。黑板上 学生根据表格说一说解答思路 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表格我们可以怎么想? 适时地让学生明确是“ 从条件想起” 还是“ 从问题想起” 。 完成计算 , 一生板演 汇报时, 追问: 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这个结果对不对呢? 课后反思 本节课能够以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动画片 曹冲称象 引入新 课 , 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策略, 选择合适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是有效的。 在解决问题时, 注意引导学生可以从问题出发想必条 件, 也可从条件出发想问题 , 让学生促进会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 进一步体会表格是合理, 必要的, 从而形成对这一解题策略的体验。 ( 作者单位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龙中心学校) 2 折出一个角。用课前准备的纸片, 折出一个锐角或者钝角, 演示汇报。 3 画角。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锐角或者钝角, 同桌交换判断。 4 拼角。用两个三角板来拼出锐角或者钝角, 演示汇报。 四、 回归生活 , 拓展新知 教师: 我们认识了锐角和钝角, 那么你有没有发现, 生活中哪 些物体上有锐角或者钝角?学生说一说。教师多媒体演示。 五、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 知道 了什么?学生说一说 。 教学反思 : “ 锐角和钝角” 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 中, 已经学会如何辨 认角和直角, 并已经建立了正确的表象。本节课在此基础上, 进一 步拓展角的外延, 完善学生对角的认识, 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 并能够用更准确的、 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 结合我校现在正在试用“ 先学后教, 当堂达标” 这种教学模 式,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很多知识我都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 学习, 去感悟。如让学生给角进行分类这个环节就充分体现了这 个意图, 先让学生动手分类, 再经过小组合作、 积极主动地思考分 类的理由, 学生 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就找到了要找的答案, 表现出 了很强的求知欲, 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然后进一步让学生在亲 身经历中进行 自主探索 , 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如找角、 做角、 画角、 数角、 拼角等, 使学生对“ 锐角” 和“ 钝角” 的认识不是停留在机械 地理解和记忆之上 , 而是经历了一个亲身体验和不断反思的认识 过程 , 在活动中, 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 锐角” 和“ 钝角” 的特 征。整个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体, 让他们在积极参与、 操作、 交流、 动脑、 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 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 实践证明: 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