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7页
第2页 / 共117页
第3页 / 共117页
第4页 / 共117页
第5页 / 共117页
第6页 / 共117页
第7页 / 共117页
第8页 / 共117页
第9页 / 共117页
第10页 / 共1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周春根 薄膜材料工程学 课程主要章节课程主要章节 第一章:第一章:序论序论 第二章:第二章:真空技术基础真空技术基础 第三章:第三章: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 溅射法溅射法 第四章:第四章:真空蒸发真空蒸发 第五章:第五章:薄膜的化学气相沉积薄膜的化学气相沉积 第六章:第六章:薄膜的力学性能薄膜的力学性能 第七章:第七章:金属薄膜的电导金属薄膜的电导 第八章:第八章:薄膜的形成和生长薄膜的形成和生长 1薄膜材料制备原理、技术及应用薄膜材料制备原理、技术及应用 2 2薄膜物理薄膜物理 主要参考书主要参考书 第一章:序论第一章:序论 A:按材料原子的化学结合性质来分:金属材料,陶瓷 材料,有机聚合物材料等。 B:按其应用形态来分:体材,板状,线状和膜状等类 型的材料。 1材料的分类: 膜状材料分为:薄膜及厚膜材料 薄膜材料是相对于体材料而言,是人们采用特殊的方 法,在体材料的表面沉积或制备的一层性能与体材料 性质完全不同的物质层。 2:薄膜材料的定义 A:1850年M.Faraday发明了电镀制备薄膜的方法。 B:1852年W.Grove发现了辉光放电的溅射沉积薄膜方法 。 C:T.A.Edison在19世纪末发明了通电导线使材料蒸发 的物理蒸发制备薄膜的方法。 3:薄膜材料及技术的发展过程: 存在的问题:制备薄膜的真空系统和检测 技术差,所制备的薄膜重复性差。 4:薄膜材料科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A:薄膜技术是实现器件和系统微型化的最有效的技术手段 。 B:构成具有优异特性的复杂材料体系,发挥每种材料各自 的优势,避免单一材料的局限性。 C:薄膜技术作为器件微型化的关键技术,是制备这类具 有新型功能器件的有效手段。 5:薄膜材料的应用: 材料性质薄膜应用 光学性质 电学性质 磁学性质 化学性质 力学性质 热学性质 反射涂层和减反涂层 干涉色境,光波导 装饰性涂层,光记录介质 绝缘薄膜,半导体器件 导电薄膜,压电器件 磁记录介质 扩散阻挡层,防氧化或防腐蚀涂层 气体或液体传感器 耐磨涂层 显微机 防热涂层 光电器件热沉 (1) 薄膜材料的制备手段 (2) 薄膜材料的形核与生长理论 (3) 薄膜材料的表征技术 (4) 薄膜材料的体系、性能及应用 6薄膜材料科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第二章 真空技术基础 2.1:真空的基本知识 2.1.1真空的定义: 宇宙空间所存在的真空。称为“自然 真空”。 真空 用真空泵抽调容器中的气体所获得得真空 ,称为“人为真空”。 在给定空间内,气体压强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 体状态,均称为真空。 2.1.2真空度的单位 2.1:真空的基本知识 1958年,为了纪念托里拆利,用托(Torr) 代替了毫米汞柱。 1971年,正式确定“帕斯卡”作为气体压 强的国 际单位,表示为1Pa 1N/m27.510-3Torr。 毫米汞柱 (mm) 2.1:真空的基本知识 2.1.3真空区域的划分 根据各压强范围内不同的物理特点,把真空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粗真空:11051102Pa. 分子仍以热运动为主,分子之间碰撞十分 频繁; 低真空: 11021101Pa.气体分子之间的流动逐渐从黏滞状态向 分子状态过渡; 高真空:11011106Pa.气体分子流动已为分子流,气体分子与 容器器壁之间的碰撞为主; 超高真空:D/时,Cs0 扩散控制沉积过程 当KsD/时,Cs=Cg 表面反应控制沉积过程 反应导致的沉积速率为 低温时,R由衬底表面的反应速度(或Ks)控制,变化趋势受 影响。 