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见面礼仪 (一)握手礼 1、握手姿态 行握手礼时,通常距离受礼者约一 步,两足立正,上身稍向前倾,伸出右手,手掌 垂直于地面,四指并齐,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 微微抖动34次(时间以3秒钟为宜),然后与对 方手松开,恢复原状。 2、讲究次序:尊者居前 女士先,男士后;长辈先,晚辈后;上级先,下 级后; 特例 1 年轻女士与年老男士 2 拜访时,来时主人先伸手,表示迎客;离去时, 客人先伸手,表示道别。 3、握手力度 (1)跟上级或长辈握手,只需伸手过去擎着,不要 过于用力。 (2)跟下级或晚辈握手,要热情地把手伸过去,时 间不要太短,用力不要太轻。 (3)异性握手,女方伸出手后,男方应视双方的熟 悉程度回握,但不可用力,一般只象征性的轻轻一 握。(一般握女士全手指部位) 4、禁忌 (1)贸然伸手; (2)用左手握手; (3)戴墨镜、太阳镜握手; (4)戴帽子、手套握手(除非女士在社交场合作 为身体服装一部分的薄纱手套); (5)交叉握手; (6)抓指尖式; (7)握手时目光左顾右盼; (8)长久地握住异性的手不放。 (二)鞠躬礼 即弯身行礼,为中国、日本、朝鲜的传统礼仪 ,用来表示对别人的尊敬。 1、鞠躬礼规范 行鞠躬礼时,施礼者通常距离受礼者2米左右, 脱帽,呈立正姿势,面带笑容,目视前方,身体前 部向前弯腰一定程度,然后恢复原状。 2、分类 (1)一鞠躬 :身体上部前倾一次,鞠躬大约15 45度。 (2)三鞠躬 :身体上部前倾三次,鞠躬大约90度 。 3、鞠躬的深度 鞠躬的深度视受礼对象和场合而定。 4、鞠躬礼注意 (1)目光应向下看,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 。 鞠躬礼毕起身时,目光应有礼貌地注视对方,。 (2)鞠躬后视线落在对方脚尖部位。 (3)鞠躬时脖颈挺直。 (4)在我国,接待外宾时也常用鞠躬礼。 (三)名片礼 名片是商务人员、白领人士随身必备的物品 之一。 1、名片使用“三不准” (1)不得随意涂改; (2)不准提供两个以上的头衔; (3)一般不提供私人联络方式,尤其在商务交往 、公务交往中。 2、名片的分类:“两类三种” 第一类:企业名片 主要用于企业产品交流会等,用来宣传本企 业及其产品。名片上提供企业名称、地址、公务 电话等内容。 第二类:个人名片 第一种:私人名片 类似于做“应酬式”自我介绍,名片上只提供姓 名,其他信息一概不提供。 第二种:商用名片 提供内容为“三个三”,三大类: 本人归属(企业标志、单位全称、所属 部门) 本人称谓(本人姓名、行政职务、学术 头衔) 联络方式(所在地址、邮政编码、办公 电话) 3、名片的交换 (1)如何索取名片 基本原则:“以静制动” (2)如何递上名片 态度谦恭: 以双手食指和拇指执名片的两角,以文字正 对对方,一边自我介绍,一边递上名片 。 对于对方递过来的名片,应该用双手去接, 以示尊重和礼节。 讲究顺序 如果递给很多人,应“由尊而卑”、“由近及远” 。 在圆桌上就餐,则从自己右侧以顺时针方向 依次递上。 (3)如何接受名片 用双手 应重复对方职务、头衔,加以确认,然后毕恭 毕敬地放在适当位置 。 有来有往,回敬对方。 (4)名片交换注意 名片应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不应东摸西摸,半 天找不到。 出示名片,应把握机会,一是交谈开始前,二是 交谈融洽时,三是握手告别时。 接过别人的名片,切忌不加确认就放入包中。忌 放在裤兜、裙兜、提包、钱夹中;忌随手乱扔 忌“批发式”撒发名片。 自己名片存放:用专用的名片夹、名片包 当名片交换完毕后,如果对方表示了“请坐”,这 时就可以坐下。 (四)介绍礼 介绍是人与人相互认识的桥梁,是人们开始交 往的第一步。介绍也是日常接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一个环节,是人际交往和接待工作中相互了解的基 本方式。 1、自我介绍(交际场合常用的介绍方式) (1)注意手势 (2)自我介绍三点注意: 先递名片,再做介绍(加深印象) 时间要简短(1分钟之内) 内容要规范 “四要素”:单位、部门、职务、姓名 特别注意:第一次介绍时单位名称要用全称 ,不用简称,以免产生误解。 2、他人介绍 由他人做介绍,自己处在当事人位置。如果 你是身份高者、年长者,应立即与对方热情握手 ;如果是身份低、年轻者,应根据对方的反应而 做出反应。 3、为他人介绍(第三者介绍) (1)介绍表情、手势 应文雅。无论介绍哪一方,都应手心朝上,手背 朝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指向被介绍一方, 并向另一方点头微笑,切忌伸出手指指来指去。 (2)介绍的先后顺序:尊者居后 先男士,后女士;先年轻,后年老;先地位低的 ,后地位高的;女性之间,先未婚,后已婚;先 主人,后客人。 4、集体介绍 (1)将一个人介绍给大家 适合于在重大活动中对身份高者、年长者和特 邀嘉宾的介绍。如,导游将经理介绍给旅行团的团 员 (2)将大家介绍给一个人 注意顺序:按身份高低、按座次顺序(由近及 远) 二、交谈礼仪 交谈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日 常接待的主体。 交谈礼节的根本关键,在于尊重对方和自我谦 让,还要注意交谈的表情、态度、内容、表达方式 等要点 。 (一)谈话的表情 表情大方、自然,面带微笑,语气亲切,语言 表达得体。 不得边埋头工作边与客人谈话。 不能坐着与站着的客人谈话。 态度诚恳,申请专注,目光坦然、亲切、有神 。 忌:左顾右盼、打哈欠、频频看表、伸懒腰。 与领导谈话,不要惊慌失措;接待层次不高的 客人,不要心不在焉。 (二)谈话的语言 语言柔和甜美,表达准确,声音不宜太大。 (1)讲普通话; (2)放低声音; (3)学会使用柔性语言;(柔性语言表现为语气亲 切、语调柔和、措辞委婉、说理自然,常用商讨的 口吻与人说话。) (4)使用礼貌语言。(如“五声十字”) (三)谈话的内容(话题的选择) 话题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话题即身份的象征 ,代表着说话者的地位、档次和品位。 (1)商务交往、公务交往中不能谈及的事情 “六不谈” 不能非议国家和政府; 不能涉及国家秘密和行业机密; 不能对交往对象的内部事务随便加以干涉; 不能在背后议论同行的领导和同事; 不能谈论格调不高的话题; 不涉及私人问题(特别是在国际交往中) (2)谈什么?商务交往、公务交往中要善于 选择话题 与对方谈论交往对象擅长的问题; 谈论格调高雅的问题; 谈论轻松愉快的话题; (四)谈话的体态 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能手舞足蹈。 不要用手指指人。 双手不要交叉胸前后果背后,也不要手插裤袋或 攥紧拳头。 不要疯笑,要温文尔雅。 与客人距离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 不要目不转睛,也不要左顾右盼。 三、电话礼仪 (一)接打电话的程序 1、拨打电话 思想准备 准备 考虑好大致的通话内容 物质准备 电话接通后,先说“您好” 确认拨打无误 得到明确答复后,自报家门 报出自己要找的人 通话结束后,以“再见”结束通话。 2、接听电话“铃响不过三”原则 问候“您好” 报公司名称、部门、 报姓名(即自我介绍) 询问来电需要什么服务 认真倾听电话内容 通话结束后,以“再见”结束通话。 (二)电话形象 “电话形象”,是电话礼仪的主旨所在。它的 含义是:人们在使用电话时的种种表现,会使通 话对象“如见其人”,能够给对方以及其他在场的 人,留下完整的、深刻的印象。 一般认为,一个人的“电话形象”,主要是由 他使用电话时的语言、内容、态度、表情、举止 以及时间感等等几个方面所构成 。 “电话形象四要素” 1、通话的时机 按照惯例,通话的最佳时间有二:一是双方预 先约定的时间,二是对方方便的时间。 2、通话的内容 基本原则:“以短为佳,宁短勿长”“三分 钟原则” 3、通话时的举止表现 主要是指打电话时的神态、表情、动作等等。 应注意: 首先,要微笑微笑的声音可以通过电话传 递给对方一种温馨愉悦之感。 打电话时,应停止一切不必要的动作,采取正 确站姿、坐姿 。 不要边吃东西边打电话不要在通话时把话筒夹 在脖子下头、不要抱着电话机随意走动 。 不能对着话筒发出咳嗽的声音 4、电话公务 电话公务管理应当完善 比较专业的公司,一般都有专门的电话记录簿 。 电话记录的6W要素:Who、Whom、What(来电内 容)、Why、Where、When (三)移动电话使用礼仪 1、使用规范 (1)令其安守本分 (2)利人利己 (3)遵守公共秩序 不允许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使用手机。 不允许在要求“保持寂静”等公共场所大张旗鼓地 使用手机。 不允许在上班期间因私使用自己的手机 。 不允许在聚会期间使用手机 (4)自觉维护安全 2、置放到位 (1)常规位置 正式场合,可放在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或上 衣口袋里。 (2)暂放位置 a.挂在腰带上 ;b.参加会议,为了既不误事又 不妨碍他人,可暂交由秘书或会务人员保管;c.与 人坐在一起交谈时,可将其暂放于不起眼之处 。 四、座次礼仪 (一)商务交往中座次排列的基本原则 1、内外有别 初次见面、不熟悉的人,让座,熟悉的人不分 彼此,则不用让。 2、中外有别 中国人的传统,尤其是在政务礼仪中,以左为 上;国际交往惯例,以右为上。 3、遵守成规 对外交往、商务交往、旅游接待工作要讲国际 惯例 (二)常见几种商务活动座次成规 1、行路 (1)并行 “把墙让给客人”的原则 二人并行内侧高于外侧 多人并行中央高于两侧 (2)单行行进 前排高于后排“把选择前进方向的权利让给客人 ” (3)乘坐电梯 有人驾驶电梯陪同人员后进后出 无人驾驶电梯陪同人员先进后出 (4)上下楼梯的礼仪 使用楼梯和自动扶梯时,不论上楼还是下楼 ,主人应走在前面。 男女同事在使用楼梯和自动扶梯时,应按先 来后到的顺序 。 如果自动扶梯较宽,应靠右侧站,以便让着 急得人从左侧超过。 总的原则 中央高于两侧、内侧高于外侧、前排高于后排 。 2、乘车 (1)乘坐礼节 乘坐由司机驾驶的小轿车,不管驾驶盘在左还是 在右(都是以后排右座为首位,左座次之,中座再次 之,司机旁边的座位为末位。 如果三人一道乘车,座次的排列要视性别而定。 如果性别相同,那么就应按照长幼尊卑的次序,前排 坐一位,后排坐两位。如果男女都有,则应全都坐到 后排去,一男二女,就女士坐一侧,男士坐一侧,界 线分明;如果二男一女,就让女士居中,男士分坐两 侧,倍加呵护。 假如只有两人一同乘车,两人安坐后排,右高左 低。 如果是主人充当司机驾车出去,小轿车的首座 则是司机旁边的位置,其次才是后排右座,再是后 排左座,后排中间为末座 。 (2)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主人陪同客人乘同一辆轿车,应帮助客人上下 车。 若同亲友乘同一辆车,应请女士和长辈先 上车,并为之开关车门。 男女同乘、下级上级同乘,男士和下级应主动 帮助女士或上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