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集 部 之 学 与经 世 致 用 窦警凡 历朝文学史 杨彦妮 评介 窦士墉一,字晓湘 , 号警凡 , 无锡人 。 他的 历朝文学史 一书常常作 为早期的文学史教材进人研究者 的视野 。 吴流曾在人民日报 海外版二四 年十二月六 日第七版上写过一篇 中国第 一部文学史 , 专门介绍窦氏 窦警凡出身富庶之家 , 藏书颇 丰 , 生前教书为业 , 腹 苟富赡 , 有 “ 大 师 ”之称 。家居北禅寺巷 , 少小读书 聪敏 , 太平天国时代 , 避居 乡区八士 桥 , 后又转往苏北居住 。同治十二年 举人 ,拣选知县 ,光绪六年 年大挑 二等 , 光绪十 四年 劝贩救 灾 , 内保加同知县 , 声誉甚好 。北游山东、 燕云 , 结识学问名 家 , 多所请益 , 见 识广传 , 后 又南走欧越 , 游福建 , 访 广 东 , 读书 、交游 , 名 流 巨子均必趋 访问学 , 前后近十年 。 从上下行文来看 , 此段生平介绍似为 转引 , 然未注明 , 出处不详 。 从这段介绍中 大体可以知道他的生平履历 , 是一个在清 代取得过功名 、 做过官的读书人 , 有从事 教育的经验 , 而且在文化圈中交游面颇广 。 窦 氏的 历朝文学史 一书现藏于国 家图书馆古籍分馆 , 有光纸铅印 , 封面有 “ 历朝文学史”字样 , 落款“张祖翼署首 ” , 铃 “磊盒 ” 印 。张祖翼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 , 安徽桐城人 , 寓居无锡 。他与无锡人窦士 铺似有交情 , 除了这本文学史 , 窦 氏的其 他著作也多是经他题写书名 。 有关这本书 更多的争议在于它的创作时间 。本书开首 一篇 读书偶得序 , 落款为 “光绪三十二 年丙午梁溪振学主人窦警凡氏序 ” , 光绪 三十二年是西元一九六年 , 然而根据后 来的学者刘厚滋 中国文学史钞 的记载 , “ 当西历一八九七年 , 据说光绪二十二三 年就脱稿了 ” , 这就将成书的时间一下子 提前 了近 十年 , “ 不惟先林传甲书十 年 , 比也早 四五年 , 实是中国第一 部文学 史 ” , 给这部早期文学史的身世增 添了一分传奇色彩 。不管是不是“ 中国第 一部文学史 ” , 从当时以及后来的影响来 看 , 窦著确实难以与林传甲等人的著作相 比, 这个“ 第一 ”的意义实不宜过分夸大 。 重要的是 , 探讨 历朝文学史 这部早期 写成的文学史教材的身世 , 对于今人理解 早期的文学教育思路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 价值 。 一 历朝文学史 简介 全书合计五十三页 , 每页对折装订 。 以一篇 读书偶得序 置于卷首 , 作为全 书的序 。其余五个部分 , 分别介绍文字原 始 、经 、史 、子 、集 , 基本上是按照 隋 书 经籍志 以来的四部分类的学术框架 来展开 , 而其中 “叙史 ” 一章独占二十页 , 几于全书三分之一强 。 虽然他也是将天地人事都总括在一个 笼统的 “ 文 ”的概念之下 , 看起来和魏文 帝曹王 典论 论文 里面那个经天纬地 、 无所不在的 “文 ” 并无不同 。但细看之下 , 就会发现窦氏折冲旧学与新知的努力 , 使 他的文学教材具有与现代人文社会对接的 可能性 。 窦士铺在书前的序言 读书偶得 中自述为何要以文字 、 经 、史 、 子 、集的 顺序来讲 学必由文字始 , 兹叙文字为发端 。 立纲纪 , 厚风俗 , 使薄海内外之人相 协而不相离 , 可强而不可弱者 , 莫备 于经 , 故次之以经 。上下古今成败得 失之道 , 一 览了然 , 得所依据 , 莫善 于史 , 又次之以史 。凡人情事理 , 以 至农工商贾 , 虽世 变日新 , 有百变而 不能出其范围者 , 莫详于子 , 又次之 以子 。 从古硕德通才 , 奇谋伟略 , 以 至文人 学士 , 亦各有著作 以抒所 见 , 悉载于集 , 又次之以集 。 