在高温下,沉积速率受界面扩散系数D控制,随温度变化 趋于缓慢 5.4化学气相沉积装置 CVD基本组成部分 反应气体和载气的 供给和计量装置 必要的加热和冷却 系统 反应产物气体和排 出装置 5.5 化学气相沉积的特点 在复杂形状的基体上可得到均匀镀层,具有良好的结 合力 镀层的化学成分可以变化,从而获得梯度沉积物 涂层通常具有柱状晶结构 采用等离子或者激光辅助技术可降低化学反应温度 可获得混合涂层 化学气相沉积可在常压下沉积 可控制镀层的密度,纯度 第六章 薄膜的力学性能 薄膜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 附着性能 内应力 弹性、强度和硬度。 6.1薄膜的附着性能 6.1.1附着类型 l简单附着是在薄膜和基片间形成一个 很清楚的界面,这种附着由两个接触角 相互吸引而产生的。其附着能在数值上 等于分开单位附着面所需要的功,这个 功为: l扩散附着是由两个固体间相互扩 散或溶解而导致在薄膜与基片之间 形成一个渐变界面(即在它们之间 没有一个清楚的分界面)。 实现扩散附着的方法:基片加热 ,离子注入法,离子轰击等 6.1.1附着类型 通过中间层附着是通过在薄膜 与基片间形成一个化合物中间层 而产生附着 通过宏观效应以增强附着的最明显的例子,是机械锁合 和双电层吸引。 6.1.1附着类型 双电层吸引是由于在薄膜与基片 表面所形成的界面处产生的双电层 ,异向电荷间的相互吸引,产生双 电层的原因是由于薄膜和基片两种 材料的费米能级不同,因而在它们 相互接触以后,它们之间要发生电 子转移,在界面两边聚集起符号相 反的电荷。薄膜与基片间单位面积 的静电吸引能为 6.1.2附着力的定义 定义:所谓附着力,是表示薄膜以多大的强度附着在基片上 分类: 基准附着力是指笔墨与基片完全接触时在界面处的结合 力。这种结合力来源于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和 范德华力等。 实际附着力是有试验求得的,也称为附着强度。实际附 着力由力和能量两个量测定。力是指从基片剥离单位面积 薄膜所需要的力。能量是指剥离单位面积薄膜所需要的的 能量。即 6.1.3附着力的性质 按薄膜对基片的附着性质,有三种附着力:范德华力 、化学键、和静电力。 范德华力是由于两个物体的原 子相互极化而产生的 定向力 诱导力 色散力 化学键力是指在薄膜和基片间 形成化学键后的结合力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6.1.4影响附着力的因素 影响附着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 材料的性质:对简单附着,用表面能量小的薄膜材料覆盖 在表面能量大的基体上,浸润行为。 基片表面的状态:污染层,结合力差。 基板温度:提高基板的温度,有利于薄膜和基片间的原子扩散。 沉积速度:氮化物沉积层减少,结构疏松,内应力大。 导致薄膜附着力变差。 沉积方式:溅射方式比蒸发方式制得的薄膜结合要好。 沉积气氛:主要发生在薄膜成长的初期,留一定量的氧气和水 蒸气,有利于中间层的生成,使附着力增强。 6.2薄膜的内应力 定义:薄膜内应力是在薄膜内部的任意截面 上,由截面的一侧作用于另一侧的单位 面积上的力,称为薄膜的内应力。 。 。 薄膜所承受的应力 外应力:是外都对薄膜施加的力。 内应力:在薄膜制造过程中及其以 后,在薄膜内部自己产生的 应力。 内应力包括: 热应力:是由于薄膜和基片的热膨胀系 数不同而引起的。它是可逆的应 力。 本征应力:是来源于薄膜和晶格常数失 配,以及薄膜中的结构缺陷, 是不可逆应力。 6.2.1内应力的分类和起源 内应力的定义: 平均应力: 微分应力: 6.2.2热应力 若薄膜的弹性性质是线性的,则可应用胡克定律表达。 薄膜受到应力以后,要产生应变 应变 弹性形变 塑性形变 滞弹性形变 非线性形变 线性形变 若薄膜是线性弹性的各向同性薄膜, 在应力作用下,薄膜要发生应变。 在X轴和Y轴方向的应变分别为: 若薄膜的应力 则得到: 若其温度T不同于薄膜沉积成的温度Td时,薄膜的热效应为: 将(4)带入(3)即可得出薄膜的热效应为: 综上,从(5)式中可以看出: 要消除薄膜中的热应力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选用热膨胀系数相同的薄膜材料 和基片材料。 其次是让成膜温度与薄膜的测量或使用温度相同。 6.2.3本征应力 本征应力中包含有两部分,即:界面应力和生长应力。 生长应力的来源: 克努斯塔模型:应力来源于小岛的联合。 威尔库克模型:应力来源于薄膜形成过程中的退火作用、 体积收缩等。 包依尔模型:应力来源于两相密度之差。 克罗克霍姆模型:应力来源于膜内的各个无序结构层的重 排和收缩。 