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1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5页 / 共61页
第6页 / 共61页
第7页 / 共61页
第8页 / 共61页
第9页 / 共61页
第1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场管理与节能降耗 一、生产现场环境管理 二、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三、生产现场设备管理 四、生产现场质量管理 五、生产现场安全管理 主要内容 六、生产现场6 S管理 七、生产现场成本控制 一、生产现场环境管理 1生产作业环境管理 2生产作业环境检测 3噪音作业环境改善 1生产作业环境的管理 向生产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公司对生 产作业环境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 (1)设备布局要求: 首先要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其次要满足安全与卫生的 要求,考虑便于操作、安全、作业流动等因素,在布置大 、中、小型生产设备时必须确保各设备之间有足够的空间 。 (2)工位器具、工件、材料的存放: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必须按照操作顺序,整齐的放 入指定的区域,并有安全可靠的固定措施,禁止乱摆、乱 放。 (3)生产现场的地面状态: 生产现场的布置必须保证各通道的畅通,任何人不得以任 何理由挤占、挪用通道 ;夜间必须有照明等。 (4)防尘、防毒与噪音: 现场要注意防尘、防毒。加强防尘、防毒设备的检查检 修与保养工作,确保设备于作业时间内正常运转,确保设 备的主管道与支管道无破裂、泄露的状况。 2生产作业环境检测 加强对公司生产作业环境的管理,规范生产作业环境的 检测行为,为从事生产作业的员工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工 作环境。 (1)采集有害因素的样品: 进行现场调查和工人工作情况的写实 ,按照职业卫生标准 的要求进行采样 ,选择合适的样品采集方法,选择合适的 采样仪器,并详细记录。 (2)作业环境检测 : 收集本公司生产作业环境的资料,分析整理后编制定期的检 测计划,并报生产副总、总经理审核审批;必须采用标准的 检测方法与规范的检测设备,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凭经验进 行判断,必须有科学的依据。 3噪音作业环境改善 加强对噪音作业环境的管理,改善噪音的作业环境,减少噪 音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 (1)对噪音声源的控制措施 : 严格遵守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防止因错误的操作导致机械设 备产生异常噪音。 定期对机械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检测和保养,保持其性能良好 ,排放的噪音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技术标准。 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时,注重对其噪音的检测,对于超过 噪音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要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噪音排放。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发现突发情况,及时修理出 现异常的机械设备,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 (2)对噪音传播的控制措施: 生产中噪音排放比较大的机电、机械设备应尽量设置在离工作 操纵点或人员集中点比较远的地方。 对有隔音间进行隔音的机电、机械设备,应做好隔音间的密封 工作,随时关闭隔音门与隔音窗,确保将噪音与生产人员隔离开 来。 二、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1操作规程和工艺指标的管理 2工艺操作记录表与日报的建立 3工艺技术台账、技术方案及总 结 4主要原料及“两剂”的管理 5、工艺检查及考核 1.操作规程及工艺指标的管理 操作规程是组织生产的技术依据,是试车方案、工艺优化 等先进经验的总结;工艺指标是指导生产装置各工序实现 安全生产、稳定操作的工艺技术文件,由工艺技术人员编 写,车间、主管部门审核,分管副总批准执行。 (1)操作规程包括的内容: 装置概述、设计依据及工艺特点,生产原理及物料平衡; 工艺流程叙述、设备规格及主要设备结构;主要工艺控制 方案及控制回路,主要自动保护系统报警及连锁;开停车 方案及开停车程序;系统各项事故预案等内容。 (2)操作规程的修订、改写: 新投产装置或新系统开车前,应根据设计子来哦编写操作 规程,投产一年后修订为正式操作规程;每一个生产周期 进行一次修改,技术改造经过考核后两个月内修改操作规 程。 (3)工艺指标的制定及修改: 由工艺部门制定,生产管理部门下发,工艺指标 的修改根据生产实际及时修订或确认,由工艺部门 提出上报,管理部门审核,下发执行。 (4)工艺指标的管理: 根据对系统装置的稳定运行影响程度,分为一类 指标、二类指标、三类指标,生产管理部、部门分 别对各级指标运行平衡率进行检查、考核;并且制 定切实可行的有效管理制度,落实执行。 2.工艺操作记录表及日报的建立 操作记录是记载生产活动的原始记录,内容需满足工 艺技术管理的要求,并体现装置运行情况,由部门技术 人员编制,经生产管理部审核后,印刷使用并备案,由 操作人员按时、如实认真填写。 日报是体现装置状态(开工率、停车、检修)计划完 成情况的简述,反应物料平衡、原料、产品质量分析数 据、能耗分析的依据,进一步根据日表编制生产月报、 季报、年报,为装置的技术改造和重大投资决策提供依 据。 3.工艺技术台账、方案和总结 (1)工艺技术台帐的内容: 装置开停车情况,重大调整、重大问题处理,重大技改等 。 技术分析例会记录,“两剂”台账的建立及具体执行情况。 工艺连锁包括连锁的目的、条件、结果、恢复及摘除情况 。 节能设施运行台账、设备运行台账等。 (2)技术资料及技术方案: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汇编、操作规程、工艺指标、专题项目 技术总结、装置图纸、技术技改图纸、装置技术标定方案 、装置技术标定报告等,系统开车方案、停车方案、新工 艺新技术应用方案、应急预案等。 (3)技术总结: 优化装置操作的技术总结,技术改造投用总结,开停车总 结,原料调整生产稳定后总结,事故分析报告等。 4.