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3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5页 / 共53页
第6页 / 共53页
第7页 / 共53页
第8页 / 共53页
第9页 / 共53页
第1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专业介绍 李 娜 机械的典型例子:飞机 机械的典型例子:高空作业车 机械的典型例子:龙门起重机 机械典型例子:数控加工中心 机械的典型例子:压路机 机械的典型例子:工程机械 刨 床 图1-1 台钻 a) 结构 b) 传动部分 1带传动 2电动机 3变速箱 普通车床 数控车床 单缸内燃机构造 铣 床 磨 床 钻 床 铣削过程 1铸件 2锻件 3型材 4焊接件 5冲压件 6粉末冶金件 木模砂型手工造型金属模砂型机器造型 金属型浇铸法 离心浇铸法 熔模铸造 压力铸造 锻件 模锻 型材 组合毛坯冲压挤压件 机电专业概况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被国家列为二 十一世纪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十大专业人 才之一,是就业领域最宽的专业。机电 一体化技术是在机、电、自动控制和检 测、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相结合的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该主 专业主要培养能进行机电一体化技术应 用,并具有初步设计开发能力的中级工 程技术人才。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产生的背景 70年代,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传 统的机械工业中产品结构和生产体系结 构发生了质的改变。 微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技术使信息 和智能与机械装置和动力设备有机结合, 从而形成了机电一体的需求,机电一体 化专业也相应诞生。 二、机电一体化的概念 机电一体化的概念目前尚未统一。 一般认为: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械技术与微电子 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 这种结合的目的在于设计和开发性能优良、功 能完善、效率高、柔性自动化的工程系统,为 人类生产和生活领域的自动化服务。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 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 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 的系统的总称。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渗透到国民 经济和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获 得广泛的应用。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主要 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功能附加 例如:经济型数控机床、电子秤、数 显量具、全自动洗衣机等。 2、功能替代 例如:自动照相机、电子缝纫机、电子 石英钟、数控线切割机床、激光手术器 等。 3、机电融合 例如;传真机、复印机、摄象机、磁盘 驱动器、CNC数控机床等。 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及前景 过程: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20 世纪60年代以前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 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 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 20世纪70-80年代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 ,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 ,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 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 入深入发展时期。 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及前景 前景: 机电一体化与其他自然学科一样也要经历 长期的发展过程。目前机电一体化尚处于发展 的初期阶段。 1986年制定的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 即“863”计划,将机电一体自动化确定为国家 的高技术重点研究领域之一,1989年12月,机 电部组织完成了机电一体化发展纲要研究 ,提出了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思路,近年来 ,国家提倡科技创新,机电一体化的创新被确 定为重点领域之一。 五、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结 合,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 德的高等专门职业人才,能够掌握机械 技术和电气技术的基础理论以及机电一 体化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相应的实践 技能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进行 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应用、维护、 安装、调试、销售及管理的高等技术型 应用人才。 (二)机电专业的就业岗位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越 来越广泛,机械行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 需求也愈来愈为迫切。因此本专业的人 才市场容量很大,就业面也很广,毕业 生适应市场选择的能力也就越强。 德国装备制造业世界第一,中国装备制 造业排名世界第二。我国发展先进的装 备制造业已迫在眉睫。机电一体化技术 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技术,目前实操 性人才缺乏,各企业都在高薪聘请机电一 体化高级专业人才。例如,上海大众、 长安汽车、北京现代、美的空调、TCL 王牌等大型企业都有大量高薪职位虚位 以待,就业前景十分广阔。该专业人才被 国家列为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最急需的 十大专业人才之一。 由于职业教育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因 此对高职毕业生来说,以下岗位是目前 我国比较热门的: (二)机电专业的就业岗位 1、数控机床操作及维修人员:负责数 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工艺与组织管理以 及维修。 2、机械产品一线的生产人员:主要是指 产品的在线检测与新产品性能实验,仪 器仪表使用及检测技术方向。主要需求 企业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厂、摩托车 厂、家电厂等。 3、自动机(线)的维修与生产:主要指 针对电子产品的生产线维修。主要需求 企业是:电子厂、芯片厂、半导体厂等 。 4、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安装、调试 、销售人员。 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对是一 个宽口径专业,现在已广 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 电设备、办公自动化、家 庭及住宅自动化、军事工 业、航天工业等方面。 其他就业岗位: 从事计算机操作、机械制图与绘图、 企业管理、生产运行管理、计算机辅助 设计、数控技术、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 作。 六、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基本模式。第一学年: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初步培养专业素质, 基础够用的原则,侧重于机电专业的基 本知识和操作性课程。第二学年:专业 课。侧重学生的专业课教学,教给学生 该专业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第三学年: 顶岗实习,侧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在企业实习锻炼为 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和人文素质类课程 具体有思修、体育、高数、英语、计算 机文化等 专业课:机械技术类课程,电技术类课 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课程组成。 实践类课程 1 、机械技术类课程主要有: 机械制图与测绘、工程力学、 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工艺学、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设备 、机械产品精度检测等。 2 、电技术类课程主要有: 电工与电子技术、机床电气控 制系统、液压与气动技术、电 机与电气控制等。 3、 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课程主要有: 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 、Pro/E、单片机原理、CAD 、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数控 机床原理与维修、数控技术等。 主要实践类课程: 金工实训、机械制图测绘实训、CAD 实训、Pro/E实训、电工电子技术实训、 机械设计课程实训、典型零件加工实训 和数控机床操作实训等。 1)、机械制图 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 方法;能够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的 行业标准;具有识读和绘制简单零件图 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初步掌握光滑圆 柱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与 光滑工件尺寸检测等,具有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六、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机械基础 各种常用机构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 有关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的知识,学会根据具体条件选用零件的 类型,对其强度或工作能力进行简单的 校核;使学生了解有关通用零件的维护 方法。 六、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3)、PLC技术基础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编 程指令、程序设计方法、一般应用程序 设计、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线 路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方法,并有安 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具 有改造、革新一般机电设备控制线路的 基本能力。 六、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4)、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从手电筒电路电流的流动角度引出电路的概念 及其模型;从计算机仿真分析、数学分析两个 角度阐述学习电路理论的意义;从控制电流流 动角度引出半导体器件;从黑白帽子逻辑问题 引出逻辑运算基础知识。全书共分为两篇。 讲授线性直流电路、磁场、电磁感应、正弦交 流电路、电容器非正弦周期电路、电路暂态响 应、三相电路和电动机以及电子基础知识。 专业特色: 1、就业领域最宽的专业 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各企业、公司,从事 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 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 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 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 等等,也可在机关、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2、专业口径最大的专业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 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 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 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 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 试,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 3、技能操作性最强的专业 (1)全国计算机一级证书(或其他同等级证 书) (2)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初级证书(或其他同 等级证书) (3)CAD职业技术培训中级证书 (4)钳工或电工中级证书(或其他同等级证 书) (5)可编程控制程序设计员(PLC) 薪酬高低与职位升迁,取决于个人能力、业绩与做人 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几点建议 热爱自己的职业 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 处理好理论学习和技能培养之间的关系 ,并能与时俱进 培养业余兴趣爱好,提高幸福感 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给学生的几点建议 学会与人相处 学会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 容与否是一个社会能否走向进步、走向 成熟的标志。同样宽容是一个人走向进 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掌握好说话与办事的尺度 学会换位思考 全面学习,提升自身涵养,培养高雅情 操 学会欣赏别人 建立自己的信誉 学会处理恋爱、学习和工作的关系 学习自主,生活自理、自立 谢谢大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