页一下 值得注意的是 , “ 海内外 ” 、 “ 强弱 ” 、 “世 变 ”这些词汇 , 分布在四部知识分类体系 中 , 不断提醒读者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 。 弓 工 、 刘厚滋在他 自编的授课讲义 中国文学史 钞 中提到窦士墉这本书 “ 实在是国学概 要而非文学史 ” 。然而 , 刘厚滋编写的 中 国文学史钞 之 自撰部分第二讲即是“ 文 字与文学 ” , 包括文字之起源 、甲骨文字 之发现 、钟鼎款识学之发生于金文 、 近世 考古学之发生与文学的关系 , 林林总总 , 与窦氏的思路时有重合 。 按照今天的观点 , 也已经超出了 “ 文学史 ” 的界限而试图对 当时最热门的学术话题加以回应 。 可以说 , 在对新时代 、新学科的迫切感受与回应方 面 , 刘著与窦著并无根本不同 。 由于负荷了作者关于时代的焦虑 , 读 书偶得序 对于集部之学的讨论也格外强 调实用 。集部本该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最 为接近 , 他却先提及从古以来的 “ 硕德通 才 , 奇谋伟略 ” , 然后方才是当行本色的 “ 文人学士 ” ,说他们 “ 各有著作以抒所见 ” , 由此构成了蔚为大观的文学遗产 。相比更 常见的 “抒其情 ” , 窦氏这里的 “抒所见 ” , 明显将文体的侧重点放在了相对 自由的文 上 , 而不是讲求形式声律的诗词歌赋上 。 确实 , 他对文学作品的要求重在有见 地 , 有事实 , 而轻视辞藻声律 。他说“ 文 以明理 , 文以述事 , 理 明则著 , 为事而不 至于纸缪 。士大 夫握管 为文 , 必其有关 于理之是非 , 事之利害 , 而始可言文也 。 ” 他痛心疾首地批评后世 “ 习言文学而昧乎 文学之实 ” ,那些所谓的文学创作 ,多是 “ 以 雷同钞说厕之 , 以迂缓肤浅衍之 , 以声律 对偶饰之 , 以揣摩效仿弋之 ” , 而所谓的 文学之士 , “ 本其疲弱惰游之素 , 而但程 窦 氏手迹 呻吟占毕之功 。并无负贩减获之才 , 而妄 厕都士衣冠之列 ” 。因为这些 “ 智力日销 , 性灵 日泊 ”的无用文人便于挟制 , 当局者 便打着 “ 右文 ” 崇文的旗号而大力推 广那些 “ 足以敝精神 、 销 日力 ”的活动 , 这些人徒然地担着“ 士 ”的虚名 , 却毫无 处理政务的才能 。 到最后还是归结到启蒙 和救亡的时代主题上 。 与序言中在在弥漫着的救亡的焦虑心 情相对应 ,在篇幅本不多的 叙集 一章中 , 窦士铺时不时地提醒学生这是他预设的 读者, 文学的价值在于宗经明道 , 补益 世事人心 。在 叙集 一开始 , 他又提出 面对汗牛充栋的作品要学 会取舍 , “ 吾人 读书 , 为见诸行事计也 , 苟无关系 , 即当 屏弃 ” 。按照这个标准 , 他将 与现实关系 最密切的 “ 奏疏及言政事者 ”作为集部的 “ 大宗 ” , 最先讨论 总之集部之奏议 , 皆有关系 。文 之有关系者 , 亦十居其九 。且著者之 生平事实多有可观 , 不获见诸行事而 寄之于言 , 以待居位而行 , 乃吾辈事 也 。若有韵之 文 , 无关实事者居 多, 以 无用之 事玩 时惕 日 , 即使极 工 而藉 以传名 , 致菲材赖以藏拙 , 学者正 当 悬为炯戒尔。 页五十二上 “ 有韵之文 ”受到窦 氏的强烈抨击 , 认为是消磨时间的 “ 无用之事 ” , 甚至连 写这样 文章 的人的人品也连带受到质疑 。 在实用与否的等级框架 中 , “ 古 文 ” 、“ 骄 文 ” 、“赋 ” 、“ 诗 ” 、“ 词 ” 、“ 曲 ”各就其位 。 兹录集部以奏议为冠 , 然强半已 入史部曰散文 , 其切实有 用者与经 史子同曰骄文 , 曰诗词 , 若妃青俪 白之工 , 揣摩应举之作 , 乃文学之蠢 , 儒林之 害也 , 急荡涤而摧廊之 。 页 四十六下 将韵文 、抒情诗对形式主义的讲求和 八股文一道称作“ 蠢 ”和“ 害 ” , 态度不 可谓不决绝 。