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穗头”首先 16%恶线清 多年来,江苏等一些主要水稻产区大面积生产上连续多年出现多品种、多种植水平、多生态条件下的“小穗头”(亦称小粒翘穗)现象,其特征是:穗子小、颖壳小,灌浆后内外壳开裂、部分米粒外露,米小且米色黑褐。在扛苏省里下河地区、沿海、沿淮、沿扛、丘陵等地区发生尤为严重。据估计,仅江苏省近年来发病面积每年在 10 万公顷左右,约减产稻谷 1 亿公斤以上,先后累计造成水稻产量损失 5 亿公斤左右。一般认为是栽培管理技术不当、气候、土壤、肥料、农药等条件影响,恶苗病、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等某一因素或几个因素共同作用是“小穗头”形成的主要诱因。亦有人认为“小穗头”是种性退化或种子质量问题所造成。近几年来,扛苏省大华种业集团与江苏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开展合作研究,经过大量实地调查研究,多点、多品种取样进行室内检测分析,发现“小穗头”与健穗谷粒之间的镰刀菌带菌率差异不明显,而“小穗头”均带线虫,正常穗都不带线虫,两者差异极大。因此说明干尖线虫病危害是产生“小穗头”现象的直接诱因。利用生产上通常使用的 25%使百克、丰、16%恶线清、95%巴丹商用浸种剂对武运粳 7 号、镇稻 2 号、武育粳 3 号进行种子处理,采用常规栽培管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小穗头”防治效果,95%巴丹防效最好,达 97%以上;16%恶线清防效为 95%左右;丰防效 90%左右;5%使百克浸种处理后防效为 15%以下。由于 16%恶线清是巴丹和咪鲜胺的混合剂,对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具有兼治作用,从试验数据看出,对武育粳 3 号这一类易感染干尖线虫病的水稻品种似乎是有更好的防治作用。因此,在 2003 年春季稻种销售季节,大华分公司提出推广应用 16%恶线清进行种子处理的强制性配套措施,应用面积近 400万亩,采用该药剂处理的田块“小穗头”的发生串确实很低,也没有一起引发的种子质量与纠纷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研究结果提示,目前乃至以后较长时间内,水稻生产上不仅仍要重视恶苗病的防治,更要高度重视干尖线虫病的防治,两者不可偏废。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应首推浸种处理,其中首选 16%恶线清,可以达到对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均有显著防治效果的最佳目的。专利查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