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的传播速度。 2地震波 地震波 横固体 纵 慢 固体液体快 地壳地幔 莫霍面 (2)地幔: 范围: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即莫霍面与F 之间的圈层。 岩石圈: 和上地幔顶部( 以上)的合称。 (3)地核 地壳软流层 古登堡面 1圈层的划分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 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2.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圈层层 名称 不连续连续 面 (大陆陆深度) 地震波 变变化 特征 地壳 莫霍面 (33km) 古登堡面 (2 900km) P波的速度 大于S波 由岩石组组成的固体 外壳; 厚度不均,大洋部 分薄,大陆陆部分厚; 可分为为硅铝层铝层 和硅 镁层镁层 圈层层名称 不连续连续 面 (大陆陆深度) 地震波 变变化 特征 地幔 上地幔 莫霍面 (33km) 古登堡面 (2900km ) P波和S波的 速度突然增 加 上地幔顶顶部存 在一个软软流层层 ,这这里可能为为 岩浆浆的主要发发 源地 下地幔 圈层层名称不连续连续 面 (大陆陆深度) 地震波 变变化 特征 地核 外核 莫霍面 (33km) 古登堡面 (2900km ) P波速度 突然下降 ,S波完 全消失 外核呈液态态或熔融 状态态,内核为为固态态; 物质质成分以铁铁和镍镍 为为主; 温度、压压力、密度 均很大 内核 1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地球内部由里向外可以 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的厚度不均匀,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地幔以古登堡面为界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 地核是地球内部三个圈层中温度最高的一层 A B C D 解析:地球的内部由里向外依次分为地核、地幔和地 壳三个圈层,古登堡面是划分地幔和地核的界线,受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的影响,总体来说 ,地球内部的温度由外向里是增高的。 答案:D 1大气圈(如图中A) (1)密度:随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 。 (2)意义:地球生命生存的 条件之一。 下降 基础 2水圈(如图中C) (1)组成:由 水、 水和气态水组成。 (2)分类:据位置和状态分为海洋水、 水、大 气水和生物水。 (3)意义: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尤其是 水。 3生物圈(如图中B) (1)组成:广泛分布于地壳、 圈和 圈中的 生物世界。 (2)意义: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圈层。 液态 固态 陆地 陆地 大气 水 地球各外部圈层的基本特征 外部 圈层层 概念组组成其他相互关系 大 气 圈 由气体和悬悬 浮物组组成的 包围围地球的 复杂杂系统统 气体和悬悬浮 物,主要成 分是氮和氧 地球自然 环环境的重 要组组成部 分 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相互联联系 外部 圈层层 概念组组成其他相互关系 水圈 地球表层层水 体构成的连连 续续但不规则规则 的圈层层 地表水、 地下水、 大气水、 生物水等 处处于不间间 断的循环环 运动动之中 相互渗透、相 互影响、 相互联联系 外部 圈层层 概念组组成其他相互关系 生 物 圈 地球表层层生 物及其生存 环环境的总总称 生物及 其生存 环环境 占有大气圈 的底部、水 圈的全部和 岩石圈的上 部 相互渗透、相互 影响、相互联联系 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整个地幔 B大气圈底部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水圈是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 解析:本题考查各个圈层的特点。岩石圈包括地壳 和上地幔顶部;大气圈底部低层大气主要成分是氮 和氧;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 称;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答案:B 1歌诀法记忆地球的圈层结构 同心圈层分内外,内外划界用地面。 内部圈层壳幔核,莫霍古登来分界。 气水生物同属外,一起构成自然界。 气圈最厚排在外,水圈水体分三态。 生物生于三圈界,外部圈层添光彩。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