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成才之路】2014-2015 学年高中语文 第 7 课诗三首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 2一、课内双基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忧伤终老辟如朝露慨当以慷B攸攸我心兰泽芳草周公吐哺C山不厌高越陌度阡乌鹊南飞D绕树三匝同心离居误落陈网【答案】C(A.辟譬,B.攸悠,D.陈尘。)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忧思难忘(功业未就而老将至的焦虑之情)B食野之苹(苹果) 越陌度阡(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C桃李罗堂前(排列) 枉用相存(枉驾,屈就)D羁鸟恋旧林(束缚) 乌鹊南飞(乌鸦)【答案】B(苹:艾蒿。)3. 下列句子中没有用“互文”手法的一句是()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答案】D4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同时也是深刻的比喻。B用“乌鹊”比喻贤才,希望群贤毕至。C曹操以“乌鹊” “绕树” “何枝可依”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D这四句诗采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表现曹操求贤若渴。【答案】D(“赋”的手法,直陈其事,不对,应为比的手法。)5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因怜贤才的无所依托,渴望其归己。B诗人以山海作比,引“周公吐哺”的典故作勉励,表明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赤诚。C诗人希望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D诗人求才若渴,以古人自况,表明自己已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但却有未显声名之意。【答案】D(“表明”一句不对)6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A开头两句中的“俗”指社会风尚,就读书来说,也就是读书做官的一套。 “韵”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 “丘山”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B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中“羁鸟” “池鱼”喻指诗人自己。 “旧林” “故渊”即篇末的“自然” ,指大自然的广阔天地农村田园。C “开荒南野际” ,是指诗人回乡之后立即投入垦荒劳动。 “守拙”是和官场权谋机诈的“取巧”相对而言的,是一种鄙视功名利禄,洁自身好的清高品质。D “樊笼”即诗中所说的“尘网” ,指当时复杂的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答案】C(“指诗人回乡之后立即投入垦荒劳动”理解太实。)7下列对归田园居(其一)诗句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由官场回归农村之后赏心悦目的田园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之中的欢快心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B诗人在诗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充满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沁人心脾,悦人耳目。C诗人在诗中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深刻的总结,对尘世中的生活有清醒的认识,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D这首诗用的是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答案】C(“表达思乡之情”不对。)8 归园田居(其一)诗中“尘网” “羁鸟” “池鱼” “樊笼”词语所用修辞的作用正确的选项是()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憎恶黑暗现实、仕途生活的情感。B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达诗人憎恶官场生活,逃避现实生活的情感。C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达诗人憎恶封建制度的束缚,意在冲破封建思想的困扰的情感。D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达诗人憎恶黑暗的统治,不满不合理的制度的情感。【答案】A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 911 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9下列加点字均有多项意义,请加以辨析。(1)A.桃李罗堂前() B天罗地网()C门可罗雀() D星罗棋布()(2)A.户庭无尘杂() B门当户对()C户枢不蠹( ) D环村居者皆猎户( )(3)A.守拙归园田() B完璧归赵()C咸归附之() D津泽皆归其根()(4)A.守拙归园田() B守株待兔()C能守其土() D谪守巴陵郡()【答案】(1)A.排列,B.捕鸟的网,C.张网捕,D.陈列(2)A.门,B.门第,C.门,D.人家(3)A.回,B.归还,C.归顺,D.归聚(4)A.安守,保持,B.守候,C.保卫,D.做太守10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诗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充分表现出了诗人眷恋故土的思乡感情。B说明关在笼中的鸟都喜欢飞回树林里,养在池塘中的鱼都盼望着游回江河之中。