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江西省六校联考高三文综历史试题1. 韩非子指出:“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这一观点的实质是A. 加大统一战争力度B. 要求君主重视国政C. 提醒注意权臣乱政D. 加强君权提升主威【答案】D【解析】“以徙其威而倾其国”等字眼意在强调要加强和提升君主的权威,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加大统一战争力度以及君主重视国政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提升主威而未强调提醒注意权臣乱政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 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期,谷帛代替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时间最长、范围较广,以致在社会上曾经出现“废弃货币”、“忘记货币”、“不准使用货币”的现象。这主要反映出A. 国家分裂影响商品流通B. 秦汉以来就无统一货币C. 民族融合促进经济交流D. 南北经济水平差异极大【答案】A【解析】南北朝时期是国家战乱国家分裂的时期,“废弃货币”、“忘记货币”等字眼强调了国家分裂破坏了商品流通,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秦汉以来当然有统一货币,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反映经济交流受到破坏,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南北经济水平差异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3. 被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人物”的北宋科学全才沈括,在其梦溪笔谈自序表示:书中所记录的只是山水之间,纵情谈笑,不关系他人利益得失的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沈括缺乏近代科技实验意识B. 当时政治制度和人文环境制约C. 北宋时期盛行做官本位思想D. 外国学者未把握宋代科技全局【答案】B【解析】材料所述现象和当时的政治环境、人文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即是受当时政治制度和人文环境制约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沈括并不缺乏近代科技实验意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所述现象和官本位思想毫无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只是外部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4. 清朝原来有一个“通政使”机关,凡是京官奏本,地方官的本章、题本,都先交到通政司,经审阅后再行转呈。后来,专折不经通政司,直接呈给皇帝,封面上并不写明奏事者的姓名,奏事者亲自送到御书房,面交太监,等皇帝批复之后,又亲自到御书房领回。这一变化主要A. 加剧了清朝宦官专权乱政B. 提升了御书房的决策权力C. 提高了皇帝独裁专制程度D. 加强了王朝对臣子的监督【答案】D【解析】“直接呈给皇帝”意在加强皇帝即封建王朝对臣子的监督,这也是主要目的,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一变化减少而非加剧了清朝宦官专权乱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御书房也没有决策权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只是客观作用而非主要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5. 光绪十四年(1888年),维新人士谭嗣同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著作。谭嗣同这一研究的主要意图是A. 追溯政治变革的历史依据B. 汲取朴素的民主思想精华C. 揉合民权思想否定君权论D. 形成独特的激进政治理念【答案】B【解析】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均具有民主思想,谭嗣同这一研究的主要意图是要汲取上述人物的民主思想精华,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追溯政治变革的历史依据是写孔子改制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谭嗣同主张保留君主并未否定君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谭嗣同也未形成独特的激进政治理念,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6. 大生纱厂,是清末时期张謇于江南通州(今南通市)创办的私营棉纺织企业。1895年开始筹办。次年开始购地建厂。1899年春开始生产。经营顺利,一时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大生纱厂获得丰厚的利润,主要得益于A. 国外生产疲软B. 社会环境利好C. 纺织基础坚实D. 原料丰富廉价【答案】B【解析】大生纱厂获得丰厚的利润主要得益于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即主要得益于社会环境利好,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国外生产使用机器生产并不疲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的纺织基础也不坚实,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原料丰富廉价只是一个原因但非主要原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7. 1941年以后,国统区的经济、国民党政府的财政开始陷入困境,1943年以后达到非常严峻的地步,而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垄断却大大加强,这就使人民对国民党统治更加不满。抗战时期国统区的这一状况A. 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B. 反映了国民党政治地位的下降C. 导致国民党的统治迅速崩溃D. 反映了共产党政治影响力提升【答案】B8. 新中国某一时期,要求分给社员以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作为自留地。自归社员家庭使用,长期不变,自留地收获的粮食归社员所有。这种做法A. 改变了土地的所有制形式B. 有助于农村经济恢复C. 极大调动了生产积极性D. 是对农业改造的措施【答案】B【解析】“自留地收获的粮食归社员所有”的做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生产积极性的,从而有助于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土地仍归集体所有,所有制形式并未改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极大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农业改造的措施是建立合作社,但材料不是建立合作社,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9. 公元前5世纪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人施行其他侵辱行为的,处25阿斯的罚金”;公元前3世纪,最早有关侵辱行为的告示是“关于聚众侮辱的告示”,之后又陆续发布了“关于滋扰贞洁的告示”、“关于使人名誉丧失的告示”等告示。罗马法的这一发展表明A. 罗马法成为世界上最完善的法律B. 罗马是世界上最早保护基本人权的国家C. 罗马法确保了罗马人尊严不受侵犯D. 