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B碱金属单质都可保存在煤油中C钠离子核外电子数比钠原子核外电子数少 D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熔沸点最高的是铯2 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ATh元素的质量数是232BT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C232Th转换成233U是化学变化D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3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均为吸热反应4工业生产硫酸时,其中一步反应是2SO2O22S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增大氧气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C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5下列关于浓HNO3和浓H2SO4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二者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 B常温下二者都能与铜较快反应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 D浓HNO3与浓H2SO4都具有强氧化性6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颜色变浅 B逐渐变为红色C没有改变 D变为棕黄色7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一定是银作正极C因为铁的活泼性强于铜,所以将铁、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浓硝酸中,若能组成原电池,必是铁作负极、铜作正极D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8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湿润后贴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硝酸溶液、98%的硫酸溶液、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终变成()A白、红、白 B红、黑、白C红、红、红 D白、黑、白9将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但当加入某物质后,铜粉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且有气体逸出,此物质是()ANa2CO3 BKNO3 CNaOH DHCl10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4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反应速率一样大B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末反应快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11对于放热反应ZnH2SO4=ZnSO4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可用上图表示B1 mol Zn的能量大于1 mol H2的能量C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则锌作正极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 g Zn溶解时,正极放出的气体一定为112 L12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A稀HNO3 B浓HNO3C浓H2SO4 D浓HCl13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NH3尾气吸收的是()14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下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APt BAg CAl DFe15下列描述的化学反应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的是()AH2(g)Br2(g) 2HBr(g)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B2NO2(g) N2O4(g)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CCaCO3(s)CO2(g)CaO(s)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3H2(g)N2(g) 2NH3(g)反应体系中H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3116根据图中包含的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吸收248 kJ的能量B436 kJmol1是指断开1 mol H2中的HH键需要放出436 kJ的能量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183 kJ的能量D431 kJmol1是指生成2 mol HCl中的HCl键需要放出431 kJ的能量17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你认为理论上不可以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2Al2NaOH2H2O=2NaAlO23H2 B2H2O22H2OCMg3N26H2O=3Mg(OH)22NH3 DCH42O2CO22H2O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B充电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进行19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止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可吸附性颗粒污染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20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 B硝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C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反应,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D硝酸与铜的反应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21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制取硝酸铜。为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宜采取的方法是()ACuHNO3(浓)Cu(NO3)2 BCuHNO3(稀)Cu(NO3)2CCuCuOCu(NO3)2 DCuCu(SO4)2Cu(NO3)222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2H4Cl2C2H4Cl2 B2C2H5OHC2H5OC2H5H2OCC2H5ClH2OC2H5OHHCl DCH44Cl2CCl44HCl2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O、H、HCO、Ca2 BNH、OH、Ba2、NOCI、ClO、NO、H DSO、SO、Na、OH24下列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两种结构 B只有一种结构 C含有非极性键 D有四种结构25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CO、O2Cl2、CH4NO2、O2N2、H2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 A、B、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与Y同主族,X与Z同主族,A与B和X均可形成10个电子的化合物;B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常见化合物Y2X2与水反应生成X的单质,其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请回答下列问题:(1)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化合物BA4的电子式为_ (2)化合物Y2X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C非极性共价键 D氢键(3)化合物A2X和A2Z中,沸点较高的是_(填化学式),其主要原因是_。(4)A与X和A与Z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此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7.(1)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锌片逐渐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平行地插入一块铜片(如图甲装置所示),可观察到铜片上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若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如图乙装置所示),可观察到铜片上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2)用导线将电流表的两端与溶液中的锌片和铜片相连(如图丙装置所示),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导线中有电流通过。锌片上的电极反应:_;铜片上的电极反应:_。(3)乙、丙装置是将_能转化为_能的装置。断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391kJ、946kJ,求:(1)1molN2生成NH3需 (填“吸收”或“放出”)能量 kJ(2)1molH2生成NH3需 (填“吸收”或“放出”)能量 kJ(不考虑可逆反应)28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CH4(g)+2O2(g)=CO2(g)+2H2O(l)H=889.6kJ/mol(1)反应物能量总和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能量总和(2)若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 889.6kJ(填“”、“”或“=”)(3)已知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H=572kJ/mol,则相同质量的甲烷和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热较多的是 (4)被誉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新科技之一的燃料电池具有无污染、无噪音、高效率的特点已知甲烷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通入甲烷的这个电极是 (填“正极”或“负极”),其另外一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通常情况下,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29. 对于4FeS2+11O22Fe2O3+8SO2,试回答有关的问题:(1)常选用哪些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 ;(2)为了提高生成SO2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FeS2的量 B增大O2的浓度 C升高温度 D减小压强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3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