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隐形眼镜学 复习资料1 单选题1.正常人角膜水平直径为 A.11.512.Omm B.9.09.5mm C.9.510.Omm D.12.012.5mm2.最早的软镜材料HEMA)和旋转成形技术的发明家是 A.Otto Wichterle B.August MullerC.Kevin Tuohy D.Thomas Young3.属于材料本身的固有属性的是 A.DK B.DK/t C.COR D.EOP4.表示材料在承受压力时保持形态不变的能力的特性是 A.抗张强度 B.弹性模量C.硬度 D.韧度5.泪液透镜可矫正的散光为 A.晶体散光 B.总体散光C.角膜散光D.眼内散光6.最早用于接触镜制作的亲水材料是 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B.氟化硅氧烷 C.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D.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7.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观察镜片配适状态最常用的方法是 A.直接焦点照明法B.后部照明法C.弥散照明法D.镜面反光照明法8.下述哪一点不是软镜配戴过松的表现 A.结膜压痕 B.镜片边缘卷曲C.瞬目时过多的活动度 D.瞬目后立即视物模糊9.不属于RGPCL优点的是 A.硬度,矫正视力清晰,耐用B.良好的加工性能C.良好的泪液循环 D.镜片的可塑性和适应时间10.为了减少库存,环曲面软性角膜接触镜柱镜焦度分档步距通常为 A.0.25D B.0.50D C.0.75D D.1.OOD11.反转几何设计的角膜塑形镜的总直径为 A.7.68.6mm B.8.69.6mm C.9.611.6mm D.11.612.6mm12.硬性透气性材料的缺点是 A.镜片光学性能差 B.镜片湿润性好 C.抗沉淀性差D.透氧性差13.下述哪种配戴者最适合配戴软性接触镜A.运动 B.控制近视发展 C.不规则散光D.高度散光14.框架眼镜的屈光度为-8.00D,则接触镜试戴片的屈光度应选择A.-8.50D B.-8.OOD C.-7.25D D.-7.OOD15.-软镜配戴者镜片的基弧为8.60mm,总直径为13.5mm。现将镜片总直径改为14.Omm但保持相同的配适,新镜片的基弧为 A.8.30mm B.8.50mm C.8.80mm D.8.60mm16.正常人角膜垂直直径为 A.11.512.Omm B.9.09.5mm C.9.510.Omm D.10.511.0mm17.接触镜的Dk值特指镜片材料在单位时间内容许氧气通过的能力,称为 A.氧溶解系数B.氧弥散系数C.氧通透性 D.挥发量18.睁眼的情况下角膜的氧供应80%来自于 A.空气 B.房水 C.睑结膜血管 D.角膜缘血管网19.表示材料在被牵拉断裂之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值的是 AA.抗张强度 B.弹性模量 C.硬度 D.韧度20.角膜内皮细胞为 BA.柱状单层基底细胞 B.六角形单层细胞C.六角形双层细胞 D.扁平翼状单层细胞21.为检查角膜上皮是否有损伤,可用荧光素钠染色后再检查,荧光素钠的浓度应为 A.0.5% B.1% C.2% D.3%22.框架眼镜的屈光度为-7.75D,则接触镜试戴片的屈光度应选择 A.-8.50D B.-8.OOD C.-7.50D D.-7.OOD23.下述哪点不是软镜配适过紧的表现 A.镜片边缘卷曲 B.结膜压痕C.瞬目时无镜片活动D.瞬目后立即视物清晰24. 配适弧区的主要作用是 A.稳定镜片的位置B.压平角膜顶端C.泪液交换D.维持镜片运动25.在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中,最常见的问题是 A.轻度的角膜点状染色B.眼前节感染C.镜片压痕D.角膜基质水肿26.用于检查角膜大体水肿的良好方法是 A.直接焦点照明法B.弥散照明法C.后照法D.镜面反射法27.配戴者框架眼镜读数-4.50DS/-0.50DC90,K读数43.50D85; 43.75D175,这只眼睛有多少角膜散光 A.-0.25DC85 B.-0.25DC175 C.-0.25DC175 D.-0.50DC9028.片标是环曲面角膜接触镜的 A.定向参照标记B.散光轴位C.柱镜轴位D.柱镜焦力向29.BOZR代表什么 A.角膜中央曲率 B.后表面光学区曲率C.前表面光学区曲率 D.镜片读数30. 荧光素钠不能用来进行的检查 31. A.RGP静态评估 B.BUT检查C.角膜上皮是否有点状损伤D.角膜散光检查31.角膜是人体感觉神经分布最丰富的器官,主要由 眼支支配A.外展神经 B滑车神经 C.动眼神经 D.三叉神经32.可用来表达配戴镜片后角膜面实际的氧分压的是 A.氧通透性 B氧传导性 C.等效氧分压 D.临界氧需求33.在配戴硬镜时,镜片基弧与角膜曲率相差1mm时,会产生 的泪液镜A.0.25D B0.50D C.0.75D D.1.00D34.一软镜配戴者的试戴镜为-3.00D,戴镜验光-1.50D,最终处方的屈光度是 A.-3.00DS B-4.50DS C.-7.50D D.-7.25D35. 广泛的被应用于PMMA镜片,RGP镜片和软镜的生产A.车削法 B模压法 C.旋转浇铸法D.稳定性软镜模压法36.在验配和设计角膜塑形镜时,用于回退的屈光度为 A.-0.5-0.75近视 B.+0.5+0.75远视 C.+1.0+1.50远视 D.+1.5+2.0远视37.