然而一旦具体讨论到古文 、 骄文 、 赋 、诗 、词 、曲时 , 他又驾轻就熟 地从历代文苑传 、 诗话 、词话等论述中去 吸收资源 , 透露出明清以来积累深厚又渐 成体系的诗文评脉络 。 无论是 “腆畅 ” 、 “恢 诡 ” 、“幽秀 ” 、“ 雄杰 ” 、“ 激宕 ”的风格论 , 还是如数家珍的唐代诗史源流 , 都是明清 文学批评领域中司空见惯的老话题 。 在窦著 中 , 更能体现新 旧学术的差异 的是小说的问题 。 窦士铺按照 汉书 艺 文志 以来“ 九流十家 ”的观念 , 将 红 一、年瓦月 号朽 城 楼梦 、 镜花缘 、 聊斋志异 等小说及 作者一律归人 叙子 章 中的杂家 , 也就 是说 , 将他们视为子书一脉 。与此 同时 , 他又在集部末尾 , 亦即全书的末尾提及梁 启超和严复两位 文为论事明理而作 , 左 、 国 、 庄、 骚 、 史 、 汉 、萧选 、 韩文 、 杜诗为行文之祖 , 学者所 当精 熟 。然近有饮冰室文及天演 、 原 富 等书 , 以人人共知之理 、共愤之 弊 , 发而为文 , 稍参以国策 、 庄 、 韩之机调 , 而傅以骚 、 选 之词 , 故易于动人之听观 。但持论或未衷于 经史 , 根抵未深 。其所设策有施诸实 事而万不 可行 者 , 有可 以行之异域 而必不可施诸 中夏者 , 甚至有为卑残 躁进之徒遂其 自便纵欲盗名 网利之谋 者 , 读者 又当分别观之 , 而畅抉其失 也 。 五十三页上 按照夏志清先生的 新小说的提倡者 严复与梁启超 收入夏 氏 人的文学 , 台北纯文学出版社, 页一文介绍 光绪二十三年在天津主持 国闻 报 的严复同他的挚友夏增佑合撰长文 本 馆附印说部缘起 , 提 出小说与社会功用 之间的关系 , 次年身在 日本的梁启超即在 自办的 清议报 创刊号上发表 译印政 治小说序 , 光绪二十八年, 梁启 超又在 自办的另一份刊物 新小说 上发 表了影响更大的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 今天谈到清末的 “小说界 ” 革命 , 都认为 梁启超与严复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 在涉及 、 、 产 到小说的社会功能方面的文章中又以这三 篇影响最大 。从 历朝文学史 中对待小 说的态度可 以看到窦士墉 自己的矛盾之 处一方面 , 按他的取舍标准 , 既然手持 实用之尺来衡量整个过往文学创作 , 自当 响应严复 、 梁启超对小说愉扬提携的号召 , 另一方面 , 传统的学术分科又难以妥帖地 给小说安排一个位置 , 于是就出现了将小 说放置在子家之下的安排 。 窦士铺对小说的介绍虽然 未必 是出 于 自愿 , 但却不得不对当时小说文体进人 公众讨论视野作出回应 。 结合后文将要讨 论到的窦氏对史学的高度重视 , 这里对小 说 的讨论还只不过停留在政治化思考的维 度 , 小说的书写带出的真实与虚构的问题 , 尚未进人文学讨论的视域 。 二 、 从理念与实践的文学史教材 由第一节的介绍已可看到 , 窦警凡编 写 历朝文学史 时充满了重重的矛盾 在国事 日艰的情势下他大谈文学的现实功 用 , 将文学的作用放大到挽救世道人心的 地步 , 但是一旦涉及到具体的作家作品 , 他又如数家珍地将前代诗文评上的老话搬 演一番他看不起词曲小道 , 却又不得不 回应当时的潮流 , 对“说部 ”也要提上一 笔他对梁启超 、 严复等人的主张不尽认 同 , 然而在文学要有教育功用 , 要对民众 、 对社会 、对政治发生影响上却 又是一致 的 。 从这种混乱的状况中 , 一方面可以看 到窦警凡的文学 史从传统中汲取资源来与 西来的新学接桦时是多么格格不人但另 一方面 , 则可以看到貌似保守的 “ 宗经明 道 ”的文学理念在清末的特殊历史阶段是 以一种非常激进的姿态来对抗外部的整合 力量 。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下造成这一局面 的动因 , 值得认真考量 。 窦警凡写作的年代 , 正是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