主要原料及“两剂”的管理 生产管理部负责定期组织两煤的评价,并制定方案 ,根据系统稳定运行情况、结合煤炭行情,制定合 理的煤炭采购指标,最大化的降低运行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 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加强两剂的管理,组织跟踪 调查在用两剂的性能,确保合理使用,保证系统长 周期运行和产品质量,提高两剂的单位产能。 5.工艺检查及考核 工艺技术检查,坚持不定期检查与定期检查 相结合的原则。定期检查每月一次,检查情况将 以通报的形式下发,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不定 期检查每周不少于一次,对发现的现象及时给予 纠正,对当事人给予考核。具体考核严格按照工 艺管理制度执行。 三、生产现场设备管理 1设备点检管理流程 2设备保养管理规定 3设备操作管理办法 4. 设备故障处理办法 1. 设 备 点 检 管 理 流 程 部门 步骤 生产总监 资料 整理 制定 工作 计划 开展 设备 点检 工作 设备部点检员 点检 结果 分析 制定点检标准 编制点检计划 审批 审批 点检任务下达编制点检工作用表 点检工作实施 点检结果上报 审核审批 点检标准修订 资料存档 分析维修效果统计点检结果 是否 正常 2设备保养管理规定 为本公司生产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作业有章可循,以维持生产设备正常 运转,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 (1)设备资料管理: 基本资料的建立:设备安装、试车完后,设备负责人应依照设备说明书等 资料建立设备原始登记表,并将有关说明书、图纸等资料归入设备保养维 护档案管理。 保养维护档案:设备重要部位、安装及试车状况、备品备件明细、检查基 准、润滑基准、检修记录、润滑记录、设备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案等。 检查基准的订立:编制设备的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判定标准、处理方法 、检查周期、检查人员等项目的设备检查基准表 润滑基准的订立:对现有设备,依据设备资料、润滑说明、操作状况等订 立各设备的润滑部位、使用油脂、检视周期、换油基准、负责人员等资料 的设备润滑基准表。 (2)设备检查、保养、润滑: 依“检查润滑基准”及设备运转状况,配合产销目标的设定,拟 定下年度定期检修计划,依据年定期检修计划,并参照当月份 设备实际维修状况,产销目标、备品零件情况拟定下月份的检 查、保养、润滑计划表。 (3)保养工作总结 : 据上月实际保养润滑检修工作情形的实际进度,填报保养润滑 进度总结,依据检修单、维修组工作日志、定期保 养(润滑)计划表等资料填制设备保养绩效统计表,填 制保养绩效统计 。 3设备操作管理办法 规范生产设备的操作管理工作,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 (1)日常操作纪律: 操作人员要达到会操作、清楚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熟悉设备性 能的要求,持证上岗;严格按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和开展工作,认真 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设备各项运行记录; 设备启动前检查, 启动时发警告信,运行中严格监视,并且票证办理要齐全。 基本资料的建立:设备安装、试车完后,设备负责人应依照设备说明书等 资料,建立设备原始登记表,并将有关说明书、图纸等资料归入设备保养 维护档案管理。 (2) 操作设备时的故障处理 : 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本班可以处理的,须及时处理,处理不完的,交下一 班或者及时通知检修部门;设备的运行部位或运转区域内的检修,必须在 停机后设备处于静止状态下再进行;操作人员应掌握常用故障排除方法, 发现故障时立即设法排除,并做好各种记录。 4设备故障处理办法 规范生产现场设备故障处理的管理工作,通过问题的分析和责任的追查, 以加强教育和防范。 (1) 设备故障的现场处理及上报 : 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一些危及设备及 人身安全的重大设备故障,要采取紧急措施,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并报 告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不得隐瞒或破坏现场 ;按设备分级管理的有关规 定上报,及时开展调查分析工作,严肃处理。班组长和操作人员在参加故 障分析会时,要实事求是地反映事故发生的经过和采取措施的过程,不虚 构、不隐瞒,保证事故分析结果的真实性。 (2) 设备故障的分析: 及时组织故障分析工作,要保存分析的原始数据;任何人不要破坏发生故 障的现场,不移动或接触故障部位的表面 ;严格看管设备故障现场,进行 详细记录和照相 ;分析故障时,除注意发生故障部位外,还要详细了解周 围环境,多走访有关人员,以便常握真实情况。 (3)设备抢修: 在分析出故障原因的前提下,积极组织抢修,减少换件,尽可 能的减少修复费用;故障抢修需外车间协作加工的,必须优先 安排,不得拖延修期,采购部门应优先供应检修故障用料,尽 可能的减少生产设备的停修天数。 (4)设备故障处理情况汇报 : 设备故障经过分析、处理并将设备修复后,应按规定填写维修 记录,由部门设备管理员负责计算实际损失填入设备故障报告 损失栏内,报送相关管理部门,内容真实、全面。 (5) 惩罚措施: 设备故障发生后,必须遵循“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任何设 备故障都要查清原因和责任,对故障贵任者按情节轻重、责任 大小,认错态度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触 犯刑律的要依法制裁,并制定防范措施。 四、生产现场质量管理 1.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职能 2质量改善教育培训规定 3. 不合格现象纠正方案 4. 现场不良品管制办法 1.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职能 明确公司所有从事与生产质量管理活动的各部门及各级 人员的工作职责,为生产质量管理的提供保证。 (1)各部门生产现场质量管理职能: 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实施及维护;质量策划、管理、控 制;质量统计、分析、改善;检验规范、标准的建立及实 施。(由质检系统、工艺系统、原料采购系统、生产管理 系统组成质量控制小组,由总经理、生产副总负责) (2)各相关人员的质量职责:(推行全员质量管理工作 ) 总经理的质量职责是贯彻并组织实施有关的质量法规,负 责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制定; 生产副总的质量职责是主持建立公司质量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