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语 文考生须知:1、全卷分卷一和卷二两部分,其中卷一为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题卷,卷二为阅读与语言运用和写作卷。2、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县(市、区)、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卷 一说明:本卷有一大题,共36分。请按要求把全部答案书写到答题卷上。(其中第1、2、3题的答案序号还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涂黑)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共36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1)要彻底解决造假售假的丑恶现象,就必须下决心_滋生这一现象的社会土壤。(2)这幅画是我在大学读书时恩师_的,多年来,虽四海漂泊,但我一直珍藏着它。(3)“综合”科考试,它_三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要体现不同学科间的有机联系。A. 铲除 惠赠 不是 B. 根除 馈赠 不只是C. 根除 惠赠 不是 D. 铲除 馈赠 不只是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一进球场就看到许多面国旗和一片欢呼声。 B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D弟弟不但很瘦,而且精神饱满。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流出了_,流出了_。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4、请按要求完成:加点的注音,给出拼音的写出汉字,错别字纠正。(5分)海啸过后,约有500万人生活没有基本保障( ),渔民们简lu( )的房屋和li( )以生存的全部家当都在海啸中毁于一dn( )。海啸的幸存者流利失所,无家可归。5、背诵优秀的古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请根据提示,默写下面古诗文句子。(15分 每句1分)(1) 万里赴戎机,_(2) _,映日荷花别样红。(3) 劝君更尽一杯酒,_(4) _,月有阴晴圆缺。(5) _,濯清涟而不妖。(6) 晴川历历汉阳树, _。(7) 羌笛何须怨杨柳, _。(8) 沉舟侧畔千帆过,_。(9) 风萧萧兮易水寒,_。(10) 人生旅途中难免会关山重重,挺一挺,走过去,前面定然会是一片明媚的天地,这种情形可用陆游的游山西村中“ , ”两句话来概括。 (11) 从你积累的诗词中写出描写我国民间节日(如中秋节)的诗句: _,_;_,_。6、说话。(3分)小明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打麻将,在一旁的小明想劝阻。如果你是小明,该向爸爸说些什么?7、仿写句子(4分) :蓝天无语,却表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 。卷 二说明:本卷有三大题,共114分。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820题(一)朋友和书朋友不是书,书却是朋友。朋友可能背叛你,书却永远忠实。怎么办呢?像选择书一样去选择朋友,像爱朋友一样去爱书。书是从不疏远我们的朋友,它却可能把我们和朋友疏远。世界上确实还有比书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实践、友情、现实和行动。人类在写两种书,一种是有字书,一种是无字书。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写好无字书,才能写好有字书。有字的书不好写,无字的书写好更难。朋友可以带给你一本好书,也可以带给你一本坏书。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可能害你。但是不用怕,因为更多的情况是:好人读了坏书仍是好人,坏人读了好书仍是坏人。(A)对待书,要在无疑处有疑;(B)对待朋友,要在有疑处不疑。书,是生活中最好的调味酒;朋友,是闲暇中最好的依托。读好书很难,交朋友一样难。唉,朋友不是书;书,却是朋友。朋友可能背叛你,书却永远忠实。怎么办呢?像选择书一样去选择朋友,像爱朋友一样去爱书。8、请找出能体现中心观点的一句话。(2分)9、试分别补写一个事例,使A、B两句更有说服力。(4分)10、“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写好无字书,才能写好有字书”,这里的“有字书”和“无字书”分别指什么?(2分)11、本文开首和结尾的三句话几乎一模一样,请说说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2分)(二)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12、从表达方式看,划线句是什么手法?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种手法在这里的作用。(3分)13、文中多次写到“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这些“笑”有什么含义吗?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1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加点的词在表面上是矛盾的,作者写错了吗?你怎么看?(3分)15、据你判断,在“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的“现在”之前,孔乙己是不是死了?请根据课文说说你的看法。(3分)(三)最苦与最乐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可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梁启超饮冰室全集)16、给空格用原文填空。(5分)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失意而不苦的是,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17、最后一段中说“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你认为“卸却”和“解除”责任有何不同?(4分)“卸却”指:“解除”指:18、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19、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你认为原因何在?请作简要分析。(3分)20、读完全文,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回答问题。(一)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二)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