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 四、考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果及其意义可能的命题角度与例题例题1:“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试分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意义。答案要点:(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第一,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从而向全党提出了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任务。第二,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以及提出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基本方针。第三,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的论断。第四,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第五,提出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及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两个务必”。第六,最重大的成果是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以及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成为中国改革的理论依据;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如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克服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等,在今天对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指导意义。(2)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率领下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早的探索者和开拓者。虽然最终未能在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但它在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对后来者,却具有基础性、铺垫性的作用,从内容上、理论品格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第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取得的重大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如前所述,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目标展开的,因而自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第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的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第三,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过程中所表现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论品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功探索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 但苏联 模式未必适合中国。1953 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开始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 缺点和错误,揭示了苏联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等 等。 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毛泽东于 1955 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借鉴, 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1956 年 4 月到 1966 年 4 月, 从 是开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956 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以后,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挑战面前,毛泽东率先提出 了科学对待一切外国的东西, 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 合, 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任务, 并且取得了探索的初步而丰富的成果。11956 年 4 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 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总结、探索的初步成果。 2 1956 年 9 月,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指出党和全国人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工业化, 逐步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坚持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 在综合平衡中前进的经济建 设方针;提出了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加 强党和群众联系。总的来说,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1957 年 2 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讲话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指 出,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的需要; 是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这个讲话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1 但是,1957 年反右派的扩大化,1958 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59 年的反右倾,是 “左”倾错误的大发展,再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中国的国 民经济在 1959 年到 1961 年发生了严重困难, 即通常所称的三年困难时期, 国民经济比例关 系全面失调。1961 年 1 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八字方针,党和政府认真地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为调整国民经济采取了一 系列果断措施,到 1962 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出现好转的趋势,到 1965 年,国民经济的全面 调整时期结束, 社会主义建设又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党在这十年中虽然发生过严重失 误,遭受过严重挫折,但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这是这 一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主导方面。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1走俄国人的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最初探索 走俄国人的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最初探索 这是 20 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在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一文中的以下论述, 深刻概括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特点。他指出: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 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 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重新考虑自己的问 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1471 页)由于中国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苏联又是世界 上唯一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国家, 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都十分复杂, 自己又 缺乏任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因此,学习和借鉴苏联的历史经验,甚至搬用苏联社会主义 建设的模式,就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特点。尽管如此,以毛泽东为主要代 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仍然努力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在苏联模式的 框架内, 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 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崭新探索 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崭新探索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逐步进入低潮,社会主义日益陷入深 重的体制性危机的时候,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 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形成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1982 年 9 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 2 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 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 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3 页)这段论述, 深刻总结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33 年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65 年的历史经验, 概括了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 这个特点就是: 完全打破了苏联模式的束 缚,从走俄国人的路转到走自己的道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 3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内外的形势异常严峻,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总结历史经 验,开拓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以巨大勇气进行理论创新,全面深化了对社会主 义的认识,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从而用新的理论丰富 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综上所述,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即从 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更 加自觉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 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 人们对社会 主义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历史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将不断地深化,并升华成为丰富而深刻的社会主义建设理 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贡献,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贡献。 3我们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一百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代领导集体艰辛探索奠定基础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又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第二次结合。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指出现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要求“进行第二次结合”,强调“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创举。毛泽东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为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经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曾设想过,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可以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的办法。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机会实践他们的设想。列宁虽在1918年和1921年两次提出“赎买”的主张,但也因受到俄国资本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