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莫顿.亨特 课前想一想: 在我们的人 生当中,会遇到 一些我们觉得非 常危险或是艰难 的时刻,那么如 何客服在困难面 前的畏惧心呢? 掌 握 重 点 词 语 “ 啜 泣. 小 心 翼 翼.伸. 探. 踩” 精读课文第三部分,把握“我”爬悬崖时的心理变化 了解学习详略得当、以小见大、以事寓理的写作方法 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复述故事情节,掌握文章的中心 思想。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 义。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 的生活哲理。 3、学习本文关于行动、心理描写的 内容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 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在面对困难时的“走一步 再走一步”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也 激 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 和勇气。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19271983),美国 作家 。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 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 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莫顿亨特是一 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 。作为上尉飞行员的莫顿亨特接受了一项任 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 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 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 气都没有。 第二天,莫顿亨特驾机滑行在跑道上, 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 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 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 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 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 就这样,莫顿亨特不断告诫自己, 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 ,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 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 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 ,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 示。一步又一步,终会达到自己的目 的地。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形容十分恐惧不安。( ) 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丧失信心,意志消沉,不 能振作。( ) 2、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训诫( ) 屡次( )迂回( ) 啜泣( ) 耸立( )纳罕( ) 颤抖( )瘦骨嶙峋( ) 头晕目眩( )落下( )着眼( ) 写一写写一写 ji lnxn chu hn xuan chan ly sng lzhu 心惊肉跳 小心翼翼 灰心丧气 词语解释词语解释 蕴含: 悬崖勒马: 训诫: 峭壁: 崩土: 嶙峋: 包含。 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 时清醒回头。 告诫,教导。 陡直的山崖。 崩裂的泥土。 形容人瘦削。 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 啜泣: 纳罕: 小心翼翼: 翼翼: 形容担心祸患临头, 非常害怕不安。 头发昏,眼发花,感到一切 都在旋转。 抽噎。 惊奇、诧异。 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 忽的样子。 谨慎、严肃。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费城 2、故事发生距今多久? 57年前 3、故事发生在当时的什么时间? 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4、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天气闷热,想找一些新的花样来玩。 5、“我”为什么拿不定主意? 因为8年来“我”一直有病,母亲叫“我” 不要冒险。 6、爬上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 两个孩子分别叫什么? 一共有6个小男孩。内德和杰利 7、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大约只有20米高;约为6.7米(因为小岩石架 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的路程) 8、所有的孩子都爬到岩石架了吗?所有的孩 子都爬到崖顶了吗?谁没到? 是的;不是;“我” 9、“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我”爬到岩石架上,上不去,下不来,陷于 绝望、恐惧;小伙伴们都离“我”而去。 10、谁叫来了“我”的父亲? 杰利 11、“我”是怎样脱险的? 在父亲的指导和鼓励下顺利爬下悬崖。 12、“我”现在多少岁? 65岁(当时是8岁,时隔57年,所以8+57=65) 3、从第一部分中我们可以得知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孱弱多病,常受到母 亲“不要冒险”的训诫或 “乖、懦弱、胆怯”。 4、读第二部分,划出描写“我”的心理 状态的词语。这些词语描写出“我”当时的 一种什么状态、心理? 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嶙峋的胸腔 里面扑扑乱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 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 木、不能动弹。 有被抛弃的委屈、有受嘲笑的羞辱、有 不知所措的迷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然 而最强烈的是恐惧感。 杰利带来了我父亲。(听见) 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安慰我。(我哭着 说) 父亲教我把左脚踏到石架下面那块岩石上。 (我顿时有了信心) 父亲教我把右脚移动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 方。(我的信心大增) 我每次只移动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投入了 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啜泣了一会,产 生了一 种巨大的成就感) 5、说说“我”的脱险过程。 6、末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 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 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 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 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 举步维艰。 疑难解析疑难解析 1、课文中的两个“啜泣”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 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 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 1、文章一开头为什么要突出“闷热”? 正是因为天气闷热,所以才想到去悬崖上透透气,凉爽凉爽。 2、“八年来我一直有病”在文章中起了什么 作用? 伏笔。说明为什么5个孩子都能爬上崖顶,而“我”只能爬到三 分之一高的岩石架,而且上不去,下不来,还吓得要死。 3、末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 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 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这里的“前途茫茫”是指不知道怎样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困难 重重,举步维艰。 想想 一一 想想 4、“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 ? 学到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 。它告诉“我”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 ,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 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 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 步一步走下去,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 。 2、“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 谁,却发现原来是我自己。”为何不直接 写“我”哭了? 一是真实的再现,“我”太害怕了以致 连自己哭了也不知道;二是写法的需要,这 样写更能将“我”当时的恐惧心理描写得真切 、生动。 最初:毫无信心 “我下不来 我会摔死的。” 继而:信心萌发 “这似乎是能办到的” 随后:信心大增 “我”能办到 最后:激动啜泣 3、分析“我”爬下悬崖时心理经 历过几个变化过程? 似乎能办 得到 顿时有了信心 信心大增 产生了一种巨 大的成就感 4、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 一步”,是什么意思? 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 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 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 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 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5、石架大约7米高,扛梯子把孩子抱 下来要保险得多,也简单得多,父亲为什 么不自己去把孩子抱下来?他的办法有什 么普遍意义? 爬上石架的“我”,上不去,下不来 ,陷入绝望、恐惧,父亲并没有用梯子 上去救护,而是鼓励、指导孩子“走一步 ,再走一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 心,变得勇敢。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 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 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 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 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 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 什么? 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 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 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 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 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 了难忘的经验。这个父亲懂得怎样 训练孩子的,他知道,如果自己上 去救,孩子的能力就毫无长进。富 有教益的方法使孩子获取了一笔宝 贵的精神财富。 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 ”的理解。 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 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 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 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 走下去。 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 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 险阻的信心。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冒险冒险 启示:感悟化整为零给人以战胜艰险的信心 着眼于那最初的一 小步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 一步 讨论讨论 1、本文提到的两个“啜泣”与奥运会 杜丽、郭晶晶等运动员获得冠军后的“啜 泣”是否相同? 2、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 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 么? 3、谈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怎样教 育我们克服困难的?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 何人都非易事”。站在人生的新起 点上,我们只要走好每一步,一步 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就能做出 新的成绩。祝愿大家走好自己的每 一步,并取得成功。 人生总是有很多 的不如意和挑战,在 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 ,我们需要用自己的 意志去面对,最后战 胜这些困难。 正如同诗中所说 ,若有坚强灵魂,便 有踏足之地。 多角度地阅读,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 维空间,获得启示。 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 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 什么? 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 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从中有所感悟,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课文主要写“我” ( )的过程,写我爬下悬 崖走第一步时的动词是( ), 这几个动词突出了我的( )的 心理。 跟小伙伴们爬悬崖 伸、探、踩 小心翼翼 2、在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细地写 出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 ( )、继而是( ) ,随后是 ( )最后是觉得 自己有一种巨大的( )。 亳无信心 萌发信心 信心大增 成就感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形容十分恐惧不安。( ) 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 )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丧失信心,意 志消沉,不能振作。( ) 心惊肉跳 小心翼翼 灰心丧气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