罗马逐步实现了对自由人人格的尊严与保护【答案】D【解析】“关于使人名誉丧失的告示”等字眼意在强调罗马法对人格尊严的保护,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十二铜表法只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不能说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法律,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的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所以罗马不是世界上最早保护“基本人权”的国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只是确保罗马自由人而非所有罗马人的尊严不受侵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首先要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10. 1618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大多数以土地为生,居住在农村,过着田园生活。从表面上看,仿佛与中世纪别无二致,但在表面之下却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时英国农村“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A. 手工工场大量涌现B.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C. 交通运输业大发展D. 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答案】D【解析】当时英国农村“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在转型,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手工工场大量涌现属于英国城市的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业大发展均是在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所以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1. 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就提出欧洲联合,后来也一直支持欧洲一体化。因此,有学者指出:“欧洲联合给华盛顿提供了一个在二十世纪前50年中饱受两次世界大战折磨的大陆的内部实现和平与稳定的最好的前景”。这一“最好的前景”本质是指A. 欧洲内部实现和平与稳定B. 美国达成战略和经济目标C. 欧洲联合使欧美利益共赢D. 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答案】B【解析】这一“最好的前景”主要是指美国实现了对欧洲的控制,即美国达成了对欧洲控制的战略和经济目标,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欧洲内部实现和平与稳定、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均不属于华盛顿的“最好的前景”,所以选项A、D不符合题意,排除;欧洲联合并未使欧美利益共赢,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2. 阅读下列示意图,从图片可以推断出苏联A. 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权有所扩大B. 因社会矛盾滋生积聚而陷入困境C. 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下降趋势D. 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模式被打破【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地方预算支出比重的增高,也就可以可以推断出苏联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权是有所扩大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未涉及到社会矛盾滋生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经济下降,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模式并未被打破,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本题属于图片类选择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认真观察图片的所有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排除即可。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伦理道德上,他们针对宋明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提出“理欲皆自然”、“人欲正当处即是理”等命题,把伦理道德建立在个人的欲望、利益、幸福等现实社会生活基础之上,从而将先验的天理人性论还原为现实的自然人性论,为新兴市民阶层追求财富、发展私有经济提供理论依据。在教育思想上,他们对帖括之学、八股科举制度深恶痛绝,斥其“陷溺人心”,号召学者独立思考,不做科考制度的奴隶。在文学艺术上,他们反对“文以载道”的儒家正统观念,认为文艺作品不应沦为宣传封建道德的工具,而应充分体现人性、人情,“真人所作”,“任性而发”。摘编自侯外庐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材料二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了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摘编自张泽南我看新文化运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内涵并指出与同时期西方启蒙思想的异同。(2)揭示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民主思想的内在联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答案】(1)内涵: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义理;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具有民主色彩。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政治上兴民权。不同点:明清:未动摇传统文化根基;未跳出传统儒学明君加贤臣的统治模式;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西方:否定一切外在权威,集中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2)联系:明清民主思想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民主思想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条件: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的启蒙思想不断传入;民族资产阶级的不断发展壮大;有识之士的不断探索。【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内涵主要是指经济方面工商皆本的思想、政治方面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学术方面经世致用思想等。与同时期西方启蒙思想的相同点主要突出二者均批判君主专制而主张民主,而不同点主要具体内容的不同、所产生影响力的不同等方面综合分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