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祁县中学2018年高一年级四月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冯竹花第卷(选择题)本卷包括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符合题意。1. 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做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A. 鬼神迷信思想盛行B. 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C. 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D. 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可知,古代中国社会信仰中,“社”和“稷”居于突出的地位,反映古代中国土地和农作物的种植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古代中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特点,故D正确;ABC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2.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A. 隋唐时期B. 夏商时期C. 战国、秦汉D. 宋元时期【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战国时期,中国的水利事业已经得到较好的大发展。当时著名的水利工程有郑国渠,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还有李冰主持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秦汉水利工程也有较好的发展。关中地区灌溉渠道规划合理,成效显著。关中人民还创制了一种“井渠”,这种水渠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故排除ABD三项。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白渠:中国陕西关中地区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白渠开凿于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于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故而得名白渠,也常与原有的郑国渠合称郑白渠。3.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 农学研究因循守旧B. 天文历法科学严密C. 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D. 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可见二十四节气是为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服务的,而且“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可见二十四节气不断得到补充,故体现的是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故选D;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二十四节气不断得到补充,不是因循守旧,排除A ;材料只是说二十四节气不断得到补充,没有说它科学严密,况且材料只是说的二十四节气,不能以点带面的说整个天文历法的属性,排除B;C项“持续领先”表述错误,魏晋南北朝时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经济,到宋代全国的经济重心在南方,排除C。4.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装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A. 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B. 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C.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D. 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一普通小吏,家中竟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账,四角垂直香囊。箱帘六七寸,绿碧青丝绳”,分析、认知,这些都说明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B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在明朝中期以前,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D两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排除。5. 刘力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介平民。下面对其社会生活的描述,最有可能接近真实的是A. 从长安城的“市”买了两斤鱼回家熬鱼汤B. 为妻子买了一件官营手工工场制造的精美绸衣C. 在长安夜市的酒楼上喝得酩酊大醉彻夜未归D. 经营盐铁买卖,生意非常兴隆【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长安城的“市”买了两斤鱼回家熬鱼汤有可能出现,A正确;官营手工业产品不投放市场,故排除B;夜市最早出现在宋朝,故排除C;在汉代实行的盐铁官营,所以李莽作为一介平民不可能经营盐铁买卖,故排除D。 点睛: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 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 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 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6. 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A. 水利灌溉技术先进B.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C. 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D. 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就是精耕细作。古代中国一直重视农业灌溉、农具的改进及耕作技术的提高,故导致古代中国农业的收获量远远高于播种量的现象的出现,D正确;AB两项缺乏材料依据;C项是对题干所述现象的概括,而不是分析原因。7. 唐代诗人王维在渭川田家中写道:“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鸣叫)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诗句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A. 乡村生活的清闲富足B.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 农业生产劳作的艰辛D.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雉雊(鸣叫)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揭示的是古代中国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形态,B项符合史实和材料的描述,正确;A项“清闲富足”的说法不符合古代中国状况,排除;C项表述具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够从总体上揭示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信息根本没有提及商品经济,排除D项。8. 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A. 严格推行重农抑商B. 注重规范商业行为C. 商人笃信因果之说D. 获取重利遭到严惩【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唐宋时期对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人加以重罚,由此可知两个时期比较注重规范商业行为,B正确;A与材料无关;材料反映的是政府的政策,不是商人的理念,C不正确;材料表明是对违法获得重利的人的严惩,不是所有或重利的人,D不正确。9. 宋初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A. 导致了当时的积贫积弱B. 促使其内部社会矛盾急剧恶化C. 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D. 促进了自耕农的增多【答案】C【解析】好政策会推动经济发展,据材料“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的景象”,说明宋的土地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可知C项正确;材料政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A说法不正确;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不能反映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故B项错误;“不抑兼并”只能导致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自耕农成为兼并对象,与材料现象不符,故D项错误。、10. 王世贞四部稿中记载:“大抵徽商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反映了徽商A. 注重资本积累,扩大投资B. 注重扩大经商范围C. 注重买田置地D. 注重多样化经营【答案】A【解析】材料引文大意是:大部分的安徽商人,他们的积蓄,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在家中,其它十分之九都在外投资,这反映了徽商注重资本积累,扩大投资的特点,A项符合题意;B项提及的经营范围,C项提及的买田置地,D项提及的多样化经营,题干材料信息均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均排除。11. 清代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这表明A.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B. 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C. 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D. 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由材料“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可知山西商人注重追求利益,对于参加科举考试不太重视,说明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有所改变,故C符合题意;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A项错误;明清时期商人的政治地位仍然低下,B项错误;明清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古代商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在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12.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C. 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 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说明明清时期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提高,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的提高,不能说明农业生产出现衰退,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看不出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普通农户收益锐减,故CD两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提高的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13.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 政府的大力推广B. 棉花成为经济作物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棉纺织技术的改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纺织业发展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棉花一直都是经济作物,这不能成为材料中棉花地位变化的前提,B错误;商品经济发展对丝、麻、棉都适用,排除C;从材料中不能判断是否有政府推广,排除A;由所学知识可知,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极大地推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故选D。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的手工业棉纺织业14. 清人钱泳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者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D. 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答案】A 15.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A.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B. 私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答案】C【解析】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