C表达了诗人不愿受人摆弄,任人驱使的主张。D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渴求摆脱官场羁绊,渴求早日回归乡里,怡然躬耕的心愿。【答案】D11对具体诗句及有关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少无适俗韵” ,我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和情趣。诗人开门见山就写出了自己要归园田的理由,即与世俗不和。韵,指气韵、气质、个性、情趣等。B “误落尘网中” ,我错误地,并非故意地落入了庸俗污浊的官场。诗人把许多人孜孜以求的官场比作罗网,将官场生活视为污秽不堪,呼应前句,构成了诗人的整体性格。C “一去三十年” ,诗人从 393 年,即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做江州祭酒在 405 年,即东晋安帝义熙元年,挂冠辞去彭泽令,共 13 年。诗人却把十三年写作三十年,表明诗篇不大计较数字的运用。D “户庭无尘杂” ,我家大门的内外没有世上那种乱糟糟的使人厌烦的事情。这一句正好与饮酒中“心远地自偏”相印证。户庭即门庭,包括门外及院子,此处侧重指门外。【答案】C三、延伸提高4阅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完成 1213 题。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2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交代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B三、四两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 “荒秽” ,各种杂草。C五、六两句承“荷锄归” ,写回家穿草而行,露沾衣湿。D结尾两句抒情, “愿”指辛勤耕种祈盼有个好收成。【答案】D13对诗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 “带月荷锄归”幽美之语,前实后虚,相互补衬,完美和谐。B “种豆南山下” “夕露沾我衣”用语十分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C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D以“沾衣”代写躬耕的艰辛,是因为归隐生活乐趣远大于辛劳,故才“不足惜” 。【答案】B(“艰难”不对。)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胡逸老致虚庵 黄庭坚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 常作灾。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 生蚌胎。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注】至虚庵:书房名。籯:竹笼。明月:这里指珠。1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方面的情感?请简要概括。_【答案】赞美了胡逸老的诗礼传家,不慕荣利的清高品格。(或胡逸老的诗礼传家、不慕荣利的清高品格令人仰慕)也披露了诗人高雅的人格,广阔的胸襟。(或安贫乐道、志在山水、追求闲适、清高等均可)15本诗的颈联脍炙人口,被前人评述为“奇语” 。你认为奇在哪里?_5_【答案】化静为动。将致虚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动态描写, “出” “来”二字将山水写活。化实为虚。什么样的图画尽可以让读者去想象,夜来风雨也是隔窗听到,并非眼见,也是虚写实事。情景交融。宴坐的闲适,听雨的从容,读者自能体会到。(或衬托出庵主高雅的人格,广阔的胸襟)(视听结合。运用比喻等均可)四、高考热点16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境,_,是由客观景物的客观诱发而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意境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意境”是一个由“意”和“境”相结合的美学范畴其中“意”指人的思想感情, “境”指客观现实环境意境就是人在审美过程中主客观的高度统一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_【答案】17下面是某种发光中性笔的产品介绍,请你据此写两句能反映该产品特点的广告词,每句要求采用一种修辞手法,总字数控制在 50 字以内。本产品由书写装置和发光装置组成,笔帽上端设一开关体,通过打开开关可实现照明功能。本产品在保留了中性笔原有的书写功能的同时,满足了在黑暗的环境下可以照明使用的功能。本产品采用上圆盘形灯座与下圆盘形灯座的结构大幅度的提高了照明的范围和光线的强度。广告词 1:_广告词 2:_【答案】广告词 1:一笔于身,光明随行。广告词 2:在黑暗中书写光明,在书写中照亮人生。18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 ”由于性格、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请你从以下四位作家或文学人物中,任选两位仿照示例各写一句话,表达对生命的理解。要求符合人物特征,句式大致相同。人物:陶渊明徐志摩桑地亚哥巴金示例:苏东坡生命就是一次风雨兼程的旅行,只有心胸旷达,才能笑到终点。(1)_6(2)_【答案】陶渊明生命就是一只冲出樊笼的鸟儿,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自由飞翔。徐志摩生命就是一个星辉斑斓的梦,只有轻轻地来悄悄地去,才会让梦长留。桑地亚哥生命就是一场单枪匹马的战斗,只有先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对手。巴金生命就是一只黑夜里追寻光明的小舟,只有以爱为桨,才能拥抱明天的太阳。五、写作创新19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某州警察局要通过系列考核招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