霍夫曼模型:应力来源于晶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6.2.4弹性能 在薄膜发生弹性形变后,在其中必然储存着有弹性能。 若是弹性能过大,就会导致薄膜开裂,起泡,脱层,严重还能 导致基片开裂。同时,需要控制薄膜中的弹性能。 对于厚度为 的薄膜,在其平面的一个方向上,单位面积 薄膜中的弹性能为: 假设薄膜中的内应力在其平面的两个方向上是各向同性的, 则薄膜中的弹性能总共为2Ee, 在薄膜发生断裂时,若其断面垂直于薄膜表面,其断裂后 形成两个新的表面,每个表面的表面能为Ef。因此, 薄膜断裂时的能量 , 称为薄膜发生断裂的临界能量。若薄膜的弹性能 薄膜将会断裂。 6.2.5影响内应力的因素 原材料、薄膜厚度、 薄膜热史。 影响因素 基片情况 沉积过程 薄膜本身 基片材料本身的性质 基片表面状态:影响附着力、影响界面应力 基片温度:基片温度对薄膜的内应力影响很 大。因为温度直接影响的吸附原子在基体表面 的迁移能力,从而影响薄膜的结构、成分、晶 粒尺寸、缺陷数量等。在基片温度较低时沉积 的金属薄膜,其本征应力一般为张应力。随温 度升高,张应力逐渐减小。 沉积方式、热源温度、 沉积速率、入射角和环境气氛。 6.2.6内应力x射线衍射测定法 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内应力,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法测定薄膜内应力的装置如图所示 : 其原理是 : 算出薄膜的原子间距。 因为薄膜的内应力只在膜面方向,在垂直膜面的方向上内应 力为零。因此在垂直膜面的方向上的应变为: 从测得的原子间距d和标准谱给出的原子面间距d0,得出 第七章金属薄膜的电导 按成膜过程分类: 岛状薄膜 网状薄膜 连续薄膜 6.1岛状薄膜的电导 薄膜在形成过程中首先形成的是岛状结构,其岛状薄膜 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实际上,岛状薄膜是各种大 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金属小 岛无规则的分布在绝缘基片 上形成的 。 主要表现在:岛状薄膜的电导在数值上比连续薄膜小若 干个数量级。 岛状薄膜的电导温度系数为正,其数值较 大。 岛状薄膜的伏安特性只有在低场强下符合 欧姆定律,在高场强下,则是非线性关系。 岛状薄膜的电导与连续薄膜的有着本质的区别。 热电子发射理论, 肖特基发射理论, 活化隧道理论, 允许态间隧道理论和经基片和陷阱的隧 道理论。 岛状薄膜的电导规律 6.1.1热电子发射理论 热电子发射理论的核心是: 温度升高时,金属中的电子动能增加。 当电子垂直与金属表面的速度分量增大到大于金 属的逸出功时,电子逸出金属表面。 外加电场的作用主要是使电子定向流动。 金属中电荷密度与电子位能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中是电子在真空中的能级; 是绝对零度时金属的费米能级, 是电子位于正电荷上的级能,即绝对零能级。 从该图中可清楚的看出: 在金属中向表面运动的一个电子的速度分别是 假设 为垂直于金属表面的速度分量, 则电子逸出金属的条件是: 电子从金属中逸出,需要克服逸出功 在温度为T时, 经过一系列理论的推导,得到热电子的发射电流密度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热电子发射理论能说明薄膜的电导 温度系数为正,电阻温度系数为负。 。 但是,对于岛状金属薄膜来说,这个理论有不少严重的缺陷 : (1)为引入外加电场的影响。 (2)为考虑位垒 与小岛尺寸即岛间距离的关系 该理论是在热电子发射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给理 论的实质是在电子逸出金属小岛表面,需要克服的 位垒中,引入了镜像力和外加电场的影响。 6.1.2肖特基发射理论 得到岛状波膜的电导率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 在弱场强的作用下,因为 很小,岛状薄膜的 几 乎与F无关,符合欧姆定律。 在强电场下,因为 较大,而有 这时薄膜的伏安特性曲线显著的偏离欧姆定律,这个结 论也与实际情况相符。 存在的问题: 1.为给出岛状薄膜电导对小岛尺寸及岛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