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将条形码张贴在指定位置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60分)1. 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B. 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C. 它们中的全部动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D. 并非该草原上的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2.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几类生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B.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人肝细胞都为真核细胞,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核糖体C. 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遗传物质也都是DNAD. 颤藻、发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发菜含有叶绿体,颤藻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3.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 下列操作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转动细准焦螺旋 转动粗准焦螺旋 移动装片 调节光圈(或转换反光镜) 转动转换器 A. B. C. D. 4.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细胞” B.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C. 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 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5.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B. DNA是细胞的主要遗传物质C.蛋白质和多糖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核酸不是D.糖类物质都是能源物质6. 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图中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最可能是核苷酸B. 若广泛分布在动物细胞内,则其一定是糖原C. 可以表示脂肪,苏丹可以将此物质染成橘黄色D. 若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最多为4种7. 如图为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SS”为由两个“SH”(巯基)构成的二硫键,其作用是连接两条相邻肽链。若该蛋白质分子共有 m 个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则形成一个该蛋白质分子时生成的水分子数和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 A.(m-3) m*a-l8(m-3) B.(m-2) m*a-18(m-2) C.(m-3) m*a-l8(m-3)-4 D.(m-2) m*a-18(m-2)-4 8. 酵母菌、大肠杆菌和H1V病毒的核酸中,含有A、U、T三种碱基的核苷酸种类数分别是( )A. 4,4,2 B. 4,4,3 C. 4,5,2 D. 3,5,39. 生物体内含Zn2+的酶最多,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缺乏Zn2+的生物就无法正常生活,这说明无机盐( )A. 对调节细胞内的液体浓度有重要作用 B. 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C. 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 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10. 右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B.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bC. 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D. 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11. 下图为某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核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示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 B. 图示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上的脂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有关 C. 在图中戊结构内,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 CO2 的阶段没有 O2 参加 D. X 的分泌过程能发生在无甲、乙、丙、丁、戊等结构的原核细胞中12. 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的嵴、叶绿体的基粒都能增大膜面积但前者无酶附着B. 溶酶体可以合成、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并能消化细胞器碎片C. 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D. 细胞内所需的ATP都是在生物膜上合成的13. 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提供 B.“分子垃圾袋”应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 C.“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葡萄糖 D.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主要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 14. 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属于生物膜系统,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B. 是染色质,细胞分裂时会高度螺旋化C. 细胞核是细胞的主要代谢场所D. 有利于D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15. 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A. 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Ca2+、Mg2+的大B. 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C. 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D. 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4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16. 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该细胞可能是某种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B. 根据AB段曲线可以推测此时该种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越来越强C. 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原生质体相对体积才逐渐增大D. 若该种细胞为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则在AB段细胞中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深17.成熟植物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是渗透吸水。某兴趣小组为研究渗透吸水做了一个实验,该实验的简易渗透吸水装置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成熟植物细胞被放在某外界溶液中处于的一种状态如图丙所示。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开始 b 侧液体的浓度大于 a 侧的 B. 由图乙可知图甲中漏斗里溶液的吸水速率在下降 C. 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 c 结构的是 D. 图丙的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 18. 如图甲、乙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去除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对物质甲、乙的运输均有影响 B.图乙表示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物质乙 C. 图甲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D.甲、乙两种物质均为细胞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 19.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氨基酸 B. 酶可以加快反应的速度,使产物生成总量增多 C.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D.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为反应提供更多的能量20. 用14CO2来追踪光合作用的碳原子,其转移途径是( )A. CO2叶绿素ATP B. CO2C3ATP C. CO2C3糖 D. CO2叶绿素糖21. 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真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有水的生成B. 为检验空气中的CO2是否被A瓶吸收完全,可在B瓶前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C. 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发现C瓶中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澄清了D. 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O2的产生速率22.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 O2 的消耗量和 CO2 的产生量如表所示。若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氧浓度/% a b cd e CO2 产生量/(moLmin-1 ) 1.2 1.0 1.31.6 3.0 O2 的消耗量/(moLmin-1) 0 0.5 0.71.2 3.0 A. 氧浓度为 a 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 氧浓度为 c 时,苹果产生酒精的速率为 0.3 molmin-1 C. 氧浓度为 d 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2用于酒精发酵D. 氧浓度为 b 时,较适宜于苹果的储藏23.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B. 同种生物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C.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比染色质存在时间长D.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24.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以下各组分之间数量关系一定不相等的是( )A. 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 B. 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C. DNA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 D. 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25. 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 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特点判断细胞所处分裂时期C. 视野中观察到分生区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D. 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26.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癌变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细胞总体的衰老导致个体的衰老,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有机体的衰老B. 各种致癌因子可改变正常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而诱发癌变C.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无关D.细胞不分化意味着细胞可能发生癌变,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