泪液镜矫正散光主要针对 A.角膜散光 B.晶体散光 C.总散光 D.残余散光38. 反应了该材料是否易于加工成镜片,以及其耐用性A.弹性模量 B.抗张强度 C.韧度D.硬度39. 是最早的消毒方式,其灭菌极为有效,不需要使用防腐剂A.超声波消毒B.过氧化氢消毒 C.加热消毒D.化学消毒40.关于软镜初戴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日戴方式者,第一天可以配戴超过10小时B.初戴者赢从传统型镜片戴起,因其具有良好的成型性且不易损坏 C.软镜初戴者第一次复查应在配戴镜片一个月后D.即使无不适情况,应在配戴镜片一周后复查41.一患者验光处方为-5.25/-2.75170,角膜曲率仪检查结果为7.75mm17043.50D)和7.76mm8044.00D),下述哪种镜片最合适 A.球性RGP B.后表面环曲面RGP C.球性SCL D.前表面环曲面RGP42.一软镜配戴者镜片的基弧为8.50mm,总直径为13.5mm现将镜片总直径改为14.00mm,但保持相同的配适,新镜片的基弧为 A.8.30mm B.8.50mm C.8.90mm D.8.60mm43.下面关于硅水凝胶镜片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硅水凝胶镜片因加入了硅而使透氧性明显增加B.硅水凝胶镜片的硅含量越多,镜片越硬C.硅水凝胶镜片因含水量一般较低,会有较好的保湿效果D.硅水凝胶镜片硅含量的增多,角膜氧流量明显增加44.正常人在30岁前,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毫米 A.1500-2500个 B.2500-3500个 C.3000-4000个D.3500-4500个45.镜片的弹性模量与镜片可塑性的关系是 A.弹性模量低的镜片可塑性强,柔软,配戴舒适B.弹性模量高的镜片可塑性强,柔软,配戴舒适 C.弹性模量低的镜片可塑性强,矫正散光比较理想D.弹性模量高的镜片可塑性强,矫正散光比较理想46.角膜上皮层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形成光滑、透明的光学表面 B.表面的微绒毛和微皱襞可作为泪膜的粘附表面C.保持物理强度、维持角膜形状 D.周边部的朗格汉斯细胞可参与免疫反应47.在停戴角膜塑形镜后,最慢恢复的是 CA.角膜厚度B.角膜曲率C.角膜形状Rx值) D.裸眼视力48.下列关于离子性材料镜片沉淀物的主要来源是 A.泪液成分中的蛋白质 B.泪液中的脂质C.化妆品 D.细菌49.接触镜浸泡消毒时间通常为 A.1小时B.4小时C.3小时D.2小时50.角膜塑形镜片中起塑形作用并且具有光学效应的后曲面弧形区域为镜片的光学区,光学区直径常用 BA.5.05.5mm B.5.57.Omm C.7.07.5mm D.8.08.5mm51.环曲面角膜接触镜的片标上仅用于提示镜片的柱镜轴位是否在 A.预期的方位B.水平向C.垂直向D.6点钟方位52.利用下睑托住镜片下边缘,使环曲面软性角膜接触镜保持稳定的轴方位的方法,称为 A.棱镜稳定法B.动力性稳定法c.截平稳定法D.周围平衡稳定法53.软镜配戴者主诉在瞬目后瞬间视物模糊,但很快即清晰,这可能提示 A.镜片配适过松B.镜片配适过紧C.镜片位置过高D.镜片位置过低54.配戴软性接触镜的非适应证是 A.高度近视B.角膜不规则散光C.运动D.屈光参差55.-软镜配戴者镜片的基弧为8.60mm,总直径为13.5mm。现将镜片总直径改为13.Omm但保持相同的配适,新镜片的基弧为 A.8.30mm B.8.50mm C.8.80mm D.8.60mm56.框架眼镜的处方是-8.OOD,验光试戴镜镜片距角膜顶点的距离为12mm,患者预配戴接触镜。请问你给患者接触镜的度数是多少 A.-8.85 B.-7.30 C.-9.88 D.-9.5857.对镜盒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为了避免污染,每次使用后都应该冲洗镜盒B.镜盒应至少3个月更换1次C.用热水冲洗后在空气中自然晾干,保持镜盒干燥D.长期不用镜片应每个月更换镜盒中的护理液58.下列哪种情况下,配戴者最有可能无症状 A.巨乳头性结膜炎B.睑缘炎C.上皮微囊D.接触镜引起的急性红眼59.有一软性接触镜配戴者双眼出现眼痒,检查眼部发现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未见明显异常。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 A.结膜干燥症B.巨乳头性结膜炎c.角膜毒性反应D.护理液过敏反应60.不易造成接触镜沉淀物的是 A.高含水镜片B.长戴镜片C.RGP镜片D.日抛镜片61.闭眼的情况下角膜表面的氧水平与睁眼时角膜表面氧水平比约为 A.1/4 B.1/2 C.1/5 D.1/3 62.软镜安全长戴时时的最低DK/t值为 A.24x10-9 B.34x10-9 C.87x10-9 D.78x10-963.软镜配戴者主诉在瞬目后瞬间视物清晰,很快即模糊,这可能提示 A.镜片配适过松B.镜片配适过紧C.镜片位置过高D.镜片位置过低64.软镜配戴者的试戴镜为-3.00 D,戴镜验光-4.50 D,最终处方的屈光度是 A.-3.00 DS B.-4.50 DS C.-7.50 DS D.-7.25 DS65.最早用于生产软镜的方法是 CA .车削法 B.模压法 C.旋转浇铸法 D.稳定性软镜模压法66.在验配和设计角膜塑形镜时,用于回退的屈光度为 A.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