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说教材 From SYSU 说建议 说课标 科学五年级上 册第三单元教材 说教材 说内容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 编写体例 知识结构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的 开发建议 编写意图 具体目标 From SYSU 科学知识 科学探究 课 程 目 标 物质科学 生命科学 技术与 工程 说 课 标 说教材 说建议 说课标 地球与 宇宙科学 阅读资料 ;实验操 作 对比实 验、模拟 实验 记录实验结 果、描述实验 现象(返回首 页) From SYSU 内 容 标 准 地球表面是在 不断变化的 说教材 说建议 说课标 火山喷发现象地震的现象 人类活动对地表 改变的影响 各种自然力量 对地表改变的 作用(返回首页) 说 课 标 From SYSU 具 体 目 标 第1课 地球表面的地形 1.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2.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 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第2课 地球内部运动引 起的地形变化 1.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2.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3.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4.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第3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2.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第4课 土壤中有什么 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 及腐 殖质、水和空气等。 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 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 的资源。 第5课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 蚀。 2.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第6课 探索土地被侵蚀 的因素 1.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 蚀的程度。 2.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 的生产生活。 3.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第7课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1.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2.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 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3.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第8课 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1.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2.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返回 From SYSU 说建议 说教材 说课标 有效的整合 编写 体例 知识 结构 编写 意图 教 材 内 容 From SYSU 有效的整合 双螺旋结构 (返回) 螺旋 上升 反复 交替 科学 探究 编写意图编写意图 水和空气 天气岩石和矿物 宇 宙 地球的运动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自主探究活动 系统积累经验 对特定物体 的观察 对一个主题展开 多侧面调查 参与比较完整 的探究活动 ,自 主完成探究过程 科学 知识 说教材 说建议 说课标 From SYSU 说建议 说教材 说课标 有效的整合 分课 正文 编 写 体 例 资料库 (返回) l科学诗, 培养人文情 怀。 单元 导语 l从现象中提出问题: 坚硬的岩石为什么会破碎? l模拟实验:探索岩石 破碎的原因 l了解风化作用对地表 地貌的影响 l观察实验记录表 l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l实验结果记录表 From SYSU 说建议 说教材 说课标 有效的整合 知 识 结 构 From SYSU 说建议 说教材 说课标 有效的整合 地球表面总 的地形概貌 原因 太阳、流水、 风、冰川、波 浪等外力(本 单元的重点) 地球内部 的运动 地形:平原、盆地、山脉、丘 陵 。起伏不平 变化 地形发生了什么样的 变化? 岩石破碎、火山岛、 火山湖、石林、溶 洞、河谷、峡谷、瀑 布 板块的拉张和挤压 风化、侵蚀、沉积 形成什么样的地形 形成什么样的地形形成什么样的地形 地形及其变化 From SYSU 说建议 说教材 说课标 有效的整合 地 球 的 表 面地 形 不 断 变 化 加剧或减轻 岩浆活动和 板块运动 太阳、水、风、 生物、冰川、重 力等 l地球表面地形多种多样 l地球表面崎岖不平 内力(第2课) 人类活动(第8课) 外力(第37课) 有时会发生 自然灾害 地形的多样性 (第1课) 核心概念的安排 From SYSU 说建议 说教材 说课标 有效的整合 地 球 的 表 面地 形 不 断 变 化 内力(第2课) 人类活动(第8课) 外力(第37课) 地形的多样性 (第1课) 搜集资料、获取信息 拓展应用、完成建构 推测成因、模拟实验 探究过程的安排 From SYSU 说建议 说教材 说课标 有效的整合 教 材 内 容 双螺旋结构 编写 意图 教案和学案 编写 体例 核心概念 和探究过程 (返回) 知识 结构 From SYSU 说建议 说教材 说课标 再现中体验 模拟 实验 课外 资源 教 学 建 议 媒体 再现 教师要收集比较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 片、文字、视频等资料,高度重视多 媒体手段的运用。资料来源最好要多 样性、开放性、交互性,有利于学生 的学习. 降雨量 地形 p 明确模拟实验的目的、模 拟的对象、操作方法、观 察项目。控制变量。 拓展延伸到自然界考察、 验证、解释。(返回) From SYSU 说建议 说教材 说课标 再现中体验 学习态 度评价 综合评价 评 价 建 议 知识掌 握评价 1.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应根据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来制定。 2.评价的方式和手段。 3.前科学概念的调查。 4.学生的学习发展评价。 主动、积极收集相关资料 小组活动中善于合作 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 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减少对土地 的侵蚀”是对 本单元的综合运用,也是对本单元学习的 评价。通过让学生设计 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 返回) From SYSU 说建议 说教材 说课标 再现中体验 课 程 资 源 的 开 发 建 设 可收集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制作出适合本 单元的课件,或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制作微课 等,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本单元的知识。可 以与信息技术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 moodle平台来进行。 From SYSU 谢谢各位聆听 请多提宝贵意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