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站在新高度认识国企党建工作 要做好国有企业党的工作,有一些认识问题是需要澄清的。国有企业需要不需要党组织,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到底该如何,企业党组织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方式来发挥作用,对这些基本问题都应该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实现党组织在企业工作中的应有作为。2016年10月,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上述疑问给出明确的答案。习总书记讲话是新形势下指引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国企改革发展、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新突破。一、对国有企业性质、地位、作用的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说“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这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要有国企和要有什么样的国企问题。之前,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就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尽快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什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呢?我想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问题就是其一。本次讲话对国有企业的性质、地位与作用、目标,给以了全新的更为深刻的概括与归纳,为国企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对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 “私有化”思潮、“消亡论”论调的迎头一击,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壮大提供了信心和保证。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习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明确权责边界,做到无缝衔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还谈到,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这显然是对下一步国企改革发展工作的具体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确实值得我们借鉴。但是,不能因此否定了国有企业的性质,要把西方创造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化”,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治理之路,使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结构依法履行职权,在目标同一的基础上功能互补。国有企业的发展目标必须是在党的领导下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目标,党的领导必须在企业改革发展方向上具有主导性和保障性作用。因此,讲话中强调“在国企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加强党的领导,而不能削弱党的领导,更不能放弃党的领导”。只要我们解决了党的领导和其他治理主体的结合问题,就能形成超越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更先进、更适合我们自己的现代管理模式,创造出比西方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总书记“六个力量”的重要论述,突出而鲜明地表达了国有企业应有的地位与作用,这也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期望。二、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地位、作用的新定位要把国有企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建设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就必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应当是国有企业党的领导与现代企业治理模式相结合的产物。要保证国有企业的性质、地位、作用,实现习总书记和党中央所期待的改革和发展目标,就必须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习总书记不仅指出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还进一步的明确地提出“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过去我们通常只讲“政治核心作用”,不讲或很少讲、回避讲“领导核心作用”,这次习总书记明确地提出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显然是层次地位更高、更鲜明了。在领导途径上习总书记指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并强调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这九个字。这就为我们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正确处理和解决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提供了保证;也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通过“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动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过硬依据;为落实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的领导权指明了途径。国有企业党组织面临的紧迫工作任务之一,就是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明确企业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边界、规范好企业的议事和决策程序,从而形成使党的领导和其他治理机构做到无缝衔接、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化公司治理机制。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领导核心作用”集中到一点,就是要保证和促进国有企业按照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保证。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党组织要监督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基本路线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要监督党员、领导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员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要监督保障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人员依法行使职权;领导并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监督实现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维护好、实现好包括企业职工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党的自身建设等为企业经济工作提供思想动力、组织支持和保障。三、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习总书记的讲话中,国有企业的性质、地位明确了;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明确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作用明确了、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发挥作用的途径也明确了。接下来就是如何贯彻执行和具体实践,“以企业改革和发展成果检验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的问题了。“撸起袖子加油干”首先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履行好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主体责任。习总书记讲话中指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存在着“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的问题。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最主要的是“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不落实的问题。从改革前后的历史经验来看,以前国有企业党组织全面包揽企业工作,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的,也是不符合政党自身发展规律的。相反,否定、虚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也是不符合中国国情、违背社会主义道路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出现“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倾向,这表明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存在着有从改革前的“党政不分”走向相反方向的“党政不分”的苗头,这是值得高度警惕的。从我们自己所处的系统来看,企业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与行政领导班子完全重合的情况普遍存在,加之普遍推行“党政主要领导交叉任职”,这就导致了党的各级组织班子与行政组织班子“合二为一”的情况。这势必会弱化党组织的领导、监督、保证作用。尤其是在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大多身兼行政副职,即便是不兼任行政职务在实际工作中其主要精力也是放在了生产经营管理等经济工作上。党的基层组织虽然形式上健全,但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等流于形式的情况较为普遍的存在。这种情况的长期积累,必然会导致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涣散情况的发生。习总书记讲话中要求“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要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企业党组织要承担和履行好主体责任,“要把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抓好”,这不仅需要从制度层面离清党的领导与其他企业治理体系的关系,同时也需要必须的组织条件作保障。从公司现有情况看,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大多是从生产经营管理等岗位选拔任用的,大多缺乏党务工作经验和党务工作知识,甚至有些人不具备做好党务工作的基本素养,主动学习研究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也普遍比较缺乏。由于长时间的积累,优秀的党务干部、党务工作人才匮乏,甚至高标准选拔称职的基层党务干部都成为了一个难题。这种状况显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习总书记讲话中要求“要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变”,选拔任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爱党、忧党、兴党、拥护党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这样的选人用人标准应当首先体现在党务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普通党员和群众职工关心关注企业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越来越底,这客观上削弱了企业党建工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基础。国有企业虽然是经济组织,但又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政治属性。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直接关系到到工人群众队伍在企业中的利益和地位,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习总书记讲话中要求“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就要求党的组织、党的干部不仅要在作风上不脱离群众,也要在利益上不脱离群众。习总书记的讲话为国企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使国有企业党组织做到“具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和价值追求、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严明的组织纪律和优良作风、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最重要的基础是强化和落实党的组织功能,组织健全、功能落实是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